一种用于生产增稠剂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79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7
本申请涉及反应釜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增稠剂的反应釜,其包括釜体,所述釜体上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伸入釜体内部的搅拌轴和带动搅拌轴转动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用于将釜体内侧壁上粘附的物料刮落的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连接于搅拌轴上的第一连接杆、连接于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二连接杆和连接于第二连接杆上的刮板,所述刮板侧壁与釜体内侧壁抵触。本申请具有减少粘附于釜体内侧壁上的物料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增稠剂的反应釜
本申请涉及反应釜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增稠剂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作为常用的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在反应釜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釜体内的材料进行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实现反应彻底的目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9406331U的一种反应釜,包括设置有放料口的釜体,以及设置在釜体内的搅拌装置,釜体顶部设置有驱动搅拌装置转动的电机,搅拌装置包括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的转动轴、沿转动轴长度方向设置的搅拌架,以及连接搅拌架与电机的输出轴的传动组件,所述转动轴周侧设置有第一搅拌叶,所述搅拌架靠近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与所述第二搅拌叶交错设置。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生产增稠剂时,容易出现物料粘附于釜体内侧壁上的情况,不仅容易导致物料的浪费,而且使后续釜体的清理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粘附于釜体内侧壁上的物料,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增稠剂的反应釜。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增稠剂的反应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增稠剂的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上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伸入釜体内部的搅拌轴和带动搅拌轴转动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用于将釜体内侧壁上粘附的物料刮落的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连接于搅拌轴上的第一连接杆、连接于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二连接杆和连接于第二连接杆上的刮板,所述刮板侧壁与釜体内侧壁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轴上设置刮板,刮板侧壁与釜体内侧壁抵触,在搅拌轴转动的同时带动刮板转动,刮板将粘附于釜体内侧壁上的物料刮落,减少粘附于釜体内侧壁上的物料,减少物料的浪费,并且方便后续釜体的清理。可选的,所述刮板与釜体内侧壁接触的一侧侧壁设置成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一侧设置成倾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刮板对釜体内侧壁的清理效果,进一步减少粘附于釜体内侧壁上的物料。可选的,所述刮板上设置有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杆上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一定位块、连接于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二定位块和连接于刮板上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第一定位块及第二定位块上;所述第一定位块上设置有带动转动轴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定位块的定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沿转动轴轴向转动连接于第一定位块及第二定位块上,并且可通过转动组件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刮板转动,使刮板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侧侧壁抵紧于釜体内侧壁上,方便刮板将釜体内侧壁上粘附的物料刮落。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二定位块上的燕尾块和将第二定位块连接于第二连接杆上的定位螺栓,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开设有与燕尾块插接配合的燕尾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刮板时,将刮板上的转动轴与第一定位块转动连接后,再将第二定位块通过燕尾块与燕尾槽滑移至与刮板接触,并且在此过程中,刮板上的转动轴与第二定位块转动连接,接着通过定位螺栓将第二定位块连接于第二连接杆上,使刮板的安装拆卸方便简单。可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连接于转动轴上的蜗轮和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轮与蜗杆设置于第一定位块内,所述蜗杆穿出第一定位块连接有操作手柄;所述第一定位块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操作手柄的限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刮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生磨损,刮板并没有与釜体内侧壁抵紧时,操作人员需要转动操作手柄,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刮板转动,重新使刮板与釜体内侧壁抵紧,保证刮板对釜体内侧壁具有较好的清理效果。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一定位块上的限位盘和螺纹连接于操作手柄上的限位螺栓,所述蜗杆穿过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螺栓尾部与限位孔插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刮板转动至合适角度后,通过限位组件将操作手柄进行限位。