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ICU患者使用的尿流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08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3
一种便于ICU患者使用的尿流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尿流计检测精度差,及不能对尿液产生的异味进行阻挡的问题;包括外壳,外壳前侧壁上侧开设有上下方向的通槽,外壳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刻度线,外壳内下端设有上下轴向的收集瓶,收集瓶上侧壁前侧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圆柱杆,圆柱杆下端设有浮球,圆柱杆上端贯穿收集瓶且设有前后方向的连杆,连杆前端伸出通槽且设有指向刻度线的指针,收集瓶上端同轴设有开口朝上的进液筒,进液筒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且位于收集瓶内的通孔,进液筒内滑动连接有开口朝下且可位于通孔下方的挡盖;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ICU患者使用的尿流计
本技术涉及ICU辅助器械
,特别是一种便于ICU患者使用的尿流计。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患者的身体监控越来越完善,在对患者进行重症监护过程中,需要对尿量进行检测,尿量是反映组织灌注及体液平衡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可反映肾功能、心功能及循环血量状况,特别是对于心脏手术后的患者,尿量的观察尤为重要。但是现有的尿流计尿量检测精度差,医护人员使用操作不太方便,而且不能对尿液产生的异味进行阻挡,给患者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于ICU患者使用的尿流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尿流计检测精度差,及不能对尿液产生的异味进行阻挡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外壳,外壳前侧壁上侧开设有上下方向的通槽,外壳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刻度线,外壳内下端设有上下轴向的收集瓶,收集瓶上侧壁前侧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圆柱杆,圆柱杆下端设有浮球,圆柱杆上端贯穿收集瓶且设有前后方向的连杆,连杆前端伸出通槽且设有指向刻度线的指针,收集瓶上端同轴设有开口朝上的进液筒,进液筒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且位于收集瓶内的通孔,进液筒内滑动连接有开口朝下且可位于通孔下方的挡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挡盖和通孔,可有效防止收集瓶内尿液的气味跑出,便于患者使用,设有的浮球和圆柱杆,可通过连杆带动指针上下移动,使指针精确指向对应的刻度线,使医护人员可以准确了解收集瓶内的尿量,从而判断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设有的出液管和开关阀,方便医护人员将收集瓶内的尿液取出,设有的提手,便于本装置的转移,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的全剖俯视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外壳1,外壳1前侧壁上侧开设有上下方向的通槽2,外壳1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刻度线3,外壳1内下端设有上下轴向的收集瓶4,收集瓶4上侧壁前侧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圆柱杆5,圆柱杆5下端设有浮球6,圆柱杆5上端贯穿收集瓶4且设有前后方向的连杆7,连杆7前端伸出通槽2且设有指向刻度线3的指针8,收集瓶4上端同轴设有开口朝上的进液筒9,进液筒9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且位于收集瓶4内的通孔10,进液筒9内滑动连接有开口朝下且可位于通孔10下方的挡盖11。为了便于接尿,所述的外壳1上侧壁上设有上大下小的漏斗12,漏斗12下端插入收集瓶4内。为了便于转移本装置,所述的外壳1上侧铰接有提手13。为了圆柱杆5滑动时的稳定性,所述的收集瓶4上侧壁下端设有与圆柱杆5同轴滑动连接的圆筒14。为了便于取出收集瓶4内的尿液,所述的收集瓶4下端设有出液管15,出液管15自由端贯穿外壳1且设有开关阀16。为了使挡盖11可以复位,所述的挡盖11下端经弹簧17与进液筒9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提手13将本装置放置在ICU病房内,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可使该患者直接将尿液通过漏斗12排至收集瓶4内,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这些患者身上一般存在留置尿管,需要使本装置的高度低于患者病床的高度,然后将留置尿管的出口放置在漏斗12内即可;当患者体内有尿液产生时,尿液通过漏斗12进入进液筒9内,然后到达挡盖11上方,尿液压迫挡盖11在进液筒9内向下滑动并压缩弹簧17,当挡盖11滑动至通孔10下方时,尿液经过多个通孔10进入收集瓶4内,当尿液全部进入收集瓶4内时,挡盖11在弹簧17的作用下向上滑动至通孔10上方,有效防止收集瓶4内尿液的气味从通孔10跑出;尿液进入收集瓶4内后,尿液对浮球6产生向上的浮力,浮球6带动圆柱杆5向上滑动,圆筒14可增加圆柱杆5滑动时的稳定性,从而防止圆柱杆5倾斜而影响本装置的精度,圆柱杆5带动连杆7在通槽2内向上滑动,连杆7带动指针8向上移动,当指针8不动时,医护人员通过指针8指向的刻度线3判断收集瓶4内的尿量,并根据排尿的时间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当收集瓶4内快要装满尿液时,准备好容器,将容器与开关阀16连通,然后打开开关阀16,收集瓶4内的尿液通过出液管15进入容器内,直到收集瓶4内的尿液完全流出,关闭开关阀16,即可继续使用本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挡盖和通孔,可有效防止收集瓶内尿液的气味跑出,便于患者使用,设有的浮球和圆柱杆,可通过连杆带动指针上下移动,使指针精确指向对应的刻度线,使医护人员可以准确了解收集瓶内的尿量,从而判断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设有的出液管和开关阀,方便医护人员将收集瓶内的尿液取出,设有的提手,便于本装置的转移,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ICU患者使用的尿流计,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外壳(1)前侧壁上侧开设有上下方向的通槽(2),外壳(1)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刻度线(3),外壳(1)内下端设有上下轴向的收集瓶(4),收集瓶(4)上侧壁前侧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圆柱杆(5),圆柱杆(5)下端设有浮球(6),圆柱杆(5)上端贯穿收集瓶(4)且设有前后方向的连杆(7),连杆(7)前端伸出通槽(2)且设有指向刻度线(3)的指针(8),收集瓶(4)上端同轴设有开口朝上的进液筒(9),进液筒(9)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且位于收集瓶(4)内的通孔(10),进液筒(9)内滑动连接有开口朝下且可位于通孔(10)下方的挡盖(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ICU患者使用的尿流计,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外壳(1)前侧壁上侧开设有上下方向的通槽(2),外壳(1)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刻度线(3),外壳(1)内下端设有上下轴向的收集瓶(4),收集瓶(4)上侧壁前侧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圆柱杆(5),圆柱杆(5)下端设有浮球(6),圆柱杆(5)上端贯穿收集瓶(4)且设有前后方向的连杆(7),连杆(7)前端伸出通槽(2)且设有指向刻度线(3)的指针(8),收集瓶(4)上端同轴设有开口朝上的进液筒(9),进液筒(9)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且位于收集瓶(4)内的通孔(10),进液筒(9)内滑动连接有开口朝下且可位于通孔(10)下方的挡盖(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ICU患者使用的尿流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丹张二月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