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妙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科用下肢康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58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科用下肢康复设备,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的顶部安装有踏步机,踏步机的正面和背面安装有踏板,底板顶部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支撑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坐板,所坐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腿板,坐板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靠板,坐板与靠板的相交处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侧咬合有齿轮,齿轮的中心处嵌入有摇杆,坐板的正面和背面均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的贯穿有螺轴,支撑杆通过螺轴活动连接扶手,腿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腿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板骨,板骨的内部安装有振动马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使用和收回不便影响使用,功能效果差使得对患者康复不够有益和有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科用下肢康复设备
本技术涉及下肢康复
,具体为一种神经科用下肢康复设备。
技术介绍
康复器材主要就是帮助患者开展被动运动和日常活动,促进康复的设备。多数由不锈钢、铁、塑料、木材为材料,通过机加、焊接、注塑等生产工艺做成需要的零件,最后由几个或上百个零件拼装成康复器械,设计趋向智能化,康复器可以满足患者日常上下肢被动活动,定时电动翻身护理床可以满足日常翻身,电动轮椅可以满足行走、站立等。但现有的神经科用下肢康复设备,在不需要使用时不便收起,且影响后期的使用,另外不能够对锻炼和增进四肢关节(尤其是膝关节和踝关节)的韧劲和弹性有良好功效,并有良好的改善平衡障碍和共济失调的功效,且不能消除疲劳,从而对患者康复不够有益和有效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科用下肢康复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科用下肢康复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使用和收回不便影响使用,功能效果差使得对患者康复不够有益和有效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神经科用下肢康复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安装有踏步机,所述踏步机的正面和背面安装有踏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坐板,所述坐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腿板,所述坐板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靠板,所述坐板与靠板的相交处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侧咬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中心处嵌入有摇杆,所述坐板的正面和背面均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的贯穿有螺轴,所述支撑杆通过螺轴活动连接扶手,所述腿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腿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板骨,所述板骨的内部安装有振动马达。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滑板的长度,所述底板通过滑槽和滑板与踏步机滑动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振动马达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振动马达均匀分布,所述振动马达安装于板骨的内部。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凹槽内壁光滑,所述凹槽开设与腿板的顶部。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扶手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扶手对称于靠板的正面和背面,所述靠板通过扶手和支撑杆以及螺轴与坐板活动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径与齿轮的外径相适配,所述卡槽与齿轮相咬合,所述卡槽开设于腿板的两侧。(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科用下肢康复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神经科用下肢康复设备,通过设置的滑槽和滑板以及踏步机,在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将需要下肢康复的患者扶到康复设备的坐板上,然后通过摇动摇杆使得摇杆带动外侧的齿轮在卡槽内转动,从而使得调整靠板的倾斜度,而靠板在坐板侧面翻转时扶手就会通过支撑杆变动,而后医护人员再转动坐板与腿板相交处的摇杆,使得腿板翻转让患者坐立更佳舒适,而后医护人员拉动踏步机,使得踏步机底部的滑板在滑槽内滑动并使踏步机被拉出底板内,患者下肢踩住踏步机正面和背面的踏板上进行踩动,使得下肢的神经得到锻炼,在不需要时,向底板方向推动踏步机,使得踏步机底部的滑板在滑槽内滑动并将踏步机移动至坐板的正下方,这样使得在不需要使用时能够方便收起,且不会影响正常的使用。(2)、该种神经科用下肢康复设备,通过设置的振动马达和凹槽,在不锻炼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需求进行调节腿板和座板之间的摇杆,使得腿板翻转腿板上的凹槽贴合患者的下肢,而后医护人员为腿板内的振动马达接通电源,使得板骨内的振动马达运转并产生振动力,对凹槽内患者的下肢进行振动,从而能够对锻炼和增进四肢关节(尤其是膝关节和踝关节)的韧劲和弹性有良好功效,并有良好的改善平衡障碍和共济失调的功效,且还能是消除疲劳,使得对患者康复更加有益和有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滑槽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腿板结构剖视图。