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大容量灌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45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次性大容量灌肠器,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内装有生石灰,所述加热层内固定连接有水包,所述瓶体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进药口和透气孔,所述瓶体的下端固定连通有出药管,所述出药管的外侧套设有调速块,所述调速块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包和生石灰的设置,挤压水包从而能够将水包挤压破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产生热量,从而能够对瓶体的药液进行加热,进一步的能够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并且通过滑动滚轮,由于滑槽倾斜设置,从而能够改变挤压出药管的程度,进一步的能够调节灌液的速度,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大容量灌肠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次性大容量灌肠器。
技术介绍
通过直肠用药使液体原药在直肠内通过肠粘膜充分吸收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这种治疗方法痛苦小、收效快,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或不能吞服的患者则更为合适。现有专利(公开号:CN201620755778.8)一次性灌肠器,包括,盛药装置、依次设置在所述盛药装置底端的连接管、莫菲氏滴管以及出药管,且所述出药管远离所述莫菲氏滴管的一端设置有出药口;所述连接管为硬质医用级管。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有的瓶体不具有加热功能,从而不能够对瓶体的药液进行加热,进一步的导致药液达不到人体相适宜的温度,从而会导致人体不适的情况产生,因此,我们提出一次性大容量灌肠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大容量灌肠器,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大容量灌肠器,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内装有生石灰,所述加热层内固定连接有水包,所述瓶体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进药口和透气孔,所述瓶体的下端固定连通有出药管,所述出药管的外侧套设有调速块,所述调速块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出药管贴合设置,所述瓶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挂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热层的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挤压块,两个所述挤压块分别与两个所述水包相对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药管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圆形喷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瓶体的前端开设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透明观察窗的表面刻有刻度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滚轮的外侧设有防滑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一次性大容量灌肠器,通过水包和生石灰的设置,挤压水包从而能够将水包挤压破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产生热量,从而能够对瓶体的药液进行加热,进一步的能够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并且通过滑动滚轮,由于滑槽倾斜设置,从而能够改变挤压出药管的程度,进一步的能够调节灌液的速度。2.本技术一次性大容量灌肠器,通过挤压块的设置能够方便操作人员能够准确的找到水包的位置对水包进行挤破。3.本技术一次性大容量灌肠器,通过圆形喷头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出药管的尖端对患者造成伤害。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次性大容量灌肠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次性大容量灌肠器调速块的俯视图。图中:1、瓶体;2、生石灰;3、挤压块;4、水包;5、加热层;6、进药口;7、挂环;8、透气孔;9、出药管;10、转轴;11、滚轮;12、滑槽;13、调速块;14、圆形喷头;15、刻度线;16、透明观察窗;17、防滑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技术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次性大容量灌肠器,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层5,所述加热层5内装有生石灰2,所述加热层5内固定连接有水包4,所述瓶体1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进药口6和透气孔8,所述瓶体1的下端固定连通有出药管9,所述出药管9的外侧套设有调速块13,所述调速块13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滑槽12,两个所述滑槽12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滚轮11,所述滚轮11与出药管9贴合设置,所述瓶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挂环7,通过水包4和生石灰2的设置,挤压水包4从而能够将水包4挤压破水与生石灰2接触反应产生热量,从而能够对瓶体1的药液进行加热,进一步的能够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并且通过滑动滚轮11,由于滑槽12倾斜设置,从而能够改变挤压出药管9的程度,进一步的能够调节灌液的速度。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层5的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挤压块3,两个所述挤压块3分别与两个所述水包4相对应,通过挤压块3的设置能够方便操作人员能够准确的找到水包4的位置对水包4进行挤破。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出药管9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圆形喷头14,通过圆形喷头14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出药管9的尖端对患者造成伤害。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瓶体1的前端开设有透明观察窗16,所述透明观察窗16的表面刻有刻度线15,通过透明观察窗16和刻度线15的设置能够方便观察瓶体1内的药液的容量。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滚轮11的外侧设有防滑棱17,通过防滑棱17的设置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滚轮11进行滑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次性大容量灌肠器,包括瓶体1、生石灰2、挤压块3、水包4、加热层5、进药口6、挂环7、透气孔8、出药管9、转轴10、滚轮11、滑槽12、调速块13、圆形喷头14、刻度线15、透明观察窗16、防滑棱17,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通过水包4和生石灰2的设置,挤压水包4从而能够将水包4挤压破水与生石灰2接触反应产生热量,从而能够对瓶体1的药液进行加热,进一步的能够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并且通过滑动滚轮11,由于滑槽12倾斜设置,从而能够改变挤压出药管9的程度,进一步的能够调节灌液的速度,通过挤压块3的设置能够方便操作人员能够准确的找到水包4的位置对水包4进行挤破,通过圆形喷头14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出药管9的尖端对患者造成伤害,通过透明观察窗16和刻度线15的设置能够方便观察瓶体1内的药液的容量,通过防滑棱17的设置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滚轮11进行滑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大容量灌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n所述瓶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层(5),所述加热层(5)内装有生石灰(2),所述加热层(5)内固定连接有水包(4),所述瓶体(1)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进药口(6)和透气孔(8),所述瓶体(1)的下端固定连通有出药管(9),所述出药管(9)的外侧套设有调速块(13),所述调速块(13)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滑槽(12),两个所述滑槽(12)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滚轮(11),所述滚轮(11)与出药管(9)贴合设置,所述瓶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挂环(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大容量灌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
所述瓶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层(5),所述加热层(5)内装有生石灰(2),所述加热层(5)内固定连接有水包(4),所述瓶体(1)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进药口(6)和透气孔(8),所述瓶体(1)的下端固定连通有出药管(9),所述出药管(9)的外侧套设有调速块(13),所述调速块(13)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滑槽(12),两个所述滑槽(12)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滚轮(11),所述滚轮(11)与出药管(9)贴合设置,所述瓶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挂环(7)。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美材王澍弘王顺德龙腾博文家渝曹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