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苗美荣专利>正文

一种可防止二次伤害的矿山救护用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25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二次伤害的矿山救护用担架,涉及矿用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固定机构和防护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的遮布一侧固定连接在担架布上表面一侧边缘,且遮布下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毛面,毛面与粘面粘接连接,防护机构包括的连接布固定连接在担架布两端中央位置两侧,且连接布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护带和第二护带,第一护带一端固定连接有扣环,且扣环内扣接有第二护带一端固定连接的扣块,担架布两侧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内部套接有担杆,担架布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链齿,且链齿中央位位置啮合连接有拉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和防护机构,具有的防止伤者收到二次伤害以及便于救援人员运输伤员得到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二次伤害的矿山救护用担架
本技术属于矿用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防止二次伤害的矿山救护用担架。
技术介绍
矿山开采过程中因意外事故会导致工作人员受伤,根据伤员受伤类型需要采用不同体位将伤员放置在担架上,然后救护人员对伤者进行运输,,目前矿山救护用担架对伤者进行运输时,由于矿山环境复杂,导致伤员会收到二次伤害,以及对救护人员的体力以及耐力有一定的考验,局限性较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二次伤害的矿山救护用担架,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和防护机构,解决了现有矿山救护用担架本体在运输伤者的过程中易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工作人员双手不可脱离担架本体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可防止二次伤害的矿山救护用担架,包括固定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的遮布一侧固定连接在担架布上表面一侧边缘,且遮布下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毛面,所述毛面与粘面粘接连接,且粘面固定连接在担架布一侧边缘,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的连接布固定连接在担架布两端中央位置两侧,且连接布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护带和第二护带,所述第一护带一端固定连接有扣环,且扣环内扣接有第二护带一端固定连接的扣块。进一步地,所述担架布两侧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内部套接有担杆,担杆用于救援人员抬担架布上侧的伤者,携带矿山救护用担架本体时,将担杆与担架布分离,可分别携带。进一步地,所述担架布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链齿,且链齿中央位位置啮合连接有拉链,拉链拉动方向不同,控制链齿之间的开关闭合,链齿打开之后,可将担架布内部设置的填充棉层抽出。进一步地,所述担架布上侧一端中央位置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内部固定连接有安全带,且安全带之间交叉设置,安全带与伤者贴合,固定伤者不会从担架布上侧掉落。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且卡块卡接在卡扣内部,所述卡扣固定连接在担架布上侧一端中央位置两侧,根据伤者体型与受伤处,将安全带与伤者贴合,安全带过长时,可将安全带先缠绕在伤者未受伤处,然后卡块与卡扣卡接,固定安全带位置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担架布最内侧设置有填充棉层,且填充棉层外侧设置有纤维布层,所述纤维布层外侧设置有防水面料层,对填充棉层、纤维布层和防水面料层的相对位置关系进一步解释说明,防水面料层对纤维布层与填充棉层进行防水保护,纤维布层维护担架布的整体结构,填充棉层对伤者进行防护。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具有固定矿山救护用担架本体与救援人员不分离的效果,解决了因救援人员的手与矿山救护用担架本体分离导致矿山救护用担架本体侧翻的问题,将伤者放置在担架布上侧时,将担架布上表面一端中央位置两侧固定连接的安装块的内部固定连接的安全带与伤者贴合,同时避免安全带压住伤口,最后将安全带一端固定连接的卡块卡接在卡扣内部,固定安全带不脱落,将遮布下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毛面与担架布一侧边缘固定连接的粘面粘合连接,对伤者固定的同时阻挡煤炭灰尘沾染到伤者伤口处。2、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护机构,具有固定伤者与担架布不分离,对伤者进行灰尘防护的效果,解决了在运输伤者过程中,伤者从担架布上侧掉落,以及伤者伤口处沾染煤矿灰尘,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将伤者放置在担架布上侧后,救援人员将第一护带与第二护带根据个人习惯缠绕在身体外侧,然后将第一护带一侧固定连接的扣环与第二护带一端固定连接的扣块扣合连接,固定第一护带与第二护带之间不分离,最后在通过担杆将担架布抬起,运输伤者过程中,救援人员的手若因意外情况与担杆分离,此时第一护带与第二护带固定担架布不发生侧翻,同时第一护带与第二护带为救援人员双手受到的力进行分担。