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科用腿部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58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康复科用腿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套筒、座椅和滑动块,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磁控飞轮,所述磁控飞轮的两侧均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磁控飞轮的连接处通过刚性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脚踏,所述脚踏的外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脚部定位带,所述磁控飞轮的两端均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侧通过开设预留螺纹孔设置有拧紧螺钉,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支撑架的一端部设置有座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腿部锻炼装置具有便于自由调节的功能,实用性高,经久耐用,且操作简单,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科用腿部锻炼装置
本技术涉及锻炼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康复科用腿部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当人员的腿部受伤后,在术后的康复护理中,腿部锻炼装置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康复用器械,能够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康复性的锻炼,以促进伤员腿部的恢复进度,便于快速康复。但是传统的腿部锻炼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不具有安装实际使用需求将装置移动并靠近人员的功能,使用时不是很便利;2、不具有对人员的背部、臀部、脚部等部位进行防滑定位保护的功能,容易导致人员滑落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康复科用腿部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康复科用腿部锻炼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康复科用腿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套筒、座椅和滑动块,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磁控飞轮,所述磁控飞轮的两侧均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磁控飞轮的连接处通过刚性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脚踏,所述脚踏的外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脚部定位带,所述磁控飞轮的两端均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侧通过开设预留螺纹孔设置有拧紧螺钉,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支撑架的一端部设置有座椅,所述座椅的内侧通过铆钉连接有防滑软垫,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块。进一步地,所述脚部定位带采用尼龙纤维材料制成,所述防滑软垫采用丁腈橡胶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滑块,所述套筒的内表面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端部均位于套筒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部和滑动块的内部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滑动块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螺栓。进一步地,所述座椅的底部焊接有H型支架,所述H型支架与底座焊接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套筒,人员能够对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位于套筒内部的一端进行移动,之后,利用拧紧螺钉将第一支撑架或者第二支撑架进行固定,同时利用定位螺栓将第一支撑架将滑动块进行固定,从上下两个方向对本新型装置进行固定,而且将本新型装置中的磁控飞轮靠近人员,进而能够缩小装置的脚踏部位与人员之间的距离,方便人员使用。2.通过设置脚部定位带和防滑软垫,在使用时,人员可以利用采用尼龙纤维材料制成的脚部定位带将脚部进行固定,防止脚部打滑,脚部定位带韧性较强,同时具有优良的弹性,使用寿命较长,当人员坐于座椅上时,采用丁腈橡胶材料制成的防滑软垫能够增大人员的背部、臀部与座椅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有效的防止人员从本新型装置上滑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康复科用腿部锻炼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康复科用腿部锻炼装置的磁控飞轮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康复科用腿部锻炼装置的凸块和导向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康复科用腿部锻炼装置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连接杆;3、脚部定位带;4、第一支撑架;5、第二支撑架;6、套筒;7、拧紧螺钉;8、H型支架;9、磁控飞轮;10、座椅;11、防滑软垫;12、刚性联轴器;13、凸块;14、导向槽;15、预留螺纹孔;16、脚踏;17、滑动块;18、定位孔;19、定位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康复科用腿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套筒6、座椅10和滑动块17,所述底座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所述第一支撑架4与第二支撑架5之间设置有磁控飞轮9,所述磁控飞轮9的两侧均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与磁控飞轮9的连接处通过刚性联轴器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连接有脚踏16,所述脚踏16的外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脚部定位带3,所述磁控飞轮9的两端均连接有套筒6,所述套筒6的外侧通过开设预留螺纹孔15设置有拧紧螺钉7,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支撑架5的一端部设置有座椅10,所述座椅10的内侧通过铆钉连接有防滑软垫11,所述第一支撑架4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块17。其中,所述脚部定位带3采用尼龙纤维材料制成,所述防滑软垫11采用丁腈橡胶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脚部定位带3可以对人员的脚部进行限位固定,防止脚部打滑,防滑软垫11能够增大人员的背部、臀部与座椅10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有效的防止人员从本新型装置上滑落。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滑块13,所述套筒6的内表面设置有导向槽14,所述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的端部均位于套筒6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上的凸块13能够沿着导向槽14的轨迹进行移动。其中,所述底座1内部和滑动块17的内部均开设有定位孔18,所述滑动块17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螺栓19。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人员将通过定位螺栓19将滑动块17进行固定,进而能够对第一支撑架4进行固定。其中,所述座椅10的底部焊接有H型支架8,所述H型支架8与底座1焊接相连。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此方法可以使得H型支架8与底座1连接的更加稳固。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康复科用腿部锻炼装置,使用时,人员事先坐于座椅10上,如感觉距离不适时,人员可将套筒6上的拧紧螺钉7和滑动块17上的定位螺栓19拧松,之后将第一支撑架4的位置进行调节,第一支撑架4的一端部可以在套筒6的内部进行移动,同时,第一支撑架4的另一端部连接的滑动块17可在底座1的顶部表面进行移动,待人员将第一支撑架4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利用拧紧螺钉7将第一支撑架4的一端部与套筒6固定连接,利用定位螺栓19将第一支撑架4另一端部的滑动块17与底座1固定连接,进而达到对第一支撑架4进行位置调节的目的,进而使得脚踏16部位能够更加的靠近于人员的所在位置,进一步地,脚部定位带3可以对人员的脚部进行限位固定,防止脚部打滑,防滑软垫11能够增大人员的背部、臀部与座椅10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有效的防止人员从本新型装置上滑落,本新型装置具有使用便利的优势,实用性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科用腿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套筒(6)、座椅(10)和滑动块(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所述第一支撑架(4)与第二支撑架(5)之间设置有磁控飞轮(9),所述磁控飞轮(9)的两侧均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与磁控飞轮(9)的连接处通过刚性联轴器(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连接有脚踏(16),所述脚踏(16)的外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脚部定位带(3),所述磁控飞轮(9)的两端均连接有套筒(6),所述套筒(6)的外侧通过开设预留螺纹孔(15)设置有拧紧螺钉(7),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支撑架(5)的一端部设置有座椅(10),所述座椅(10)的内侧通过铆钉连接有防滑软垫(11),所述第一支撑架(4)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块(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科用腿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套筒(6)、座椅(10)和滑动块(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所述第一支撑架(4)与第二支撑架(5)之间设置有磁控飞轮(9),所述磁控飞轮(9)的两侧均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与磁控飞轮(9)的连接处通过刚性联轴器(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连接有脚踏(16),所述脚踏(16)的外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脚部定位带(3),所述磁控飞轮(9)的两端均连接有套筒(6),所述套筒(6)的外侧通过开设预留螺纹孔(15)设置有拧紧螺钉(7),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支撑架(5)的一端部设置有座椅(10),所述座椅(10)的内侧通过铆钉连接有防滑软垫(11),所述第一支撑架(4)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块(17)。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