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495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管固定装置,包括紧固装置和两条固定带,紧固装置用于固定气管且包括底板、紧固块、第一夹持件和螺杆,底板两侧分别与两条固定带一端固定连接,两条固定带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大小可调的固定环。从口腔或颈部出来的气管穿过通孔并通过紧固块底面与第一夹持件相配合夹持气管,从鼻腔出来的气管卡入卡槽内并通过卡槽槽壁与第二夹持件相配合夹持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三种气管插管方式,操作简单,且避免气管直接压贴于患者皮肤而引起压力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支持呼吸,作为为重病人抢救手段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一般分三种气管插管的方式,一种是通过鼻腔插管,一种是通过口腔插管,一种是利用气管切开术将颈部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病人可以直接经气管套管呼吸或连接呼吸机。目前通过鼻腔插管固定方式与通过口腔插管固定方式相同,基本采用胶布进行固定,插管成功后,将胶布缠绕外露在鼻部外的气管一圈后粘贴在鼻翼部或者将胶布缠绕外露在嘴巴外的气管一圈后粘贴在脸部。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套管的固定方式大多采用将纱布条或者棉布条系于患者颈后来进行打结固定。不同的插管方式需要不同的插管固定方式,而且气管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容易引起压力损伤(如压痕、皮损、压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稳定的气管固定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气管固定装置,包括紧固装置和两条固定带,紧固装置包括底板、紧固块、第一夹持件和螺杆,底板两侧分别与两条固定带一端固定连接,两条固定带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大小可调的固定环,底板中部开设用于气管穿过的通孔,紧固块固接在底板上且位于通孔上方;底板下部设有安装块,螺杆穿过安装块且与其螺纹连接,螺杆上端固接有第一夹持件,下端设有手柄,且手柄拦挡于安装块下方,旋转螺杆后紧固块底面与第一夹持件相配合夹持气管;紧固块顶面由侧边缘向内部设有贯通的用于气管卡入的卡槽,卡槽内设有第二夹持件,紧固块设有螺栓,卡槽远离底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螺栓配合的螺纹孔,螺栓穿过螺纹孔后与第二夹持件固定连接,旋转螺栓后卡槽槽壁与第二夹持件相配合夹持气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的底边缘左侧向内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在底板内部的一侧向其右侧延伸形成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通孔连通。便于更换,该气管固定装置可沿着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取出,便于更换气管固定装置,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更进一步的,所述紧固块包括安装板、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设置于安装板底面相对的两条边上且相平行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上形成有与气管相配合的安装槽,安装槽槽壁环绕通孔设置;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均设有与气管相配合的弧形夹持部。通过安装槽与弧形夹持部的结构与气管外形匹配,对气管的夹持更加稳定,而且比较节省夹持件凸起的材料。所述连接件包括卡钩和多个卡环,多个卡环设置于一固定带带面上且由其一端沿其长侧间隔分布,卡钩固定设置于另一固定带的相对应的一端且卡于卡环内。固定带通过卡钩和卡环配合形成固定环,与传统打死结固定方式一样牢靠,但调整固定带缠绕患者脖子的松紧度方便快捷,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所述固定带带面上设有耳孔。紧固装置放置于患者脸部时使用耳孔不仅可以避让患者耳朵,让患者感觉更舒适,而且还能避免固定带滑落。所述固定带采用莱卡材料。莱卡材料具有很大的弹力和延伸性,可以轻松的被拉伸紧贴在人体表面,使得患者感觉更为舒适,没有紧勒的不适感,不影响患者在护理允许的范围内的活动,而且也紧贴在人体表面不容易滑落。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势在于:1.从口腔或颈部出来的气管穿过通孔并通过紧固块底面与第一夹持件相配合夹持气管,从鼻腔出来的气管卡入卡槽内并通过卡槽槽壁与第二夹持件相配合夹持气管。本技术实用于三种气管插管方式,操作简单,且避免气管直接压贴于患者皮肤而引起压力损伤。2.采用连接件可调节固定环的大小,进而实现固定环的放松和收紧,与传统的纱布条或者棉布条相比,极大地节省了时间,一种型号就可适用于三种气管插管方式的患者,降低成本,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快速调整,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气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紧固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夹持件的连接状态图。