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松紧度的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75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松紧度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分别连接于口罩本体的两端的两个挂带,所述口罩还包括弧形板件、连接于弧形板件的一侧的多个第一卡钩以及连接于弧形板件的另一侧的多个第二卡钩,多个所述第一卡钩的开口方向和多个第二卡钩的开口方向均朝向所述弧形板件的中部,两个挂带分别与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可拆卸地连接。使用该可调节松紧度的口罩时,将两个挂带分别挂于人体两耳,然后将弧形板件的凹面贴合于人体后脑勺,再根据个人头部大小及舒适感,将两个挂带分别与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配合,从而调节口罩松紧度,避免口罩松垮,同时避免耳朵长时间勾挂挂带而造成耳朵疼痛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松紧度的口罩
本技术涉及口罩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松紧度的口罩。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口罩为了批量高效率生产,大多限制在一个规格,并未针对不同人群的脸型、头部大小特定设计,对于脸型、头部较小的人群佩戴口罩时容易松垮,大大减弱了口罩的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松紧度的口罩,避免口罩松垮,同时避免耳朵长时间勾挂挂带而造成耳朵疼痛不适。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调节松紧度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分别连接于口罩本体的两端的两个挂带,所述口罩还包括弧形板件、连接于弧形板件的一侧的多个第一卡钩以及连接于弧形板件的另一侧的多个第二卡钩,多个所述第一卡钩的开口方向和多个第二卡钩的开口方向均朝向所述弧形板件的中部,两个挂带分别与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可拆卸地连接。优选的,多个第一卡钩和多个第二卡钩一一呈轴对称设置。优选的,多个第一卡钩的表面均设置有标识纹路,多个第一卡钩的标识纹路各不相同。优选的,所述弧形板件包括呈圆弧状的缓冲垫层以及与缓冲垫层的外侧面贴合的硬胶层,多个第一卡钩和多个第二卡钩均与所述硬胶层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缓冲垫层开设有透气孔。优选的,所述硬胶层的边沿设置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硬胶层、加强筋、多个第一卡钩和多个第二卡钩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可调节松紧度的口罩,使用时,将两个挂带分别挂于人体两耳,然后将弧形板件的凹面贴合于人体后脑勺,再根据个人头部大小及舒适感,将两个挂带分别与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配合,从而调节口罩松紧度,避免口罩松垮,同时避免耳朵长时间勾挂挂带而造成耳朵疼痛不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口罩本体;2、挂带;3、弧形板件;31、缓冲垫层;32、硬胶层;4、第一卡钩;5、第二卡钩;6、标识纹路;7、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松紧度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和分别连接于口罩本体1的两端的两个挂带2,所述口罩还包括弧形板件3、连接于弧形板件3的一侧的多个第一卡钩4以及连接于弧形板件3的另一侧的多个第二卡钩5,多个所述第一卡钩4的开口方向和多个第二卡钩5的开口方向均朝向所述弧形板件3的中部,两个挂带2分别与第一卡钩4和第二卡钩5可拆卸地连接。使用该可调节松紧度的口罩时,将两个挂带2分别挂于人体两耳,然后将弧形板件3的凹面贴合于人体后脑勺,再根据个人头部大小及舒适感,将两个挂带2分别挂扣在第一卡钩4和第二卡钩5上,从而调节口罩松紧度,避免口罩松垮,同时避免耳朵长时间勾挂挂带2而造成耳朵疼痛不适。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卡钩4和多个第二卡钩5一一呈轴对称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多个第一卡钩4和多个第二卡钩5关于弧形板件3的中心轴线a对称设置,更符合人体工学,以便于两个挂带2分别勾挂于第一卡钩4以及与第一卡钩4对称的第二卡钩5上固定,使人体面部受力更均匀。优选的,相邻两个第一卡钩4之间的距离为2-8mm,以便于适度调节头部与口罩的松紧度。为了用户更方便进行调节,相邻两个第一卡钩4之间的距离为3mm。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卡钩4的表面均设置有标识纹路6,多个第一卡钩4的标识纹路6各不相同。由于佩戴时所述弧形板件3、第一卡钩4以及第二卡钩5均位于人体后脑勺,为了让用户更便利地识别任意第一卡钩4和任意第二卡钩5的位置以使勾挂的两个挂带2对称,同时也便于用户记住上一次佩戴口罩(挂带2挂扣于第一卡钩4或第二卡钩5)的位置,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所述标识纹路6为数字组合或图形组合,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纹路6为图形组合,所述图形组合包括但不限于圆形、三角形、矩形、星形、心形或扇形,所述图形组合还可以是不规则图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板件3包括呈圆弧状的缓冲垫层31以及与缓冲垫层31的外侧面贴合的硬胶层32,多个第一卡钩4和多个第二卡钩5均与所述硬胶层32固定连接。佩戴口罩后、弧形板件3贴合并压紧于人体后脑勺,如果仅用硬胶层32,人体后脑勺受压时间长容易产生压痕且容易影响人体血液流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佩戴口罩后、缓冲垫层31的凹面贴合并压紧于人体后脑勺,更能提高人体舒适度。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层31采用市面上有售的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硬胶层32采用市面上有售的聚乙烯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垫层31开设有透气孔(图中未示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缓冲垫层31的透气性,进一步提高人体舒适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硬胶层32的边沿设置有加强筋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硬胶层32的受力强度,以提高弧形板件3的稳固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硬胶层32、加强筋7、多个第一卡钩4和多个第二卡钩5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硬胶层32、加强筋7、多个第一卡钩4和多个第二卡钩5之间的稳固性,具体地,所述硬胶层32、加强筋7、多个第一卡钩4和多个第二卡钩5一体注塑成型。具体地,缓冲垫层31与硬胶层32通过胶水胶黏,所述缓冲垫层31的外侧面设置有凸起,所述硬胶层32的内侧面凹设有用于容设凸起的凹槽,通过增设凸起与凹槽配合,增加了缓冲垫层31与硬胶层32胶黏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缓冲垫层31与硬胶层32胶黏的稳固性,进而提高弧形板件3的使用寿命。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松紧度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分别连接于口罩本体的两端的两个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还包括弧形板件、连接于弧形板件的一侧的多个第一卡钩以及连接于弧形板件的另一侧的多个第二卡钩,多个所述第一卡钩的开口方向和多个第二卡钩的开口方向均朝向所述弧形板件的中部,两个挂带分别与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可拆卸地连接;/n多个第一卡钩和多个第二卡钩一一呈轴对称设置;/n多个第一卡钩的表面均设置有标识纹路,多个第一卡钩的标识纹路各不相同;/n所述弧形板件包括呈圆弧状的缓冲垫层以及与缓冲垫层的外侧面贴合的硬胶层,多个第一卡钩和多个第二卡钩均与所述硬胶层固定连接;/n所述硬胶层的边沿设置有加强筋;/n所述缓冲垫层开设有透气孔;/n所述硬胶层、加强筋、多个第一卡钩和多个第二卡钩为一体成型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松紧度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分别连接于口罩本体的两端的两个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还包括弧形板件、连接于弧形板件的一侧的多个第一卡钩以及连接于弧形板件的另一侧的多个第二卡钩,多个所述第一卡钩的开口方向和多个第二卡钩的开口方向均朝向所述弧形板件的中部,两个挂带分别与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可拆卸地连接;
多个第一卡钩和多个第二卡钩一一呈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柱威钟振辉陈耀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天正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