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压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0768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血压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环带,两个所述绑环带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固定环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血压计装置本体,所述血压计装置本体的内部底端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微泵和信息处理器,所述微泵的下端面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下端贯穿血压计装置本体并延伸至血压计装置本体的下方,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与气囊的上端面连通,血压计装置本体与安装腔固定连接的结构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率,避免对血压计装置本体反复拆装造成微泵与气囊连接处松动,降低了导致充气时发生漏气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压力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血压测试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压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在不同血管内被分别称为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及时对血压的测量有利于我们了解血压状态,目前市场上大多是利用血压计进行测量血压的。在【本技术】CN209695184U公开的一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装置,使用时需要对血压计装置进行安装,进而长期对血压计装置反复拆装容易造成微泵与气囊连接处松动,导致充气时发生漏气的情况,降低血压测量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压力检测装置,具有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率,避免对血压计装置反复拆装造成微泵与气囊连接处松动,降低导致充气时发生漏气的情况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环带,两个所述绑环带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固定环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血压计装置本体,所述血压计装置本体的内部底端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微泵和信息处理器,所述微泵的下端面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下端贯穿血压计装置本体并延伸至血压计装置本体的下方,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与气囊的上端面连通,所述血压计装置本体的下端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进气管的右侧,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下端面与气囊的上端面紧密贴合,所述血压计装置本体的内部后端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控制器和网络路由器装置,所述控制器和网络路由器装置均位于信息处理器的上方,所述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之间为电性连接。为了方便对气囊内的气体放气,作为本技术一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压力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气囊的上端面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位于进气管的右侧,所述出气管的上端贯穿固定环并延伸至固定环的上方,所述出气管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拉带。为了增加两个绑环带与患者皮肤的贴合度以及增加舒适度,作为本技术一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压力检测装置优选的,两个所述绑环带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滑珠。为了具有快捷、简便以及方便适用不同粗细手臂的特点,作为本技术一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压力检测装置优选的,位于左侧的绑环带的上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毛面粘扣,位于右侧的绑环带的下端面右侧固定连接有与毛面粘扣相匹配的勾面粘扣。为了方便控制血压计装置本体的开启与关闭,作为本技术一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压力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血压计装置本体的上端面安装有操作键。为了两个绑环带固定到患者手臂时具有透气和可拉伸的特点,作为本技术一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压力检测装置优选的,两个所述绑环带的材质为透气弹力拉伸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压力检测装置,当医护人员对患者测量血压时,通过两个绑环带将该装置带到患者的手臂上,接着开启血压计装置本体,微泵通过进气管对气囊的内部进行充气,充气时,压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物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接着信息处理器的处理后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信息传输到显示屏进行显示,血压计装置本体与安装腔固定连接的结构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率,避免对血压计装置本体反复拆装造成微泵与气囊连接处松动,降低了导致充气时发生漏气的情况。2、该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结束后,需要对气囊内的气体进行放气时,拉动拉带,将密封塞拉出,进而气囊内的气体通过出气管放出,从而达到了方便对气囊内的气体放气的效果。3、该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压力检测装置,当两个绑环带与患者的皮肤接触时,防滑珠增加了两个绑环带与患者皮肤的贴合度以及增加了舒适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压力检测装置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血压计装置本体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剖视图。图中,1、固定环;101、安装腔;2、绑环带;201、毛面粘扣;202、勾面粘扣;203、防滑珠;3、血压计装置本体;301、微泵;302、进气管;303、信息处理器;304、压力传感器;305、网络路由器装置;306、控制器;4、气囊;401、出气管;402、密封塞;403、拉带;5、操作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固定环1,固定环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环带2,两个绑环带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气囊4,固定环1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安装腔101,安装腔1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血压计装置本体3,血压计装置本体3的内部底端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微泵301和信息处理器303,微泵301的下端面安装有进气管302,进气管302的下端贯穿血压计装置本体3并延伸至血压计装置本体3的下方,进气管302的下端与气囊4的上端面连通,血压计装置本体3的下端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04,压力传感器304位于进气管302的右侧,压力传感器304的下端面与气囊4的上端面紧密贴合,血压计装置本体3的内部后端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控制器306和网络路由器装置305,控制器306和网络路由器装置305均位于信息处理器303的上方,控制器306与压力传感器304之间为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当医护人员对患者测量血压时,通过两个绑环带2将该装置带到患者的手臂上,接着开启血压计装置本体3,微泵301通过进气管302对气囊4的内部进行充气,充气时,压力传感器304将检测到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物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接着信息处理器303的处理后传输给控制器306,控制器306将信息传输到显示屏进行显示,血压计装置本体3与安装腔101固定连接的结构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固定环(1),所述固定环(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环带(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绑环带(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气囊(4),所述固定环(1)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安装腔(101),所述安装腔(1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血压计装置本体(3),所述血压计装置本体(3)的内部底端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微泵(301)和信息处理器(303),所述微泵(301)的下端面安装有进气管(302),所述进气管(302)的下端贯穿血压计装置本体(3)并延伸至血压计装置本体(3)的下方,所述进气管(302)的下端与气囊(4)的上端面连通,所述血压计装置本体(3)的下端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04),所述压力传感器(304)位于进气管(302)的右侧,所述压力传感器(304)的下端面与气囊(4)的上端面紧密贴合,所述血压计装置本体(3)的内部后端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控制器(306)和网络路由器装置(305),所述控制器(306)和网络路由器装置(305)均位于信息处理器(303)的上方,所述控制器(306)与压力传感器(304)之间为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便捷的手环血压计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固定环(1),所述固定环(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环带(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绑环带(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气囊(4),所述固定环(1)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安装腔(101),所述安装腔(1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血压计装置本体(3),所述血压计装置本体(3)的内部底端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微泵(301)和信息处理器(303),所述微泵(301)的下端面安装有进气管(302),所述进气管(302)的下端贯穿血压计装置本体(3)并延伸至血压计装置本体(3)的下方,所述进气管(302)的下端与气囊(4)的上端面连通,所述血压计装置本体(3)的下端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04),所述压力传感器(304)位于进气管(302)的右侧,所述压力传感器(304)的下端面与气囊(4)的上端面紧密贴合,所述血压计装置本体(3)的内部后端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控制器(306)和网络路由器装置(305),所述控制器(306)和网络路由器装置(305)均位于信息处理器(303)的上方,所述控制器(306)与压力传感器(304)之间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微泰传感封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