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74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外套,外套,包括:外套本体,外套本体包括背部;装饰带,装饰带为中空结构,装饰带连接于背部的外侧,装饰带的底部设有开口,开口与装饰带的内腔连通设置且沿装饰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反光布,反光布包括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光层,反光布容置于内腔中且通过开口可伸出地设置。本申请提供的外套,通过在外套本体上设有装饰带以及容置于装饰带中的反光布,装饰带的底部设有开口,反光布容置于内腔中且通过开口可伸出地设置,夜跑者在夜跑时能够将反光布从装饰带中拉出以使得外套具有反光功能,提高了夜跑者在夜跑时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套
本技术一般涉及服装
,具体涉及上衣
,尤其涉及一种外套。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丰富化,夜跑已经逐渐得到年轻人的喜爱。在天气较冷的时候,人们在夜跑时需要穿上外套,以进行保暖。现有的外套一般没有标识物,无法向外界发出提示,进而无法提高人们在夜跑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可提高夜跑安全性的外套。本申请提供一种外套,包括:外套本体,外套本体包括背部;装饰带,装饰带为中空结构,装饰带连接于背部的外侧,装饰带的底部设有开口,开口与装饰带的内腔连通设置且沿装饰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反光布,反光布包括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光层,反光布容置于内腔中且通过开口可伸出地设置。进一步地,反光层包括反光丝印层和防水层,防水层粘接于反光丝印层的外侧。进一步地,反光布包括基布层,基布层对折设置且基布层的两端分别与开口的两端连接,反光层设置于基布层靠近开口的一侧。进一步地,基布层的对折处与装饰带之间通过第一魔术贴组件粘接,第一魔术贴组件包括第一勾面和第一毛面,其中基布层的对折处设有第一勾面和第一毛面的一个,装饰带设有第一勾面和第一毛面的另一个。进一步地,基布层的对折处设有管状容纳部,管状容纳部中容置有配重件。进一步地,配重件为驱蚊件。进一步地,开口设有一个以上的纽扣组件,以扣合开口。进一步地,开口设有拉链组件或第二魔术贴组件,以封合开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外套本体上设有装饰带以及容置于装饰带中的反光布,装饰带的底部设有开口,反光布容置于内腔中且通过开口可伸出地设置,夜跑者在夜跑时能够将反光布从装饰带中拉出以使得外套具有反光功能,提高了夜跑者在夜跑时的安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外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反光布在夜跑使用模式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反光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请参考图1-3,本技术的外套,包括:外套本体100,外套本体100包括背部;装饰带200,装饰带200为中空结构,装饰带200连接于背部的外侧,装饰带200的底部设有开口,开口与装饰带200的内腔连通设置且沿装饰带20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反光布300,反光布300包括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光层320,反光布300容置于内腔中且通过开口可伸出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外套可以为卫衣、夹克等等上衣服饰。外套包括外套本体100,外套本体100的背部对应穿着者的背部,即穿着者在穿着外套时外套本体100的背部对应穿着者的背部,如此能够使得反光布300在穿着者的背部起到反光提示的作用。装饰带200设置于外套本体100的背部,用于装饰外套,以增加外套的美观。装饰带200为中空结构,且底部设有沿长度方向的开口,开口与装饰带200的内腔连通。反光布300具有反光层320,反光层320可以对外部光线的进行反射以形成提示光线。反光布300容置于内腔中且通过开口可伸出地设置,以供穿着者将反光布300从装饰带200中拉出,进而露出反光层320。外套可具有两种使用模式,包括正常使用模式和夜跑使用模式。在正常使用模式时,穿着者可将反光布300容置于装饰带200中以使其并不露出;在夜跑使用模式时,穿着者可将反光布300通过开口从装饰带200中拉出以露出反光层320。如此,夜跑者在夜跑时能够将反光布300从装饰带200中拉出以使得外套具有反光功能,提高了夜跑者在夜跑时的安全。同时,外套在正常使用模式下无需露出反光层320,进而确保外套的美观程度。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反光层320包括反光丝印层321和防水层322,防水层322粘接于反光丝印层321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反光层320包括基布层310和反光丝印层321,反光丝印层321由反光材料通过丝印的方式形成于基布层310。反光层320还包括防水层322,防水层322粘接于反光丝印层321的外侧,即防水层322粘接于反光丝印层321远离基布层310的一侧,如此设置能够使得反光丝印层321得到防水层322的保护,避免反光丝印层321在水洗或水浸时老化破损等情况的出现,延长了反光丝印层321的使用寿命。其中,防水层322例如但不限于防水胶水层等。进一步地,防水层322背离反光丝印层321的一侧设有多个微结构,微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三棱柱状,如此设置能够增加反光层320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方向上的光线折射量,进一步提高反光层320的反光效果。其中,多个微结构平行且间隔设置。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反光布300包括基布层310,基布层310对折设置且基布层310的两端分别与开口的两端连接,反光层320设置于基布层310靠近开口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基布层310容置于装饰带200的内腔,且对折设置。基布层310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开口相对的两端连接。反光层320设置于基布层310靠近开口的一侧,如此设置能够使得反光布300在从开口拉出后反光层320外露,且外露的反光层320向外显示,以对外部的光线进行反射。其中,基布层310具体包括第一对折部311和第二对折部312,第一对折部311和第二对折部312对折设置。第一对折部311位于第二对折部312远离背部的一侧。反光层320设置于第一对折部311,或者反光层320设置于第一对折部311和第二对折部312上。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布层310的对折处与装饰带200之间通过第一魔术贴组件粘接,第一魔术贴组件包括第一勾面330和第一毛面,其中基布层310的对折处设有第一勾面330和第一毛面的一个,装饰带200设有第一勾面330和第一毛面的另一个。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基布层310的对折处与装饰带200之间通过第一魔术贴组件粘接,能够避免反光布300在外套的正常使用模式下出现从开口露出装饰带200的情况。具体的:第一魔术贴组件包括第一勾面330和第一毛面,其中基布层310的对折处设有第一勾面330和第一毛面的一个,装饰带200设有第一勾面330和第一毛面的另一个。例如附图3所示,基布层310的对折处设有第一勾面330,装饰带200设有第一毛面。外套在由正常使用模式切换至夜跑使用模式时,穿着者可通过牵拉反光布300从开口向外移动,期间第一勾面330和第一毛面之间分离。外套在由夜跑使用模式切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套本体,所述外套本体包括背部;/n装饰带,所述装饰带为中空结构,所述装饰带连接于所述背部的外侧,所述装饰带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装饰带的内腔连通设置且沿所述装饰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n反光布,所述反光布包括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光层,所述反光布容置于所述内腔中且通过所述开口可伸出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套本体,所述外套本体包括背部;
装饰带,所述装饰带为中空结构,所述装饰带连接于所述背部的外侧,所述装饰带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装饰带的内腔连通设置且沿所述装饰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反光布,所述反光布包括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光层,所述反光布容置于所述内腔中且通过所述开口可伸出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包括反光丝印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粘接于所述反光丝印层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布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对折设置且所述基布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开口的两端连接,所述反光层设置于所述基布层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磊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希联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