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结构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99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及烹饪器具,密封结构包括环形垫、第一环形筋、第二环形筋和第三环形筋,环形垫具有正面和背面;第一环形筋凸出设置在环形垫的正面,第一环形筋围绕环形垫的开口设置;第二环形筋凸出设置在环形垫的正面,第二环形筋围绕第一环形筋设置;第三环形筋凸出设置在环形垫的背面,第三环形筋围绕环形垫的开口设置;其中,第一环形筋、第二环形筋和第三环形筋均由弹性材料制成。采用该方案,在将密封结构与其他结构件配合后,第一环形筋、第二环形筋和第三环形筋的压缩量均比较大,这样在密封结构的两面均能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发生泄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结构及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的蒸烤箱或者蒸箱等电器在照明灯处用来密封的硅胶基本都使用硅胶片,此种密封硅胶平整,压缩量小,对机器的密封效果不佳,有漏蒸汽的风险,如果与之装配的蒸箱内胆出现变形,或者照明灯盖出现变形,则会导致密封失效从而漏蒸汽影响整机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及烹饪器具,以提高密封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包括:环形垫,所述环形垫具有正面和背面;第一环形筋,凸出设置在所述环形垫的正面,所述第一环形筋围绕所述环形垫的开口设置;第二环形筋,凸出设置在所述环形垫的正面,所述第二环形筋围绕所述第一环形筋设置;第三环形筋,凸出设置在所述环形垫的背面,所述第三环形筋围绕所述环形垫的开口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环形筋、所述第二环形筋和所述第三环形筋均由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垫的正面具有凹槽,所述环形垫的开口和所述第一环形筋均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环形筋位于所述凹槽外。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第四环形筋,凸出设置在所述环形垫的正面,所述第四环形筋围绕所述第二环形筋设置,其中,所述第四环形筋的周长大于所述第二环形筋的周长,所述第二环形筋的周长大于所述第一环形筋的周长。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垫上分布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均位于所述第四环形筋和所述第二环形筋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五环形筋,凸出设置在所述环形垫的背面,所述第五环形筋围绕所述第三环形筋设置,所述第五环形筋的周长大于所述第三环形筋的周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筋的壁厚从底部到顶部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环形筋的壁厚从底部到顶部逐渐减小;所述第三环形筋的壁厚从底部到顶部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密封结构由弹性材料制成。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壳体、灯盖和上述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被夹在所述灯盖和所述壳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灯盖和所述壳体均具有避让口,所述壳体的避让口、所述灯盖的避让口以及所述密封结构的开口对应设置,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透光板,所述透光板位于所述密封结构的凹槽内,所述透光板封堵所述灯盖的避让口,所述密封结构的第一环形筋和所述透光板抵接。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具有环形加强筋,所述环形加强筋位于所述密封结构的第五环形筋和第三环形筋之间。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环形垫、第一环形筋、第二环形筋和第三环形筋,环形垫具有正面和背面;第一环形筋凸出设置在环形垫的正面,第一环形筋围绕环形垫的开口设置;第二环形筋凸出设置在环形垫的正面,第二环形筋围绕第一环形筋设置;第三环形筋凸出设置在环形垫的背面,第三环形筋围绕环形垫的开口设置;其中,第一环形筋、第二环形筋和第三环形筋均由弹性材料制成。