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余热回收系统的畜禽养殖棚舍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562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余热回收系统的畜禽养殖棚舍,包括棚身、棚顶,所述棚顶包括外层棚板、内层棚板、侧板,所述外层棚板通过侧板与内层棚板固定以形成空腔,所述内层棚板固定于棚身的顶端,所述外层棚板两侧的侧板外壁分别固定与空腔内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底部设置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连接升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过滤网连接升降组件,在不需要借助外界工具的情况下,操作人员站在地面上过滤网直接就可以安装或拆卸,安装拆卸更加简单便捷,使清理过滤网更加方便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余热回收系统的畜禽养殖棚舍
本技术涉及畜禽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带余热回收系统的畜禽养殖棚舍。
技术介绍
禽畜养殖棚舍内温度,因为热气上升的缘故,一般存在上下温差,底部与顶部最大是相差近十摄氏度,但对于棚舍来说,顶部太高的温度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一般养殖禽舍中使用养殖空间都在下边,这样冬季采暖大量的热量得不到利用。同时,养殖过程中必须通入动物呼吸的新风,要保证一般的通风量,而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在通风的情况下保持棚内温度需要大量的热量,增加成本,同时对外界空气过滤空气的过滤网一般安装在棚舍的顶部,高度很高,拆卸安装非常不方便,对定期清理过滤网增加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余热回收系统的畜禽养殖棚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余热回收系统的畜禽养殖棚舍,包括棚身、棚顶,所述棚身和棚顶连接以形成棚舍,所述棚顶包括外层棚板、内层棚板、侧板,所述外层棚板通过侧板与内层棚板固定以形成空腔,所述内层棚板固定于棚身的顶端,所述外层棚板两侧的侧板外壁分别固定与空腔内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底部设置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连接升降组件,以驱动过滤网上下移动,所述棚身内部的内层棚板上设有多个与空腔内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内安装单向阀,所述棚身的侧壁上安装排风机,所述棚身的底部固定有呈空心结构的排风箱,所述排风箱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所述排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排风箱连接。优选的是,所述棚身中心线两侧的空腔内分别固定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三个侧壁与空腔内的侧板固定,所述导流板将空腔分隔为上下两层,所述进风通道与导流板上方的空腔连通。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进风通道的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为锥台形孔。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框架、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棚身的外侧壁上,所述安装框架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安装框架内安装所述过滤网,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壁上滑动连接导向杆,所述安装框架的另一侧壁上螺纹连接螺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和螺杆的另一端均穿过进气口延伸至进风通道内。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进气口与进风通道的顶部内壁固定,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进气口与进风通道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进风通道的底壁为平面。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安装框架为锥台形结构,所述安装框架的外壁上固定橡胶垫,所述过滤网位于进气口内时,安装框架的侧壁顶端与进气口内壁抵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外层棚板和内层棚板均呈倒V型结构。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导向杆和螺杆分别位于安装框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螺杆与支撑板转动连接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板的下方并固定手摇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余热回收系统的畜禽养殖棚舍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棚顶设计为空腔的结构,使外界新风经过进风通道进入空腔内,然后经过出气管才能进入棚身内部,由于棚身内部的热气上升,使棚身的顶部温度相对较高,对空腔内的新风起到预热作用,使热量利用更加充分,减少了保持棚身内部温度的热量,节省了成本;过滤网连接升降组件,在不需要借助外界工具的情况下,操作人员站在地面上过滤网直接就可以安装或拆卸,安装拆卸更加简单便捷,使清理过滤网更加方便容易;2、导流板将空腔分隔为上下两层,使空气先经过导流板上方的空腔,然后在从导流板下方的空腔进入出气管内,延长了空气的流动路径,预热效果更好;3、进气口的内侧壁和安装框架的外侧壁设置为相互配合的锥台形结构,在安装框架带动过滤网上移过程中,使安装框架的顶部边缘部位与进气口内侧壁抵接并使橡胶垫受到挤压力,从而使安装框架与进气口侧壁之间密封,使空气只能经过过滤网才能进入进风通道内,过滤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余热回收系统的畜禽养殖棚舍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A-A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安装框架的俯视图。