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组件和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99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壳组件和烹饪器具,其中,外壳组件包括:外壳,由板体围成,板体的两个自由端互不连接以形成安装开口;面板组件,设置于安装开口处,面板组件通过卡接结构连接板体的两个自由端。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外壳组件的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壳组件和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壳组件和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一般都包括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包括外壳以及操作面板,用户可通过操作面板操作烹饪器具进行各类烹饪。外壳一般为金属材质。生产加工时,要想安装面板组件需要先将金属板连接成环形板,再在环形板上开设安装孔来安装面板组件。这种方式使得外壳组件的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壳组件和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外壳组件的加工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外壳组件,包括:外壳,由板体围成,板体的两个自由端互不连接以形成安装开口;面板组件,设置于安装开口处,面板组件通过卡接结构连接板体的两个自由端。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加工外壳时,截取预定长度的板体,再将板体围成外壳所需的形状,板体的两个自由端之间直接形成安装开口,面板组件设置在安装开口处,将板体的两个自由端连接起来,使外壳组件形成整体。这种方式与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加工方式相比减少了如下步骤:第一,避免了将板体连接成环;第二,避免了在板体上开设用以安装面板组件的安装孔。因此能够减少外壳组件的加工步骤,提高了外壳组件的生产效率。另外,由于板体在下料时需要将安装开口的长度去除,因此能够减少板体的材料用量,从而降低了外壳加工的生产成本。另外,面板组件通过卡接结构连接在板体上,一方面能够提升面板组件与外壳的装配效率,从而提高外壳组件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能够起到防止板体的自由端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扩张的作用,当板体的两个自由端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时,卡接结构能够起到止挡作用。进一步地,卡接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卡扣以及卡口,卡扣与卡口中的一个设置于面板组件上,卡扣与卡口中的另一个设置于外壳上。上述结构简单,便于面板组件与外壳的快速装配。另外,卡结结构也能够起到防止板体的自由端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扩张的作用。进一步地,卡口包括设置于板体的两个自由端处的多个卡孔,面板组件包括穿设于安装开口处的面板主体以及位于面板主体的两侧的连接板,连接板位于外壳的外侧并遮挡卡孔,卡扣包括设置于连接板的内表面上并与多个卡孔对应的多个钩部。上述结构中,卡扣设置在连接板的内表面,当卡扣卡入卡孔内时,连接板的内表面与外壳的外表面抵接,卡扣的钩部与外壳的内表面抵接,从而使面板组件能够稳定地卡接在外壳上。连接板位于外壳的外侧并遮挡卡孔,使得当面板组件卡接在外壳上后,卡扣和卡孔能够被隐藏,从而一方面防止外界的灰尘水汽由卡孔进入外壳内;另一方面提升了外壳组件的美观性。卡扣和卡孔分别设置多个能够增加面板组件与外壳之间的固定点位,从而提升面板组件与外壳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钩部上设置有加强筋。上述结构中,加强筋能够提升钩部的强度,提升面板组件与外壳卡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面板组件包括面板后壳以及面板前盖,面板后壳与面板前盖之间具有容纳电子元件的容纳空间,卡扣与面板后壳为一体成型结构。上述结构中,面板后壳上设置有容纳槽,面板前盖盖设在容纳槽的开口处。容纳槽的槽壁和面板前盖的内表面围成容纳电子元件的容纳空间。户可通过面板组件来调节烹饪器具,以实现各种烹饪方式。另外,卡扣与面板后壳为一体成型结构,不必在面板组件内侧单独设置固定座与面板后壳卡接,从而能够减少零部件,降低面板组件的生产成本以及装配效率。进一步地,面板组件上设置有安装凸起,外壳组件还包括:中板,位于外壳与面板组件的上方,安装凸起与中板连接。上述结构能够实现面板组件与中板的固定,使面板组件与中板能够稳定地连接。进一步地,外壳上设置有定位孔,安装凸起通过定位孔穿入外壳内,安装凸起伸入外壳内的长度大于卡扣伸入外壳内的长度。上述结构中,再将面板组件安装在外壳上时,可先将安装凸起通过定位孔穿入外壳内,由于安装凸起的长度较长,当安装凸起伸入定位孔后,能够便于卡扣的定位,使卡扣容易与卡口对准,从而提升面板组件与外壳的装配效率。进一步地,外壳上设置有接地片以及冲切槽,冲切槽位于板体的自由端处,接地片的一端连接在冲切槽的槽壁上,接地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上述结构能够利用外壳冲切形成接地片,不必再单独将接地片铆接在外壳上,降低了外壳组件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外壳组件的装配效率。进一步地,冲切槽的槽壁的夹角处设置为圆角;上述结构中,将冲切槽的槽壁的尖角处设置成圆角能够避免安装人员在安装外壳组件时被划伤手指。另外,也可将接地片的尖角处也处理成圆角,能够进一步降低安装人员被划伤的几率。和/或,外壳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处设置有向内弯折的卷边。上述结构中,卷边能够提升外壳的强度,降低外壳组件长期使用后外壳发生形变的几率。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壳组件,外壳组件为上述的外壳组件;内锅,设置于外壳组件内。由于外壳组件具有加工工艺简单、装配效率高的优点,因此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也具备上述优点。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外壳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外壳组件的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外壳组件的外壳和面板组件配合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图3的外壳组件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示出了图5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安装开口;10、外壳;11、定位孔;20、面板组件;21、面板主体;22、连接板;23、面板后壳;24、面板前盖;25、安装凸起;30、卡接结构;40、卡扣;41、钩部;42、加强筋;50、卡口;51、卡孔;60、中板;70、接地片;80、冲切槽;90、卷边;100、外壳组件;110、内锅;120、盖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外壳组件包括:外壳10和面板组件20。其中,外壳10由板体围成,板体的两个自由端互不连接以形成安装开口1;面板组件20,设置于安装开口1处,面板组件20通过卡接结构30连接板体的两个自由端。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加工外壳10时,截取预定长度的板体,再将板体围成外壳10所需的形状,板体的两个自由端之间直接形成安装开口1,面板组件20设置在安装开口1处,将板体的两个自由端连接起来,使外壳组件形成整体。这种方式与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加工方式相比减少了如下步骤:第一,避免了将板体连接成环;第二,避免了在板体上开设用以安装面板组件的安装孔。因此能够减少外壳组件的加工步骤,提高了外壳组件的生产效率。另外,由于板体在下料时需要将安装开口1的长度去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10),由板体围成,所述板体的两个自由端互不连接以形成安装开口(1);/n面板组件(20),设置于所述安装开口(1)处,所述面板组件(20)通过卡接结构(30)连接所述板体的两个自由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由板体围成,所述板体的两个自由端互不连接以形成安装开口(1);
面板组件(20),设置于所述安装开口(1)处,所述面板组件(20)通过卡接结构(30)连接所述板体的两个自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30)包括相互配合的卡扣(40)以及卡口(50),所述卡扣(40)与所述卡口(50)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面板组件(20)上,所述卡扣(40)与所述卡口(50)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外壳(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50)包括设置于所述板体的两个自由端处的多个卡孔(51),所述面板组件(20)包括穿设于所述安装开口(1)处的面板主体(21)以及位于所述面板主体(21)的两侧的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位于所述外壳(10)的外侧并遮挡所述卡孔(51),所述卡扣(40)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板(22)的内表面上并与多个所述卡孔(51)对应的多个钩部(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部(41)上设置有加强筋(4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组件(20)包括面板后壳(23)以及面板前盖(24),所述面板后壳(23)与所述面板前盖(24)之间具有容纳电子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纯张汉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