采用该方案,由于在环形垫的正面或背面凸出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第一环形筋、第二环形筋和第三环形筋,第一环形筋、第二环形筋和第三环形筋具有较大的压缩变形能力,因此在将密封结构与其他结构件配合后,第一环形筋、第二环形筋和第三环形筋的压缩量均比较大,这样在密封结构的两面均能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发生泄漏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在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密封结构在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中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环形垫;11、通孔;21、第一环形筋;22、第二环形筋;23、第四环形筋;31、第三环形筋;32、第五环形筋;40、壳体;50、灯盖;60、透光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包括:环形垫10,环形垫10具有正面和背面;第一环形筋21,凸出设置在环形垫10的正面,第一环形筋21围绕环形垫10的开口设置;第二环形筋22,凸出设置在环形垫10的正面,第二环形筋22围绕第一环形筋21设置;第三环形筋31,凸出设置在环形垫10的背面,第三环形筋31围绕环形垫10的开口设置;其中,第一环形筋21、第二环形筋22和第三环形筋31均由弹性材料制成。采用该方案,由于在环形垫10的正面或背面凸出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第一环形筋21、第二环形筋22和第三环形筋31,第一环形筋21、第二环形筋22和第三环形筋31具有较大的压缩变形能力,因此在将密封结构与其他结构件配合后,第一环形筋21、第二环形筋22和第三环形筋31的压缩量均比较大,这样在密封结构的两面均能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发生泄漏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垫10的正面具有凹槽,环形垫10的开口和第一环形筋21均位于凹槽内,第二环形筋22位于凹槽外。具体地,凹槽内用于放置玻璃等板状结构,这样可通过第一环形筋21与玻璃的接触实现密封。将环形垫10的开口和第一环形筋21均位于凹槽内,在放入玻璃等结构后,不会凸出与环形垫10的表面,这样可避免影响第二环形筋22与其他结构密封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结构还包括:第四环形筋23,凸出设置在环形垫10的正面,第四环形筋23围绕第二环形筋22设置,其中,第四环形筋23的周长大于第二环形筋22的周长,第二环形筋22的周长大于第一环形筋21的周长。通过设置第四环形筋23,环形垫10的正面在与结构件接触时,可通过第四环形筋23和第二环形筋22同时密封,因此实现了双重密封,提高了密封效果。具体地,第四环形筋23的高度和第二环形筋22的高度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垫10上分布有多个通孔11,每个通孔11均位于第四环形筋23和第二环形筋22之间。通孔11用于穿入紧固件,以将密封结构和其他结构件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五环形筋32,凸出设置在环形垫10的背面,第五环形筋32围绕第三环形筋31设置,第五环形筋32的周长大于第三环形筋31的周长。这样环形垫10的背面在与结构件配合时,可通过第五环形筋32和第三环形筋31共同起到密封效果,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具体地,第五环形筋32和第三环形筋31的高度相同。可选地,第三环形筋31的周向具有缺口。第三环形筋31由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环形垫(10),所述环形垫(10)具有正面和背面;/n第一环形筋(21),凸出设置在所述环形垫(10)的正面,所述第一环形筋(21)围绕所述环形垫(10)的开口设置;/n第二环形筋(22),凸出设置在所述环形垫(10)的正面,所述第二环形筋(22)围绕所述第一环形筋(21)设置;/n第三环形筋(31),凸出设置在所述环形垫(10)的背面,所述第三环形筋(31)围绕所述环形垫(10)的开口设置;/n其中,所述第一环形筋(21)、所述第二环形筋(22)和所述第三环形筋(31)均由弹性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垫(10),所述环形垫(10)具有正面和背面;
第一环形筋(21),凸出设置在所述环形垫(10)的正面,所述第一环形筋(21)围绕所述环形垫(10)的开口设置;
第二环形筋(22),凸出设置在所述环形垫(10)的正面,所述第二环形筋(22)围绕所述第一环形筋(21)设置;
第三环形筋(31),凸出设置在所述环形垫(10)的背面,所述第三环形筋(31)围绕所述环形垫(10)的开口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环形筋(21)、所述第二环形筋(22)和所述第三环形筋(31)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垫(10)的正面具有凹槽,所述环形垫(10)的开口和所述第一环形筋(21)均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环形筋(22)位于所述凹槽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
第四环形筋(23),凸出设置在所述环形垫(10)的正面,所述第四环形筋(23)围绕所述第二环形筋(22)设置,其中,所述第四环形筋(23)的周长大于所述第二环形筋(22)的周长,所述第二环形筋(22)的周长大于所述第一环形筋(21)的周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垫(10)上分布有多个通孔(11),每个所述通孔(11)均位于所述第四环形筋(23)和所述第二环形筋(2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嘉权吴振柏梁少棠朱丽珊胡静利于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