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育苗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595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育苗大棚,涉及作物育苗的技术领域,包括育苗池,相对的两个侧壁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若干通风孔;育苗区,内侧壁设有水平的挡网和若干通风管;支撑板,分别设置于育苗池两个相对的侧壁的上端;薄膜,一端分别与收卷辊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下拉辊连接;支撑架,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板的两个端点位置;侧挡膜,分别与对应位置的两支撑架连接;两个该支撑板上位置相对的两支撑架远离支撑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两个该连接板与两收卷辊的两端转动连接,其中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伺服电机;两个该伺服电机分别与两个收卷辊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控制育苗池内的空气量、湿度和温度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育苗大棚
本技术涉及作物育苗的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育苗大棚。
技术介绍
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育苗的苗株生长的好坏会影响后期移栽后苗株的生长,因此育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现有的扦插育苗主要是在大棚中进行,通过大棚能够有效地控制育苗的环境,现有的大棚主要是直接搭建在土地上,但是这种大棚在实际的使用用过程易受外界病虫害的印象,土壤中存在的病虫害会影响苗株的生长,因此本申请设置了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育苗大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育苗大棚,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直接建立于地面的苗株易受病虫害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育苗大棚,包括育苗池,设置于地面,一侧侧壁设有门板,内壁设有若干喷管,相对的两个侧壁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若干通风孔;育苗区,由若干设置于育苗池底部内壁的隔板分割而成,内侧壁设有水平的挡网和若干通风管,该通风管在挡网的下方;支撑板,为两个,分别设置于育苗池两个相对的侧壁的上端;薄膜,为两个,一端分别与收卷辊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下拉辊连接;支撑架,为四个,为四分之一圆弧形,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板的两个端点位置;侧挡膜,为两个,分别与对应位置的两支撑架连接,配合薄膜形成设于育苗池上端的棚体;其中,两个该支撑板上位置相对的两支撑架远离支撑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两个该连接板与两收卷辊的两端转动连接,其中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伺服电机;两个该伺服电机分别与两个收卷辊连接,以带动两个收卷辊转动;同一支撑板上的两个支撑架通过若干挡杆连接,该挡杆用于支撑薄膜。优选的:该支撑板的外侧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L型定位板,且该支撑板的外侧壁还转动设置有两个转动板;两个该转动板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定位板通过定位螺杆可拆卸连接,用于限制下拉辊移动。优选的:该育苗池的外侧壁上对应每个通风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倾斜的进气管,该进气管的内壁设置有风机。优选的:该挡杆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该第一定位杆上设置有温度检测仪,该第二定位杆上设置有湿度检测仪。优选的:该挡网下方的育苗区填充有松软湿润的填充物。优选的:该填充物为水稻秸秆、松毛中的一种。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设置隔板将育苗池分隔成多个育苗区,通过在育苗区的挡网上铺设泥土进行扦插育苗,通过设置的喷管能够进行滴灌,通过设置的通风管能够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含量,通过设置的通风孔能够使得育苗池内的空气进行交换,通过设置的伺服电机能够带动收卷辊转动,近而使得覆于挡杆上的薄膜移动,使得棚体打开,便于通风、吸收阳光,通过设置的温度检测仪和湿度检测仪能够检测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通过设置的定位板、转动板、定位螺杆能够有效的对下拉辊进行定位,能够增加棚体的抗风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育苗大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部分部件的俯视图。