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园越冬智能控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559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园越冬智能控温系统,包括保温拱棚,所述保温拱棚的内侧设置有多组钢架龙骨,多组所述钢架龙骨之间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多组所述钢架龙骨的顶部均安装有与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相对应的固定架,所述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的一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的外壁均分别开设有多个进气通孔和排气通孔,进气管道的内壁靠近进气口的一侧安装有进气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种茶园越冬智能控温系统通过对茶树越冬防护大棚改造,安装温控进、排气系统,有效解决了茶区茶树冬、春热害问题,提高春茶产量和质量,增加茶农收入,从而使其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园越冬智能控温系统
本技术涉及茶园控温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茶园越冬智能控温系统。
技术介绍
茶树,原名:茶,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茶树的叶子可制茶(有别于油茶树),种子可以榨油,茶树材质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起源中心,在热带地区也有乔木型茶树高达15-30米,基部树围1.5米以上,树龄可达数百年至上千年。在茶树生长季节生物学有效温度(日平均气温10℃以上)累积值,称之谓有效积温,茶树生长适宜的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我国茶区的年有效积温一般在4000-8000℃之间,有效积温越多,年生长期越长,我国南北各茶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茶树生育期也就各不相同,多数茶区茶树的全年生育期约为8-9个月,而可采期为7-8个月。茶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饮用品,我国茶树的分布范围相对较为广泛,对于高纬度地区的茶园,一般都需要修建茶棚,并进行保温处理,但目前现有的保温系统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传统的保温方式,大多是都茶农凭借自身的经验,为自家的茶园进行工人操作保温,人工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无法保证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很容易导致茶树发生热害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了新的一种茶园越冬智能控温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茶园越冬智能控温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园越冬智能控温系统,包括保温拱棚,所述保温拱棚的内侧设置有多组钢架龙骨,多组所述钢架龙骨之间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多组所述钢架龙骨的顶部均安装有与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相对应的固定架,所述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的一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的外壁均分别开设有多个进气通孔和排气通孔,进气管道的内壁靠近进气口的一侧安装有进气风扇,所述排气管道的内壁靠近排气口的一侧安装有排气风扇;所述保温拱棚内壁一侧的前端安装有温控器,所述保温拱棚内壁的一侧安装有两个与温控器相对应的温度监控器;所述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底部的一侧均安装有与进气风扇和排气风扇相对应的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的底端均设置有线路接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多个所述固定架均是通过多个固定螺栓与钢架龙骨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呈平行结构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的一端均为封闭式结构设置,且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的方向相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多个所述进气通孔和排气通孔分别在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的外壁均匀分布,且多个所述进气通孔和排气通孔孔径大小均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两个所述温度监控器和两个线路接头均是通过连接导线与温控器电性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茶园越冬智能控温系统与传统装置相比,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通过选择科学的温控点,从而使其能够综合反映拱棚内的实际温度;然后通过分设进、排气管道系统,采用多点进、排气,均衡换气,动力排风、自动进气,可以使茶树免受换气时冷空气侵扰;通过将进、排气管道平行设置,并设置合适的安装距离,大大提高了茶棚的换气效果。2、该装置与传统装置相比,其结构和设计均有较大创新和改进,该种茶园越冬智能控温系统通过对茶树越冬防护大棚改造,安装温控进、排气系统,有效解决了茶区茶树冬、春热害问题,提高春茶产量和质量,增加茶农收入,从而使其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值得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茶园越冬智能控温系统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茶园越冬智能控温系统进气管道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茶园越冬智能控温系统排气管道的结构图。图例说明:1、保温拱棚;2、钢架龙骨;3、进气管道;4、排气管道;5、固定架;6、进气口;7、排气口;8、进气通孔;9、排气通孔;10、进气风扇;11、温控器;12、温度监控器;13、连接导线;14、连接座;15、线路接头;16、排气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茶园越冬智能控温系统,包括保温拱棚1,保温拱棚1的内侧设置有多组钢架龙骨2,通过改造保温拱棚1,加大保温拱棚1跨度及相对高度,可以降低昼夜温差,如遇极寒天气,可以在保温拱棚1背阴面加盖保温被,多组钢架龙骨2之间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管道3和排气管道4,进气管道3和排气管道4分别用对茶棚的进气和排气;多组钢架龙骨2的顶部均安装有与进气管道3和排气管道4相对应的固定架5,进气管道3和排气管道4的一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6和排气口7,进气管道3和排气管道4的外壁均分别开设有多个进气通孔8和排气通孔9,进气管道3的内壁靠近进气口6的一侧安装有进气风扇10,排气管道4的内壁靠近排气口7的一侧安装有排气风扇16;保温拱棚1内壁一侧的前端安装有温控器11,保温拱棚1内壁的一侧安装有两个与温控器11相对应的温度监控器12,温度监控器12用于实时监控保温拱棚1内的温度,通过选择科学的温控点,从而使其能够综合反映拱棚内的实际温度;在有市电供应的区域,搞好电线架设,同时做好备用电源准备,在偏远区域也可使用光伏电源;进气管道3和排气管道4底部的一侧均安装有与进气风扇10和排气风扇16相对应的连接座14,两个连接座14的底端均设置有线路接头15。...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园越冬智能控温系统,包括保温拱棚(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拱棚(1)的内侧设置有多组钢架龙骨(2),多组所述钢架龙骨(2)之间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管道(3)和排气管道(4);/n多组所述钢架龙骨(2)的顶部均安装有与进气管道(3)和排气管道(4)相对应的固定架(5),所述进气管道(3)和排气管道(4)的一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6)和排气口(7),所述进气管道(3)和排气管道(4)的外壁均分别开设有多个进气通孔(8)和排气通孔(9),进气管道(3)的内壁靠近进气口(6)的一侧安装有进气风扇(10),所述排气管道(4)的内壁靠近排气口(7)的一侧安装有排气风扇(16);/n所述保温拱棚(1)内壁一侧的前端安装有温控器(11),所述保温拱棚(1)内壁的一侧安装有两个与温控器(11)相对应的温度监控器(12);/n所述进气管道(3)和排气管道(4)底部的一侧均安装有与进气风扇(10)和排气风扇(16)相对应的连接座(14),两个所述连接座(14)的底端均设置有线路接头(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园越冬智能控温系统,包括保温拱棚(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拱棚(1)的内侧设置有多组钢架龙骨(2),多组所述钢架龙骨(2)之间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管道(3)和排气管道(4);
多组所述钢架龙骨(2)的顶部均安装有与进气管道(3)和排气管道(4)相对应的固定架(5),所述进气管道(3)和排气管道(4)的一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6)和排气口(7),所述进气管道(3)和排气管道(4)的外壁均分别开设有多个进气通孔(8)和排气通孔(9),进气管道(3)的内壁靠近进气口(6)的一侧安装有进气风扇(10),所述排气管道(4)的内壁靠近排气口(7)的一侧安装有排气风扇(16);
所述保温拱棚(1)内壁一侧的前端安装有温控器(11),所述保温拱棚(1)内壁的一侧安装有两个与温控器(11)相对应的温度监控器(12);
所述进气管道(3)和排气管道(4)底部的一侧均安装有与进气风扇(10)和排气风扇(16)相对应的连接座(14),两个所述连接座(14)的底端均设置有线路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庆娜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南湖玉露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