图5是连接件的连接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带;2、紧固装置;3、连接件;11、耳孔;21、紧固块;22、底板;23、第一夹持件;24、螺杆;25、安装块;26、第一凹槽;27、第二凹槽;28、通孔;29、手柄;31、卡钩;32、卡环;211、卡槽;212、第二夹持件;213、螺栓;214、螺纹孔;215、第一凸起;216、第二凸起;217、安装板;218、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气管固定装置,包括紧固装置2和两条固定带1,紧固装置2包括底板22、紧固块21、第一夹持件23和螺杆24,底板22两侧分别与两条固定带1一端固定连接,两条固定带1另一端通过连接件3连接形成大小可调的固定环,底板22中部开设用于气管穿过的通孔28,紧固块21固接在底板22上且位于通孔28上方;底板22下部设有安装块25,螺杆24穿过安装块25且与其螺纹连接,螺杆24上端固接有第一夹持件23,下端设有手柄29,且手柄29拦挡于安装块25下方,旋转螺杆24后紧固块21底面与第一夹持件23相配合夹持气管。紧固块21顶面由侧边缘向内部设有贯通的用于气管卡入的卡槽211,卡槽211内设有第二夹持件212,紧固块21设有螺栓213,卡槽211远离底板2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螺栓213配合的螺纹孔214,螺栓213穿过螺纹孔214后与第二夹持件212固定连接,旋转螺栓213后卡槽211槽壁与第二夹持件212相配合夹持气管。底板22的底边缘左侧向内部设有第一凹槽26,第一凹槽26在底板22内部的一侧向其右侧延伸形成第二凹槽27,第二凹槽27与通孔28连通。固定带1带面上设有耳孔11。耳孔11的截面积呈倒三角形,确保患者耳朵能穿过耳孔11,避免产生额外的压疮。固定带1采用莱卡材料。其中,紧固块21包括安装板217、第一凸起215和第二凸起216,第一凸起215和第二凸起216分别设置于安装板217底面相对的两条边上且相平行设置,第一凸起215和第二凸起216上形成有与气管相配合的安装槽218,安装槽218槽壁环绕通孔28设置;第一夹持件23和第二夹持件212均设有与气管相配合的弧形夹持部。连接件3包括卡钩31和多个卡环32,多个卡环32设置于一固定带1带面上且由其一端沿其长侧间隔分布,卡钩31固定设置于另一固定带1的相对应的一端且卡于卡环32内。本实施例的使用,参考如下步骤:使用该气管固定装置固定通过鼻腔气管时,首先,将紧固装置2放置在患者鼻腔下方,紧固装置2的通孔28相对于患者嘴巴位置放置。其次,根据患者头部的大小选择卡环32,两条固定带1环绕患者头部,两条固定带1通过卡钩31卡于卡环32内形成固定于患者头部的固定环。再次,气管植入鼻腔,将露出于鼻孔外部的气管卡入卡槽211中,旋转螺栓2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装置(2)和两条固定带(1),紧固装置(2)包括底板(22)、紧固块(21)、第一夹持件(23)和螺杆(24),底板(22)两侧分别与两条固定带(1)一端固定连接,两条固定带(1)另一端通过连接件(3)连接形成大小可调的固定环,底板(22)中部开设用于气管穿过的通孔(28),紧固块(21)固接在底板(22)上且位于通孔(28)上方;底板(22)下部设有安装块(25),螺杆(24)穿过安装块(25)且与其螺纹连接,螺杆(24)上端固接有第一夹持件(23),下端设有手柄(29),且手柄(29)拦挡于安装块(25)下方,旋转螺杆(24)后紧固块(21)底面与第一夹持件(23)相配合夹持气管;紧固块(21)顶面由侧边缘向内部设有贯通的用于气管卡入的卡槽(211),卡槽(211)内设有第二夹持件(212),紧固块(21)设有螺栓(213),卡槽(211)远离底板(2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螺栓(213)配合的螺纹孔(214),螺栓(213)穿过螺纹孔(214)后与第二夹持件(212)固定连接,旋转螺栓(213)后卡槽(211)槽壁与第二夹持件(212)相配合夹持气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装置(2)和两条固定带(1),紧固装置(2)包括底板(22)、紧固块(21)、第一夹持件(23)和螺杆(24),底板(22)两侧分别与两条固定带(1)一端固定连接,两条固定带(1)另一端通过连接件(3)连接形成大小可调的固定环,底板(22)中部开设用于气管穿过的通孔(28),紧固块(21)固接在底板(22)上且位于通孔(28)上方;底板(22)下部设有安装块(25),螺杆(24)穿过安装块(25)且与其螺纹连接,螺杆(24)上端固接有第一夹持件(23),下端设有手柄(29),且手柄(29)拦挡于安装块(25)下方,旋转螺杆(24)后紧固块(21)底面与第一夹持件(23)相配合夹持气管;紧固块(21)顶面由侧边缘向内部设有贯通的用于气管卡入的卡槽(211),卡槽(211)内设有第二夹持件(212),紧固块(21)设有螺栓(213),卡槽(211)远离底板(2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螺栓(213)配合的螺纹孔(214),螺栓(213)穿过螺纹孔(214)后与第二夹持件(212)固定连接,旋转螺栓(213)后卡槽(211)槽壁与第二夹持件(212)相配合夹持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芳李彩兰卢彬陈宝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