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柳运盛专利>正文

新生儿科临床用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25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6
新生儿科临床用转运装置,涉及妇产科医疗转运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支撑柱、床体、支撑板、电机架、丝杆、电动机、移动组件、蓄电池、控制箱、上升控制按钮和下降控制按钮;底座上设置有四个通孔,四个通孔呈矩形分布;支撑柱设置在底座上;床体设置在支撑柱上;支撑板设置在底座上;电机架设置在支撑板上,电机架位于床体下方;丝杆转动设置在电机架与底座之间;电动机设置在电机架上,电动机与丝杆驱动连接;移动组件滑动设置在支撑板上,移动组件与丝杆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能够方便新生儿转运,稳定性高,能够最大程度的对新生儿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新生儿转运过程中受到伤害,使用时灵活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生儿科临床用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妇产科医疗转运
,尤其涉及新生儿科临床用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和青少年体质,提高儿童青少年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新生婴儿出生后如出现病情危重的情况,需要进行转病房,或者从基层医院转至上层医院,在转运时,需要利用新生儿特用的转运装置进行转运,可对新生儿进行有效的保护。现有技术中的转运装置底部都设置有万向轮,便于转移,但是不便于固定,稳定性不高新生儿躺在转运装置上并通过救护车对其进行转院时,很容易因为救护车变速或者急刹车等原因使得转运装置产生较大的移动,不利于新生儿的转运,甚至还会给新生儿带来危险。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用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新生儿科临床用转运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板、电机架、丝杆、电动机、移动组件和蓄电池,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运装置使用时不利于新生儿的转运,甚至还会给新生儿带来危险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新生儿科临床用转运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床体、支撑板、电机架、丝杆、电动机、移动组件、蓄电池、控制箱、上升控制按钮和下降控制按钮;底座上设置有四个通孔,四个通孔呈矩形分布;支撑柱设置在底座上;床体设置在支撑柱上;支撑板设置在底座上;电机架设置在支撑板上,电机架位于床体下方;丝杆转动设置在电机架与底座之间;电动机设置在电机架上,电动机与丝杆驱动连接;移动组件滑动设置在支撑板上,移动组件与丝杆螺纹连接,移动组件包括安装板、支撑腿和万向轮,安装板上设置有螺纹孔和开口,安装板滑动设置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位于开口内,安装板与丝杆螺纹连接,丝杆位于螺纹孔内,支撑腿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腿呈矩形分布设置在安装板底部,四个支撑腿分布位于对应的四个通孔上方,万向轮设置在支撑腿底部;蓄电池设置在床体底部,蓄电池与电动机电性连接;控制箱设置在床体横向一端上部;上升控制按钮和下降控制按钮均设置在控制箱上,上升控制按钮和下降控制按钮均与电动机控制连接。优选的,支撑腿为方形柱状结构或圆柱结构或六棱柱结构,通孔为方形孔状结构或圆柱孔结构或六边形孔状结构,支撑腿与通孔相适配。优选的,支撑柱为方形柱状结构或圆柱结构或六棱柱结构。优选的,支撑板为方形板状结构,开口为方形口结构,支撑板与开口相适配。优选的,还包括栏杆,栏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栏杆分别设置在床体纵向两侧。优选的,还包括把手,把手设置在床体横向另一端上部,把手为方形环状结构或圆形环状结构。优选的,把手上设置有防滑套,防滑套上阵列设置有多条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中,控制箱、栏杆和把手能够将床体上表面围住,防止新生儿掉下摔伤,能够对新生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2、本技术使用时,在将新生儿从医院移动至救护车上或者从救护车上移动至医院的过程中,万向轮与地面接触,能够很方便的移动本技术,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大的方便,省时省力,同时为新生儿争取到宝贵的救助时间。3、在将本技术放到救护车上的时候,按下上升控制按钮,启动电动机,电动机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安装板上升,安装板带动支撑腿上升,支撑腿带动万向轮上升,当万向轮上升至底座上方时,此时底座与地面接触,能够大大提高本技术在救护车内的稳定性,对新生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救护车到达指定医院后再按下下降控制按钮即可将万向轮放下,使用时灵活性高,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新生儿科临床用转运装置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新生儿科临床用转运装置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新生儿科临床用转运装置中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101、通孔;2、支撑柱;3、床体;4、支撑板;5、电机架;6、