图中:1、靠板;2、摇杆;3、支撑腿;4、底板;5、滑板;6、滑槽;7、踏步机;701、踏板;8、腿板;801、凹槽;802、板骨;803、振动马达;804、卡槽;9、坐板;901、齿轮;10、支撑杆;11、螺轴;12、扶手。本技术中提及的仪器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和私人定制获得:振动马达:JSF201804-N20B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科用下肢康复设备,包括底板4,底板4的顶部开设有滑槽6,滑槽6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板5,滑板5的顶部安装有踏步机7,踏步机7的正面和背面安装有踏板701,底板4顶部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支撑腿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坐板9,所坐板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腿板8,坐板9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靠板1,坐板9与靠板1的相交处开设有卡槽804,卡槽804的内侧咬合有齿轮901,齿轮901的中心处嵌入有摇杆2,坐板9的正面和背面均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顶部的贯穿有螺轴11,支撑杆10通过螺轴11活动连接扶手12,腿板8的顶部开设有凹槽801,腿板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板骨802,板骨802的内部安装有振动马达80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滑槽6的长度大于滑板5的长度,底板4通过滑槽6和滑板5与踏步机7滑动连接,医护人员拉动踏步机7,使得踏步机7底部的滑板5在滑槽6内滑动并使踏步机7被拉出底板4内,患者下肢踩住踏步机7正面和背面的踏板701上进行踩动,使得下肢的神经得到锻炼,在不需要时,向底板4方向推动踏步机7,使得踏步机7底部的滑板5在滑槽6内滑动并将踏步机7移动至坐板9的正下方,这样使得在不需要使用时能够方便收起,且不会影响正常的使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振动马达803设置有多个,多个振动马达803均匀分布,振动马达803安装于板骨802的内部,振动能够对锻炼和增进四肢关节(尤其是膝关节和踝关节)的韧劲和弹性有良好功效,并有良好的改善平衡障碍和共济失调的功效,且还能是消除疲劳,使得对患者康复更加有益和有效。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凹槽801设置有两个,两个凹槽801内壁光滑,凹槽801开设与腿板8的顶部,医护人员可以通过需求进行调节腿板8和座板之间的摇杆2,使得腿板8翻转腿板8上的凹槽801贴合患者的下肢,从而使得患者使用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扶手12设置有两个,两个扶手12对称于靠板1的正面和背面,靠板1通过扶手12和支撑杆10以及螺轴11与坐板9活动连接,这样能够增加靠板1与坐板9之间的固定性,使得靠板1与坐板9之间连接的更为平稳。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卡槽804的内径与齿轮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科用下肢康复设备,包括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的顶部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板(5),所述滑板(5)的顶部安装有踏步机(7),所述踏步机(7)的正面和背面安装有踏板(701),所述底板(4)顶部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所述支撑腿(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坐板(9),所述坐板(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腿板(8),所述坐板(9)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靠板(1),所述坐板(9)与靠板(1)的相交处开设有卡槽(804),所述卡槽(804)的内侧咬合有齿轮(901),所述齿轮(901)的中心处嵌入有摇杆(2),所述坐板(9)的正面和背面均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顶部的贯穿有螺轴(11),所述支撑杆(10)通过螺轴(11)活动连接扶手(12),所述腿板(8)的顶部开设有凹槽(801),所述腿板(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板骨(802),所述板骨(802)的内部安装有振动马达(8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科用下肢康复设备,包括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的顶部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板(5),所述滑板(5)的顶部安装有踏步机(7),所述踏步机(7)的正面和背面安装有踏板(701),所述底板(4)顶部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所述支撑腿(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坐板(9),所述坐板(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腿板(8),所述坐板(9)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靠板(1),所述坐板(9)与靠板(1)的相交处开设有卡槽(804),所述卡槽(804)的内侧咬合有齿轮(901),所述齿轮(901)的中心处嵌入有摇杆(2),所述坐板(9)的正面和背面均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顶部的贯穿有螺轴(11),所述支撑杆(10)通过螺轴(11)活动连接扶手(12),所述腿板(8)的顶部开设有凹槽(801),所述腿板(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板骨(802),所述板骨(802)的内部安装有振动马达(8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科用下肢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妙程坚峰
申请(专利权)人:陈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