图中标注说明:1、棚身;2、外层棚板;3、空腔;4、导流板;5、出气管;6、进风通道;7、排风机;8、排风箱;9、出风口;10、支撑板;11、螺杆;12、导向杆;13、安装框架;14、进气口;15、过滤网;16、内层棚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余热回收系统的畜禽养殖棚舍的一实施例,包括棚身1、棚顶,所述棚身1和棚顶连接以形成棚舍,所述棚顶包括外层棚板2、内层棚板16、侧板,所述外层棚板2通过侧板与内层棚板16固定以形成空腔3,所述内层棚板16固定于棚身1的顶端,所述外层棚板2两侧的侧板外壁分别固定与空腔3内连通的进风通道6,所述进风通道6的底部设置过滤网15,所述过滤网15连接升降组件,以驱动过滤网15上下移动,所述棚身1内部的内层棚板16上设有多个与空腔3内连通的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内安装单向阀,所述棚身1的侧壁上安装排风机7,所述棚身1的底部固定有呈空心结构的排风箱8,所述排风箱8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9,所述排风机7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排风箱8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将棚顶设计为空腔3的结构,使外界新风经过进风通道6进入空腔3内,然后经过出气管5才能进入棚身1内部,由于棚身1内部的热气上升,使棚身1的顶部温度相对较高,对空腔3内的新风起到预热作用,使热量利用更加充分,减少了保持棚身1内部温度的热量,节省了成本。在棚身1的底部设置排风箱8,在排风机7使新风在棚身1内循环过程中,从棚身1内排出的风带有一定的热量,经过排风箱8后才能从出风口9排出,对排风箱8起到预热作用,从而间接对棚身1的底壁起到预热作用,使棚身1的底壁不处于冰凉状态,提高了畜禽的舒适度,使余热利用更加充分,避免热量的浪费。所述棚身1中心线两侧的空腔3内分别固定导流板4,所述导流板4的三个侧壁与空腔3内的侧板固定,以使整个空腔3与出气管5处于连通状态,所述导流板4将空腔3分隔为上下两层,所述进风通道6与导流板4上方的空腔3连通,从而使空气先经过导流板4上方的空腔3,然后在从导流板4下方的空腔3进入出气管5内,延长了空气的流动路径,预热效果更好。所述进风通道6的底部设有进气口14,所述进气口14为锥台形孔。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框架13、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固定于棚身1的外侧壁上,所述安装框架13位于支撑板10的上方,所述安装框架13内安装所述过滤网15,所述安装框架13的一侧壁上滑动连接导向杆12,所述安装框架13的另一侧壁上螺纹连接螺杆11,所述导向杆12的一端与支撑板10固定,所述螺杆11的一端与支撑板10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杆12的另一端和螺杆11的另一端均穿过进气口14延伸至进风通道6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余热回收系统的畜禽养殖棚舍,包括棚身、棚顶,所述棚身和棚顶连接以形成棚舍,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包括外层棚板、内层棚板、侧板,所述外层棚板通过侧板与内层棚板固定以形成空腔,所述内层棚板固定于棚身的顶端,所述外层棚板两侧的侧板外壁分别固定与空腔内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底部设置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连接升降组件,以驱动过滤网上下移动,所述棚身内部的内层棚板上设有多个与空腔内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内安装单向阀,所述棚身的侧壁上安装排风机,所述棚身的底部固定有呈空心结构的排风箱,所述排风箱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所述排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排风箱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余热回收系统的畜禽养殖棚舍,包括棚身、棚顶,所述棚身和棚顶连接以形成棚舍,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包括外层棚板、内层棚板、侧板,所述外层棚板通过侧板与内层棚板固定以形成空腔,所述内层棚板固定于棚身的顶端,所述外层棚板两侧的侧板外壁分别固定与空腔内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底部设置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连接升降组件,以驱动过滤网上下移动,所述棚身内部的内层棚板上设有多个与空腔内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内安装单向阀,所述棚身的侧壁上安装排风机,所述棚身的底部固定有呈空心结构的排风箱,所述排风箱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所述排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排风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余热回收系统的畜禽养殖棚舍,其特征在于:所述棚身中心线两侧的空腔内分别固定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三个侧壁与空腔内的侧板固定,所述导流板将空腔分隔为上下两层,所述进风通道与导流板上方的空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余热回收系统的畜禽养殖棚舍,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的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为锥台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余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振华杜杰胜王玉赛李艳彬谭善云刘刚李国良宋士武太玉敬尹伟陈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陆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