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担架布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担架布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担架布结构分层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固定机构;101、遮布;102、粘面;103、毛面;104、安装块;105、卡扣;106、卡块;107、安全带;2、防护机构;201、连接布;202、第一护带;203、第二护带;204、扣环;205、扣块;3、套筒;4、担架布;5、担杆;6、链齿;7、拉链;8、防水面料层;9、纤维布层;10、填充棉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可防止二次伤害的矿山救护用担架,包括固定机构1和防护机构2,固定机构1包括的遮布101一侧固定连接在担架布4上表面一侧边缘,且遮布101下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毛面103,毛面103与粘面102粘接连接,且粘面102固定连接在担架布4一侧边缘,将遮布101下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毛面103与担架布4一侧边缘固定连接的粘面102粘合连接,对伤者固定的同时阻挡煤炭灰尘沾染到伤者伤口处防护机构2包括的连接布201固定连接在担架布4两端中央位置两侧,且连接布20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护带202和第二护带203,第一护带202一端固定连接有扣环204,且扣环204内扣接有第二护带203一端固定连接的扣块205,将伤者放置在担架布4上侧后,救援人员将第一护带202与第二护带203根据个人习惯缠绕在身体外侧,然后将第一护带202一侧固定连接的扣环204与第二护带203一端固定连接的扣块205扣合连接,固定第一护带202与第二护带203之间不分离,最后在通过担杆5将担架布4抬起,运输伤者过程中,救援人员的手若因意外情况与担杆5分离,此时第一护带202与第二护带203固定担架布4不发生侧翻,同时第一护带202与第二护带203为救援人员双手受到的力进行分担。其中如图1所示,担架布4两侧固定连接有套筒3,且套筒3内部套接有担杆5,担杆5用于救援人员抬担架布4上侧的伤者,携带矿山救护用担架本体时,将担杆5与担架布4分离,可分别携带。其中如图3所示,担架布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链齿6,且链齿6中央位位置啮合连接有拉链7,拉链7拉动方向不同,控制链齿6之间的开关闭合,链齿6打开之后,可将担架布4内部设置的填充棉层10抽出,担架布4上侧一端中央位置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04,且安装块104内部固定连接有安全带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止二次伤害的矿山救护用担架,包括固定机构(1)和防护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的遮布(101)一侧固定连接在担架布(4)上表面一侧边缘,且遮布(101)下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毛面(103),所述毛面(103)与粘面(102)粘接连接,且粘面(102)固定连接在担架布(4)一侧边缘,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的连接布(201)固定连接在担架布(4)两端中央位置两侧,且连接布(20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护带(202)和第二护带(203),所述第一护带(202)一端固定连接有扣环(204),且扣环(204)内扣接有第二护带(203)一端固定连接的扣块(2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二次伤害的矿山救护用担架,包括固定机构(1)和防护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的遮布(101)一侧固定连接在担架布(4)上表面一侧边缘,且遮布(101)下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毛面(103),所述毛面(103)与粘面(102)粘接连接,且粘面(102)固定连接在担架布(4)一侧边缘,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的连接布(201)固定连接在担架布(4)两端中央位置两侧,且连接布(20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护带(202)和第二护带(203),所述第一护带(202)一端固定连接有扣环(204),且扣环(204)内扣接有第二护带(203)一端固定连接的扣块(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二次伤害的矿山救护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布(4)两侧固定连接有套筒(3),且套筒(3)内部套接有担杆(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二次伤害的矿山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美荣刘文杰曹朕源
申请(专利权)人:苗美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