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飞专利>正文

一款通用型智能电动窗帘开合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5969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款通用型智能电动窗帘开合驱动装置,包括外壳结构,驱动装置,调节装置,导向装置,低功耗无线驱动电路及锂电池等;导向装置卡入窗帘轨道,驱动装置顶住窗帘轨道下方,调节装置钩住窗帘轨道滑环;锂电池为整机提供能量,当低功耗无线驱动电路接收到控制指令时,控制驱动装置转动,与窗帘轨道摩擦实现推动窗帘开合;可用于各种普通窗帘轨道快速、低成本改造成智能电动窗帘,例如工字轨轨道、C型直轨轨道、罗马杆等;本装置可接入物联网、语音识别、遥控控制等,达到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高效的控制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窗帘控制装置及其它开合控制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款通用型智能电动窗帘开合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窗帘控制装置及其它开合控制应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各种手动开合窗帘轨道的通用型智能窗帘电机;在各种手动开合窗帘轨道上安装本装置,即可实现智能电动开合及接入物联网远程控制。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普及,各种IOT物联网设备及控制系统已经全面融入生活。现有产品中如需安装电动窗帘,需要专用窗帘电机及专用轨道;如果是已经有安装手动开合窗帘及轨道,必须拆除原有轨道更换专用轨道;另外普遍电动窗帘电机必须接入市电使用,手动改成电动如果轨道附近没有电源插座,需要另外接线接入,影响整体美观;更换窗帘电机及轨道成本昴贵,轨道需要专业工厂订制生产,且需要专业人员安装;另外轨道属于超长定制件,没有标准长度,运输成本也不便宜,种种原因造成无法普惠普通百姓。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难以实现低成本改造及DIY,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款通用型智能电动窗帘开合驱动装置。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款通用型智能电动窗帘开合驱动装置,包括外壳主体结构、低功耗无线驱动板、锂电池、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适用于各式窗帘轨道的调节装置、适用于各式窗帘轨道的导向装置;所述低功耗无线驱动板和锂电池安装在外壳主体下部电池仓中,并且与中壳体和顶部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各式窗帘轨道的导向装置安装在外壳顶部;所述各式窗帘轨道调节装置安装在外壳主体的左右二边。进一步,所述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内设置有减速电机、微型轴承、外转子、承重轴承、橡胶圈;所述减速电机上安装有承重轴承,减速电机输出轴与外转子连接,外转子一边输出轴上安装有微型轴承,外转子外面安装有橡胶圈,与轨道产生摩擦作用力,同时起到减震及静音作用。进一步,所述各式窗帘轨道的导向装置有2款,为可快速拆卸、更换结构,以适配不同窗帘轨道,如工字轨、直轨等;外壳支架上面安装有2个或4个导向轮。进一步,所述各式窗帘轨道调节装置有2个,分别安装于外壳主体左右2边;内部设置有可伸缩挂钩,拉簧,位置指针,拉力调节螺杆及限位片,U形片;针对不同的轨道及长短不一的滑环,调节螺杆以获得与轨道不同的摩擦力,本装置为可拆卸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通用型智能电动窗帘开合驱动装置,适用于市面上多种普通手动开合窗帘轨道,安装本装置就可以变成智能电动窗帘,使用无线通信,方便接入物联网远程控制、语音控制、遥控器控制等;内置大容量锂电池供电,超低待机功耗设计,保证智能电动窗帘开合装置长时间工作同时,更能扩展为利用太阳能充电;加入光线传感器更可以实现全自主智能自动控制;特别适合大部份用户家中已安装有普通手动开合窗帘的用户改装智能电动窗帘,安装本装置,用户不需要更换轨道,不需增加电源插座,更不需要专业人员安装施工,用户购买本装置后即可DIY安装,为实现自动化控制提供无浪费、低成本解决方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机与各种窗帘轨道的安装配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机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窗帘轨道的调节装置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窗帘轨道的导向装置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款通用型智能电动窗帘开合驱动装置,通用型结构设计,主要体现为与窗帘轨道1的安装方式及驱动方式,导向方式,驱动调节方式;适用市面上的多款窗帘轨道,所述外壳主体6为超薄紧凑及各功能模块可快速拆装的结构设计,长x宽x高为:70x32x113mm,可快速拆装更换的窗帘轨道导向装置4,可快速拆装及调节摩擦力的调节装置5,包含内部的结构配合及设计思路。所述智能电动窗帘开合装置安装在窗帘轨道1下方,利用窗帘轨道1原有滑环2固定本装置;本装置可以适配、改装多种常规普通开合窗帘轨道实现智能电动控制;可以完美支持:工字窗帘直轨、工字窗帘弯轨、C型直轨、大小罗马杆等常用窗帘轨道1。