丝杆;7、电动机;8、安装板;801、螺纹孔;802、开口;9、支撑腿;10、万向轮;11、蓄电池;12、控制箱;13、上升控制按钮;14、下降控制按钮;15、栏杆;16、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新生儿科临床用转运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柱2、床体3、支撑板4、电机架5、丝杆6、电动机7、移动组件、蓄电池11、控制箱12、上升控制按钮13和下降控制按钮14;底座1上设置有四个通孔101,四个通孔101呈矩形分布;支撑柱2设置在底座1上;床体3设置在支撑柱2上;支撑板4设置在底座1上;电机架5设置在支撑板4上,电机架5位于床体3下方;丝杆6转动设置在电机架5与底座1之间;电动机7设置在电机架5上,电动机7与丝杆6驱动连接;移动组件滑动设置在支撑板4上,移动组件与丝杆6螺纹连接,移动组件包括安装板8、支撑腿9和万向轮10,安装板8上设置有螺纹孔801和开口802,安装板8滑动设置在支撑板4上,支撑板4位于开口802内,安装板8与丝杆6螺纹连接,丝杆6位于螺纹孔801内,支撑腿9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腿9呈矩形分布设置在安装板8底部,四个支撑腿9分布位于对应的四个通孔101上方,万向轮10设置在支撑腿9底部;蓄电池11设置在床体3底部,蓄电池11与电动机7电性连接;控制箱12设置在床体3横向一端上部;上升控制按钮13和下降控制按钮14均设置在控制箱12上,上升控制按钮13和下降控制按钮14均与电动机7控制连接。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腿9为方形柱状结构或圆柱结构或六棱柱结构,通孔101为方形孔状结构或圆柱孔结构或六边形孔状结构,支撑腿9与通孔101相适配,能够保证支撑腿9在通孔101内稳定移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柱2为方形柱状结构或圆柱结构或六棱柱结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板4为方形板状结构,开口802为方形口结构,支撑板4与开口802相适配,能够保证安装板8在支撑板4上稳定滑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栏杆15,栏杆15设置有两个,两个栏杆15分别设置在床体3纵向两侧,设置栏杆15能够对新生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把手16,把手16设置在床体3横向另一端上部,把手16为方形环状结构或圆形环状结构,设置把手16能够很方便的移动本技术,同时能够对新生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在一个可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生儿科临床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柱(2)、床体(3)、支撑板(4)、电机架(5)、丝杆(6)、电动机(7)、移动组件、蓄电池(11)、控制箱(12)、上升控制按钮(13)和下降控制按钮(14);/n底座(1)上设置有四个通孔(101),四个通孔(101)呈矩形分布;支撑柱(2)设置在底座(1)上;床体(3)设置在支撑柱(2)上;支撑板(4)设置在底座(1)上;电机架(5)设置在支撑板(4)上,电机架(5)位于床体(3)下方;丝杆(6)转动设置在电机架(5)与底座(1)之间;电动机(7)设置在电机架(5)上,电动机(7)与丝杆(6)驱动连接;/n移动组件滑动设置在支撑板(4)上,移动组件与丝杆(6)螺纹连接,移动组件包括安装板(8)、支撑腿(9)和万向轮(10),安装板(8)上设置有螺纹孔(801)和开口(802),安装板(8)滑动设置在支撑板(4)上,支撑板(4)位于开口(802)内,安装板(8)与丝杆(6)螺纹连接,丝杆(6)位于螺纹孔(801)内,支撑腿(9)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腿(9)呈矩形分布设置在安装板(8)底部,四个支撑腿(9)分布位于对应的四个通孔(101)上方,万向轮(10)设置在支撑腿(9)底部;/n蓄电池(11)设置在床体(3)底部,蓄电池(11)与电动机(7)电性连接;控制箱(12)设置在床体(3)横向一端上部;上升控制按钮(13)和下降控制按钮(14)均设置在控制箱(12)上,上升控制按钮(13)和下降控制按钮(14)均与电动机(7)控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生儿科临床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柱(2)、床体(3)、支撑板(4)、电机架(5)、丝杆(6)、电动机(7)、移动组件、蓄电池(11)、控制箱(12)、上升控制按钮(13)和下降控制按钮(14);
底座(1)上设置有四个通孔(101),四个通孔(101)呈矩形分布;支撑柱(2)设置在底座(1)上;床体(3)设置在支撑柱(2)上;支撑板(4)设置在底座(1)上;电机架(5)设置在支撑板(4)上,电机架(5)位于床体(3)下方;丝杆(6)转动设置在电机架(5)与底座(1)之间;电动机(7)设置在电机架(5)上,电动机(7)与丝杆(6)驱动连接;
移动组件滑动设置在支撑板(4)上,移动组件与丝杆(6)螺纹连接,移动组件包括安装板(8)、支撑腿(9)和万向轮(10),安装板(8)上设置有螺纹孔(801)和开口(802),安装板(8)滑动设置在支撑板(4)上,支撑板(4)位于开口(802)内,安装板(8)与丝杆(6)螺纹连接,丝杆(6)位于螺纹孔(801)内,支撑腿(9)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腿(9)呈矩形分布设置在安装板(8)底部,四个支撑腿(9)分布位于对应的四个通孔(101)上方,万向轮(10)设置在支撑腿(9)底部;
蓄电池(11)设置在床体(3)底部,蓄电池(11)与电动机(7)电性连接;控制箱(12)设置在床体(3)横向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运盛孙小玲张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柳运盛孙小玲张晶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