限位时,将限位螺栓与操作手柄螺纹连接后与限位孔插接配合,使操作方便简单,而且限位孔与限位螺栓之间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可选的,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连接有与第一搅拌叶交错设置的第二搅拌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叶与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二搅拌叶交错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釜体内物料的搅拌效率,使搅拌更加均匀,加快乳化速度。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底部连接有位于釜体底部的第三连接杆;所述搅拌轴上的第一连接杆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二连接杆之间设置有连接两根第二连接杆的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上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开设有供液体流过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连接杆底部的第三连接杆位于釜体底部,第三连接杆对釜体底部的物料进行搅拌,第四连接杆及转动盘也对釜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具有提高搅拌效率、加快乳化速度的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搅拌轴上设置刮板,刮板侧壁与釜体内侧壁抵触,在搅拌轴转动的同时带动刮板转动,刮板将粘附于釜体内侧壁上的物料刮落,减少粘附于釜体内侧壁上的物料,减少物料的浪费,并且方便后续釜体的清理;2.当刮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生磨损,刮板并没有与釜体内侧壁抵紧时,操作人员需要转动操作手柄,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刮板转动,重新使刮板与釜体内侧壁抵紧,保证刮板对釜体内侧壁具有较好的清理效果;3.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叶与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二搅拌叶交错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釜体内物料的搅拌效率,使搅拌更加均匀,加快乳化速度;4.在第二连接杆底部的第三连接杆位于釜体底部,第三连接杆对釜体底部的物料进行搅拌,第四连接杆及转动盘也对釜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具有提高搅拌效率、加快乳化速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隐去釜体后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搅拌装置和清理组件;图3是图2中清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清理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定位组件、转动组件和限位组件;图5是第一定位块及蜗杆的剖视图,示出了转动组件和限位组件。附图标记说明:1、釜体;11、支脚;2、搅拌装置;21、搅拌电机;22、搅拌轴;23、第一搅拌叶;3、清理组件;31、第一连接杆;32、第二连接杆;321、燕尾槽;322、第二搅拌叶;323、第三连接杆;324、第四连接杆;325、转动盘;326、通孔;33、刮板;4、连接组件;41、第一定位块;42、第二定位块;43、转动轴;431、连接螺母;5、定位组件;51、燕尾块;52、定位螺栓;6、转动组件;61、蜗轮;62、蜗杆;63、操作手柄;7、限位组件;71、限位盘;711、限位孔;72、限位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增稠剂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上设置有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设置于伸入釜体(1)内部的搅拌轴(22)和带动搅拌轴(22)转动的搅拌电机(2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22)上设置有用于将釜体(1)内侧壁上粘附的物料刮落的清理组件(3),所述清理组件(3)包括连接于搅拌轴(22)上的第一连接杆(31)、连接于第一连接杆(31)上的第二连接杆(32)和连接于第二连接杆(32)上的刮板(33),所述刮板(33)侧壁与釜体(1)内侧壁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增稠剂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上设置有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设置于伸入釜体(1)内部的搅拌轴(22)和带动搅拌轴(22)转动的搅拌电机(2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22)上设置有用于将釜体(1)内侧壁上粘附的物料刮落的清理组件(3),所述清理组件(3)包括连接于搅拌轴(22)上的第一连接杆(31)、连接于第一连接杆(31)上的第二连接杆(32)和连接于第二连接杆(32)上的刮板(33),所述刮板(33)侧壁与釜体(1)内侧壁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增稠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33)与釜体(1)内侧壁接触的一侧侧壁设置成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增稠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33)上设置有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杆(32)上的连接组件(4),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于第二连接杆(32)上的第一定位块(41)、连接于第二连接杆(32)上的第二定位块(42)和连接于刮板(33)上的转动轴(43),所述转动轴(43)转动连接于第一定位块(41)及第二定位块(42)上;所述第一定位块(41)上设置有带动转动轴(43)转动的转动组件(6);所述第二连接杆(3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定位块(42)的定位组件(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增稠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5)包括连接于第二定位块(42)上的燕尾块(51)和将第二定位块(42)连接于第二连接杆(32)上的定位螺栓(52),所述第二连接杆(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波傅志定王基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震东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