进一步,所述一款通用型智能电动窗帘开合驱动装置,包括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3、导向装置4、调节装置5、低功耗无线驱动板及锂电池7等组成;导向装置4安装于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3上方,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3安装于外壳主体6上部,低功耗无线驱动电路及锂电池7安装于外壳主体6底部,调节装置5安装于外壳主体6两侧面;导向装置4主要保证本装置沿窗帘轨道1路径作相对运动限位;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3与窗帘轨道1接触面产生摩擦力,驱动本装置按要求方向运动;调节装置5吊装在原有轨道的滑环2上,固定本装置,并可以根据各种滑环2样式及长短调节本装置与窗帘轨道1的驱动摩擦力;低功耗无线驱动板7是本装置的大脑,接收无线指令,驱动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3按指定方向运动,识别运动位置及电池充放电管理。进一步,所述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3,包括内部结构配合及设计思路;内设置有多齿轮组减速电机12、微型轴承8、外转子9、承重轴承10、橡胶圈11;所述减速电机12上安装有承重轴承10,减速电机12输出轴与外转子9连接,外转子9一边输出轴上安装有微型轴承8,外转子9外面安装有橡胶圈11,与窗帘轨道1产生摩擦作用力;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3安装在本装置的顶部,减速电机12安装在外转子9内部,减速电机12输出轴与外转子9中心轴刚性连接,减速电机12尾部与外壳主体6固定,减速电机12输出轴转动时驱动外转子9旋转;承重轴承10安装在减速电机12尾部,支撑外转子9下方,当外转子9受外力挤压时保证外转子9不偏心及自由转动,微型轴承8安装在外转子9上方中心轴上,并与外壳主体6固定,提供外转子9的定位及减小转动时的摩擦力,橡胶圈11安装在外转子9的外面,紧密贴合外转子9,当外转子9旋转时带动橡胶圈11转动,与窗帘轨道1摩擦驱动本装置作相对运动,橡胶圈11同时起到减震、增加摩擦力、增大接触面及噪声抑制的作用。进一步,所述窗帘轨道的调节装置5,包括内部结构配合及设计思路;调节装置5有2个;调节装置5安装在本装置的左右二侧,用于本装置的安装固定;调节装置5内设置有调节装置外壳17,内部设置有可伸缩挂钩13,拉簧14,位置指针15,拉力调节螺杆16,限位片18,U形片19;伸缩挂钩13、拉簧14、位置指针15、拉力调节螺杆16安装在调节装置外壳17内,限位片18对活动件作限位作用,伸缩挂钩13头部用于连接窗帘轨道的滑环2,伸缩挂钩13底部连接拉簧14,拉簧14底部连接位置指针15,拉力调节螺杆16安装在位置指针15上,使用本装置应用在不同的窗帘轨道1、不同样式及长短不一的滑环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款通用型智能电动窗帘开合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壳主体(6),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3),适用于各式窗帘轨道的调节装置(5),适用于各式窗帘轨道的导向装置(4),低功耗无线驱动电路及锂电池(7);适用于各式窗帘轨道的导向装置(4)安装于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3)顶部,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3)安装于外壳主体(6)顶部,低功耗无线驱动电路及锂电池(7)安装于外壳主体(6)底部,适用于各式窗帘轨道的调节装置(5)安装于外壳主体(6)的两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款通用型智能电动窗帘开合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壳主体(6),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3),适用于各式窗帘轨道的调节装置(5),适用于各式窗帘轨道的导向装置(4),低功耗无线驱动电路及锂电池(7);适用于各式窗帘轨道的导向装置(4)安装于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3)顶部,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3)安装于外壳主体(6)顶部,低功耗无线驱动电路及锂电池(7)安装于外壳主体(6)底部,适用于各式窗帘轨道的调节装置(5)安装于外壳主体(6)的两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通用型智能电动窗帘开合驱动装置,其特征是:通用型结构设计,主要体现为与窗帘轨道(1)的安装方式及驱动方式,适用市面上的多款窗帘轨道,所述外壳主体(6)为超薄紧凑及各功能模块可快速拆装的结构设计,长x宽x高为:70x32x113mm,可快速拆装更换的窗帘轨道导向装置(4),可快速拆装及调节摩擦力的调节装置(5),包含内部的结构配合及设计思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通用型智能电动窗帘开合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3),包括内部结构配合及设计思路;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3)内设置有多齿轮组减速电机(12)、承重轴承(10)、外转子(9)、微型轴承(8)、橡胶圈(11);微型外转子电机驱动装置(3)安装在本装置的顶部,减速电机(12)安装在外转子(9)内部,减速电机(12)输出轴与外转子(9)中心轴刚性连接,减速电机(12)尾部与外壳主体(6)固定,减速电机(12)输出轴转动时驱动外转子(9)旋转;承重轴承(10)安装在减速电机(12)尾部,支撑外转子(9)下方,当外转子(9)受外力挤压时保证外转子(9)不偏心及自由转动,微型轴承(8)安装在外转子(9)上方中心轴上,并与外壳主体(6)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李绿山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