其中:育苗池10、门板11、隔墙12、喷管13、挡网20、通风管21、填充物22、育苗区23、通风孔30、进气管31、风机32、薄膜40、支撑板41、支撑架42、连接板43、挡杆44、收卷辊45、伺服电机46、下拉辊47、侧挡膜48、定位板50、转动板51、定位螺杆52、温度检测仪60、第一定位杆61、湿度检测仪70、第二定位杆7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2,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育苗大棚,包括育苗池10,设置于地面,一侧侧壁设有门板11,内壁设有若干喷管13,相对的两个侧壁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若干通风孔30;育苗区23,由若干设置于育苗池10底部内壁的隔板12分割而成,内侧壁设有水平的挡网20和若干通风管21,该通风管21在挡网20的下方;支撑板41,为两个,分别设置于育苗池10两个相对的侧壁的上端;薄膜40,为两个,一端分别与收卷辊45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下拉辊47连接;支撑架42,为四个,为四分之一圆弧形,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板41的两个端点位置;侧挡膜48,为两个,分别与对应位置的两支撑架42连接,配合薄膜40形成设于育苗池10上端的棚体;其中,两个该支撑板41上位置相对的两支撑架42远离支撑板41的一端通过连接板43连接,两个该连接板43与两收卷辊45的两端转动连接,其中一连接板43上设置有两个伺服电机46;两个该伺服电机46分别与两个收卷辊45连接,以带动两个收卷辊45转动;同一支撑板41上的两个支撑架42通过若干挡杆44连接,该挡杆44用于支撑薄膜40。优选的:该支撑板41的外侧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L型定位板50,且该支撑板51的外侧壁还转动设置有两个转动板51;两个该转动板51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定位板50通过定位螺杆52可拆卸连接,用于限制下拉辊47移动。优选的:该育苗池10的外侧壁上对应每个通风孔30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倾斜的进气管31,该进气管31的内壁设置有风机32。优选的:该挡杆44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杆61和第二定位杆71,该第一定位杆61上设置有温度检测仪60,该第二定位杆61上设置有湿度检测仪70。优选的:该挡网20下方的育苗区23填充有松软湿润的填充物22。优选的:该填充物22为水稻秸秆、松毛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伺服电机46能够带动收卷辊45转动,近而使得与收卷辊45连接的薄膜40被收卷,从而打开棚体,使得扦插作物能够直接与阳光接触、也能够起到通风的作用,并且通过定位板50、转动板51、定位螺杆52和配合能够在大风天气将下拉辊47位置固定,使得薄膜40更加的稳定,通过设置的通风管22能够有效的给土壤内部增加空气含量,通过设置的风机32、通风孔30能够使得育苗池10内形成流动的空气流,通过设置的温度检测仪60和湿度检测仪70能够有效的检测湿度和温度变化,便于种植户控制育苗池10内的湿度和温度。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育苗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n育苗池,设置于地面,一侧侧壁设有门板,内壁设有若干喷管,相对的两个侧壁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若干通风孔;/n育苗区,由若干设置于育苗池底部内壁的隔板分割而成,内侧壁设有水平的挡网和若干通风管,该通风管在挡网的下方;/n支撑板,为两个,分别设置于育苗池两个相对的侧壁的上端;/n薄膜,为两个,一端分别与收卷辊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下拉辊连接;/n支撑架,为四个,为四分之一圆弧形,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板的两个端点位置;/n侧挡膜,为两个,分别与对应位置的两支撑架连接,配合薄膜形成设于育苗池上端的棚体;/n其中,两个该支撑板上位置相对的两支撑架远离支撑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两个该连接板与两收卷辊的两端转动连接,其中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伺服电机;两个该伺服电机分别与两个收卷辊连接,以带动两个收卷辊转动;同一支撑板上的两个支撑架通过若干挡杆连接,该挡杆用于支撑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育苗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
育苗池,设置于地面,一侧侧壁设有门板,内壁设有若干喷管,相对的两个侧壁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若干通风孔;
育苗区,由若干设置于育苗池底部内壁的隔板分割而成,内侧壁设有水平的挡网和若干通风管,该通风管在挡网的下方;
支撑板,为两个,分别设置于育苗池两个相对的侧壁的上端;
薄膜,为两个,一端分别与收卷辊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下拉辊连接;
支撑架,为四个,为四分之一圆弧形,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板的两个端点位置;
侧挡膜,为两个,分别与对应位置的两支撑架连接,配合薄膜形成设于育苗池上端的棚体;
其中,两个该支撑板上位置相对的两支撑架远离支撑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两个该连接板与两收卷辊的两端转动连接,其中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伺服电机;两个该伺服电机分别与两个收卷辊连接,以带动两个收卷辊转动;同一支撑板上的两个支撑架通过若干挡杆连接,该挡杆用于支撑薄膜。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谭道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正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