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70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处理装置,包括:净化箱,净化箱的侧壁开设有引风口和排风口,引风口内安装有吸风扇,净化箱内容置有吸收液,净化箱的内壁中开设有沿净化箱的周向方向设置的溢流槽,溢流槽、引风口和排风口分别设置于吸收液的液面的上方;吸尘罩,通过管路连接于引风口;以及喷淋装置,包括安装于净化箱的内壁上的输液管、输送泵、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喷头,输液管的第一端伸至吸收液中,输送泵安装于输液管的第一端,输液管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喷头安装于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的远离输液管的第二端的一端伸至溢流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制衣厂车间纺织粉尘多易导致工人肺部病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制衣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制衣厂纤尘能使工人患上各种难以治愈的职业病,过多的灰尘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诱发人类呼吸道疾病等等。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根据其理化性质,进入人体的量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病变。如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局部作用、中毒作用等。尘肺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吸入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患。由于吸入粉尘的质和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危害。在制衣生产车间,由于棉织品、化纤产品等有机物较多,而且制衣过程中需要经过搬运、裁剪、缝纫等多道操作工序,因此,车间内充斥着许多带有细小微尘的衣物粉尘,如果被人体吸入,则影响人的呼气道和肺部,带来一定的职业健康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处理装置,以解决目前制衣厂车间纺织粉尘多易导致工人肺部病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处理装置,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侧壁开设有引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引风口内安装有吸风扇,所述净化箱内容置有吸收液,所述净化箱的内壁中开设有沿所述净化箱的周向方向设置的溢流槽,所述溢流槽、所述引风口和所述排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吸收液的液面的上方;吸尘罩,所述吸尘罩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引风口;以及喷淋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净化箱的内壁上的输液管、输送泵、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喷头,所述输液管的第一端伸至所述吸收液中,所述输送泵安装于所述输液管的第一端,所述输液管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所述喷头安装于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的远离所述输液管的第二端的一端伸至所述溢流槽中。进一步的,所述排风口内安装有排风扇。进一步的,所述排风口的外侧安装有空气过滤棉。进一步的,所述空气过滤棉为活性炭空气过滤棉。进一步的,所述净化箱内可转动地安装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底部浸没于所述吸收液中,所述滚筒的圆周面上形成有搅水凸楞。进一步的,所述搅水凸楞沿所述滚筒的轴向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滚筒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净化箱的外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于所述滚筒。进一步的,所述滚筒的两端的轴心位置分别延伸形成转轴,所述净化箱的相对两侧的内壁开设有轴孔,所述转轴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轴孔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伸至一所述轴孔中且同轴连接于所述转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处理装置利用净化箱的箱底的吸收液、喷淋形成在净化箱的空腔中的吸收液以及净化箱的内壁上的挂壁的吸收液形成多个纺织粉尘吸收途径,以充分吸收纺织粉尘以降低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含量,降低制衣车间的空气对工人的健康产生危害的几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处理装置的滚筒与驱动电机的连接节点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处理装置的滚筒与驱动电机的连接节点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处理装置,包括:净化箱1、吸尘罩2和喷淋装置。具体的,净化箱1为一封闭箱体。净化箱1的侧壁开设有引风口和排风口。净化箱1的引风口内安装有吸风扇11。净化箱1内容置有吸收液a。吸收液只占净化箱的部分空间,未满填于净化箱。净化箱1的内壁中开设有溢流槽10。溢流槽10沿净化箱1的周向方向设置。溢流槽10、引风口和排风口分别设置于吸收液a的液面的上方。溢流槽的底部开设有导流槽道。吸尘罩2通过管路连接于净化箱1的引风口。喷淋装置包括输液管31、输送泵32、第一支管33、第二支管34以及喷头35。输液管31、输送泵32、第一支管33以及第二支管34封闭安装于净化箱1的内壁上。输液管31的第一端伸至吸收液a中。输送泵32安装于输液管31的第一端。输液管31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支管33和第二支管34。喷头35安装于第一支管33。第二支管34的远离输液管31的第二端的一端伸至溢流槽10中。本技术的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在将本技术的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处理装置放置于制衣车间后,开启吸风扇,纺织粉尘经由吸尘罩进入净化箱的空腔中。部分的纺织粉尘被吸收液吸收。开启输送泵,输送泵将吸收液泵送至第一支管并经由喷头喷淋于净化箱的空腔中,部分的纺织粉尘被喷头喷出的吸收液吸收。输送泵将吸收液泵送至第二支管并排至溢流槽中,吸收液在溢流槽中聚集并溢出溢流槽,进而溢出的吸收液沿净化箱的内壁向下流淌挂壁以形成类似“瀑布”,形成的吸收液“瀑布”进而再次吸收部分的纺织粉尘。在经过净化箱的箱底的吸收液、喷淋在净化箱的空腔中的吸收液以及净化箱的内壁上的挂壁的吸收液形成多道吸收,以充分吸收纺织粉尘。在充分吸收纺织粉尘后的空气,经由排风口再次排至制衣车间,如此循环往复,得以降低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含量,降低制衣车间的空气对工人的健康产生危害的几率。在本实施例中,净化箱为移动式净化箱。具体的,净化箱的底部安装有滚轮16和锁止组件17。在净化箱移动到指定位置后,锁止组件锁止净化箱,以避免净化箱移动。锁止组件包括支承螺杆和套筒。支承螺杆竖向连接于净化箱的底部。套筒螺合于支承螺杆。在锁止净化箱时,转动套筒,使得套筒向下运动并支撑于地面。在本实施例中,锁止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三个锁止组件呈多边形排布。在本实施例中,净化箱的排风口内安装有排风扇12。净化箱的排风口的外侧安装有空气过滤棉13。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空气过滤棉13为活性炭空气过滤棉。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净化箱的箱底的吸收液的吸收能力,净化箱1内可转动地安装有滚筒14。滚筒14的底部浸没于吸收液a中。滚筒14的圆周面上形成有搅水凸楞141。搅水凸楞141沿滚筒14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滚筒14沿水平方向设置。参阅图2所示,净化箱1的外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于滚筒14。净化箱内的滚筒14的两端的轴心位置分别延伸形成转轴142。净化箱1的相对两侧的内壁开设有轴孔。转轴142可转动地插设于轴孔中。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伸至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侧壁开设有引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引风口内安装有吸风扇,所述净化箱内容置有吸收液,所述净化箱的内壁中开设有沿所述净化箱的周向方向设置的溢流槽,所述溢流槽、所述引风口和所述排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吸收液的液面的上方;/n吸尘罩,所述吸尘罩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引风口;以及/n喷淋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净化箱的内壁上的输液管、输送泵、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喷头,所述输液管的第一端伸至所述吸收液中,所述输送泵安装于所述输液管的第一端,所述输液管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所述喷头安装于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的远离所述输液管的第二端的一端伸至所述溢流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侧壁开设有引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引风口内安装有吸风扇,所述净化箱内容置有吸收液,所述净化箱的内壁中开设有沿所述净化箱的周向方向设置的溢流槽,所述溢流槽、所述引风口和所述排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吸收液的液面的上方;
吸尘罩,所述吸尘罩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引风口;以及
喷淋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净化箱的内壁上的输液管、输送泵、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喷头,所述输液管的第一端伸至所述吸收液中,所述输送泵安装于所述输液管的第一端,所述输液管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所述喷头安装于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的远离所述输液管的第二端的一端伸至所述溢流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内安装有排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衣车间的纺织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的外侧安装有空气过滤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磊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希联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