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镜手术器械存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15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腔镜手术器械存放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第一结构件、第二结构件、主结构和固定结构,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能够支撑起主结构的筒形结构,给予主结构中的容纳腔体更多的空间,第一结构件上开设有通孔,手术器械穿过通孔后放入容纳腔体内且能在容纳腔体内存放,第二结构件上设置有阻挡结构,阻挡结构能够阻挡手术器械从第二结构件处滑落,固定结构与第一结构件相连接并固定在外部结构上,固定结构固定好后,主结构在第二结构件的自重引导下自然下垂,将容纳空间更好的展开,便于存放器械,整个器械存放装置结构简单,节省空间,方便医生拿取器械,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出现,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腔镜手术器械存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腔镜手术器械存放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技术的进步,使通过更小的切口来实施手术成为可能。这样,对组织的破坏比传统的外科手术小。通过锁眼大小的切口,外科医师可以插入细小的光源、摄像机和外科器械。外科医师通过传输到监视器中的图像,引导操作外科手术器械实施手术,这种外科手术在腹腔中实施时,称为腹腔镜手术,在关节中实施时称为关节腔镜手术,在胸腔中实施时,称为胸腔镜手术,因为它比传统的手术引起的损伤更少,腔镜手术具有很多优点,住院时间更短,手术后疼痛更少,能更早返回工作岗位,疤痕更小。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临床腔镜手术中,主刀医生为了方便手术,经常需要把手术器械、电刀、超声刀、电钩等至于病人头侧便于拿取,但随之而来的是经常发生器械掉落和污染等现象,从而影响手术进程,并容易产生感染现象,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腔镜手术器械存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腔镜手术器械存放装置,包括第一结构件、第二结构件、主结构和固定结构,所述主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相连接且所述主结构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体,所述第一结构件上开设有通孔,手术器械穿过所述通孔后放入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第二结构件上设置有阻挡结构以阻挡所述手术器械从所述第二结构件处滑落,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一结构件相连接并固定在外部结构上。优选地,所述主结构包括外层和内衬层,所述外层套设在所述内衬层的外侧。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所述固定夹均与所述第一结构件的外侧壁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结构件包括第一结构本体,所述第一结构本体上开设有所述通孔,所述第一结构本体的一端与所述主结构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结构件包括第二结构本体,所述第二结构本体上设置有所述阻挡结构,所述第二结构本体的一端与所述主结构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结构本体和所述第二结构本体的结构相同。优选地,所述固定夹为钢制弹簧夹。优选地,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均选用硬质塑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外层选用高分子塑料薄膜制成。优选地,所述内衬层选用无纺布制成。本技术提到了一种腔镜手术器械存放装置,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能够起到支撑作用,支撑起主结构的筒形结构,给予主结构中的容纳腔体更多的空间,第一结构件上开设有通孔,手术器械穿过通孔后放入容纳腔体内且能在容纳腔体内存放,第二结构件上设置有阻挡结构,阻挡结构能够阻挡手术器械从第二结构件处滑落,固定结构与第一结构件相连接并固定在外部结构上,固定结构固定好后,主结构在第二结构件的自重引导下自然下垂,能够将容纳空间更好的展开,便于存放器械,整个器械存放装置结构简单,主要为临床腔镜手术一次性使用,节省空间,方便医生拿取器械,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出现,成本较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主结构的结构图;图中1、第一结构件;11、通孔;12、第一结构本体;2、第二结构件;21、阻挡结构;22、第二结构本体;3、主结构;31、外层;32、内衬层;4、固定结构;41、固定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腔镜手术器械存放装置,包括第一结构件1、第二结构件2、主结构3和固定结构4,主结构3为一个整体的软质材料围合形成的筒形结构,围合后的结构两端具有开口,主结构3的两端(即开口处)分别与第一结构件1和第二结构件2相连接且主结构3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体,即通过第一结构件1、第二结构件2和主结构3共同围合形成了容纳腔体,第一结构件1和第二结构件2均选用硬质塑料制成,由硬质塑料组成的第一结构件1和第二结构件2能够起到支撑作用,能够支撑起主结构3的筒形结构,给予容纳腔体更多的空间,第一结构件1上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优选设置宽度为1cm,手术器械穿过通孔11后能够放入容纳腔体内且能在容纳腔体内存放,第二结构件2上设置有阻挡结构21以阻挡手术器械从第二结构件2处滑落,阻挡结构21可选用无孔的底板直接与第二结构件2连接,固定结构4与第一结构件1相连接,本器械存放装置通过固定结构4固定在外部结构上,此处通常固定在手术切口下方的无菌巾上,固定结构4固定好后,主结构3在第二结构件2的自重引导下,自然下垂并展开,能够将容纳空间更好的展开,便于存放器械,整个器械存放装置结构简单,主要为临床腔镜手术一次性使用,节省空间,方便医生拿取器械,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出现,成本较低。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主结构3包括外层31和内衬层32,外层31套设在内衬层32的外侧,外层31选用高分子塑料薄膜制成,整体呈现为软质塑料的效果,可任意变形和折叠,以更好的在初始包装时节约空间,内衬层32选用无纺布制成,也可任意变形和折叠,可防止尖锐器械或高温器械等不同类型的器械刺穿外层,避免掉落的情况发生,避免器械感染,同时也进一步的保护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固定结构4包括固定夹41,固定夹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夹41均与第一结构件1的外侧壁连接,固定夹41优选固定在手术切口下方的无菌巾上,本实施例中,固定夹41优选为钢制弹簧夹,钢制弹簧夹技术较为成熟,夹持效果较好,也便于从市场上购买和获得,且成本较低,适合一次性使用。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结构件1包括第一结构本体12,第一结构本体12上开设有通孔11,第一结构本体12的一端与主结构3相连接。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二结构件2包括第二结构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腔镜手术器械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结构件(1)、第二结构件(2)、主结构(3)和固定结构(4),其中:所述主结构(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结构件(1)和所述第二结构件(2)相连接且所述主结构(3)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体,所述第一结构件(1)上开设有通孔(11),手术器械穿过所述通孔(11)后放入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第二结构件(2)上设置有阻挡结构(21)以阻挡所述手术器械从所述第二结构件(2)处滑落,所述固定结构(4)与所述第一结构件(1)相连接并固定在外部结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镜手术器械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结构件(1)、第二结构件(2)、主结构(3)和固定结构(4),其中:所述主结构(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结构件(1)和所述第二结构件(2)相连接且所述主结构(3)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体,所述第一结构件(1)上开设有通孔(11),手术器械穿过所述通孔(11)后放入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第二结构件(2)上设置有阻挡结构(21)以阻挡所述手术器械从所述第二结构件(2)处滑落,所述固定结构(4)与所述第一结构件(1)相连接并固定在外部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手术器械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结构(3)包括外层(31)和内衬层(32),所述外层(31)套设在所述内衬层(32)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手术器械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4)包括固定夹(41),所述固定夹(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夹(41)均与所述第一结构件(1)的外侧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手术器械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件(1)包括第一结构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芳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