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棚种植的火龙果套种凤梨用高产栽培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59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棚种植的火龙果套种凤梨用高产栽培架,包括盆体、固定在盆体底部的支撑杆和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二固定管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火龙果枝干的环体,所述盆体的内部设有多个排水部,所述第二固定管位于排水部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一固定管上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管,第一固定管上具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固定管的外侧设置有套管,套管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此设计的结构在浇水时水分不会直接漏出,水会积在盆体中,浇水后过给根系一定的时间吸水,再旋转套管使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即可使多余的水分漏出,故相较于常规的盆体具有土壤保水,根系充分吸水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棚种植的火龙果套种凤梨用高产栽培架
本技术涉及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棚种植的火龙果套种凤梨用高产栽培架。
技术介绍
火龙果属于攀爬类仙人掌植物,需采用栽培架进行固定,植株需附着在栽培架上顺势生长,才能形成良好的生长势。火龙果栽培架的搭建需要充分考虑成本、实用性、搭建难易度。现有火龙果栽培架主要分为柱式栽培架和排式栽培架两种。火龙果可适应多种土壤,但以含腐殖质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为好。为提高火龙果的产量,有越来越多的果农采用盆栽的方式种植,盆栽的好处在于可以选择适合火龙果生长的土壤,但是常规的花盆往往只在盆底开几个孔用于排水,这样在浇水时水会很快从底部漏出,根系还没有将水充分吸收,造成水分的流失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大棚种植的火龙果套种凤梨用高产栽培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棚种植的火龙果套种凤梨用高产栽培架,包括盆体、固定在盆体底部的支撑杆和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二固定管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火龙果枝干的环体,所述盆体的内部设有多个排水部,所述第二固定管位于排水部的顶部,所述排水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固定连接在盆体的内侧下端面,并且贯穿盆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管的上端贯穿有连接螺栓,所述第一固定管的底部与连接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管的外侧具有多个第一通孔;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第一固定管的外侧,并且套管的外侧具有多个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固定管的高度不小于盆体的深度,所述盆体中盛放有栽培土壤,所述套管的长度不小于栽培土壤的深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套管与第一固定管滑动连接,并且套管的顶部具有环形的凸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不小于第一通孔的孔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环体设有至少一个,并且环体上具有多个弧形结构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绕环体环形均匀分布。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栽培架设置有盆体,盆体中盛放有栽培土壤,盆体中还设置有第一固定管,第一固定管上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管,第一固定管上具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固定管的外侧设置有套管,套管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此设计的结构在浇水时水分不会直接漏出,水会积在盆体中,浇水后过给根系一定的时间吸水,再旋转套管使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即可使多余的水分漏出,故相较于常规的盆体具有土壤保水,根系充分吸水的优势。2、本技术中,第二固定管上设置有环体,环体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为弧形结构,火龙果为攀爬类仙人掌植物,其具有较为粗壮的枝干,环体为枝干提供支撑,同时不同的枝干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凹槽中,减少枝干相互交叠遮挡影响光合作用。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栽培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栽培架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固定管和环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盆体;2、支撑杆;3、第一固定管;4、第二固定管;5、第一通孔;6、连接螺栓;7、套管;8、第二通孔;9、环体;10、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棚种植的火龙果套种凤梨用高产栽培架,包括盆体1、固定在盆体1底部的支撑杆2和第二固定管4,第二固定管4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火龙果枝干的环体9,盆体1的内部设有多个排水部,第二固定管4位于排水部的顶部,排水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固定管3,第一固定管3固定连接在盆体1的内侧下端面,并且贯穿盆体1的底部,第一固定管3的上端贯穿有连接螺栓6,第一固定管3的底部与连接螺栓6连接,第一固定管3的外侧具有多个第一通孔5;套管7,套管7套设在第一固定管3的外侧,并且套管7的外侧具有多个与第一通孔5对应的第二通孔8。通过套管7的设置,使水分可以保持在盆体1中,使根系可以充分吸收水分,减少水分的流失浪费,同时通过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8进行排水,使根系不易泡水腐烂。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固定管3的高度不小于盆体1的深度,盆体1中盛放有栽培土壤,套管7的长度不小于栽培土壤的深度。套管7与第一固定管3滑动连接,并且套管7的顶部具有环形的凸缘。第二通孔8的孔径不小于第一通孔5的孔径。通过旋转套管7可以连通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8,使多余的水分及时排走,防止根系长时间泡水。套管7的上端位于栽培土壤上方,同时设计有便于手指捏住的凸缘,从而方便栽培人员旋转套管7。具体的,如图3所示,环体9设有至少一个,并且环体9上具有多个弧形结构的凹槽10,多个凹槽10绕环体9环形均匀分布。弧形凹槽10用于支撑并且分隔放置火龙果的枝干,一个以上的环体9的直径沿由上至下的方向递增。此设计可使火龙果枝干摊开,充分接受日光照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棚种植的火龙果套种凤梨用高产栽培架,包括盆体(1)、固定在盆体(1)底部的支撑杆(2)和第二固定管(4),所述第二固定管(4)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火龙果枝干的环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1)的内部设有多个排水部,所述第二固定管(4)位于排水部的顶部,所述排水部包括:/n至少两个第一固定管(3),所述第一固定管(3)固定连接在盆体(1)的内侧下端面,并且贯穿盆体(1)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管(3)的上端贯穿有连接螺栓(6),所述第一固定管(3)的底部与连接螺栓(6)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管(3)的外侧具有多个第一通孔(5);/n套管(7),所述套管(7)套设在第一固定管(3)的外侧,并且套管(7)的外侧具有多个与第一通孔(5)对应的第二通孔(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棚种植的火龙果套种凤梨用高产栽培架,包括盆体(1)、固定在盆体(1)底部的支撑杆(2)和第二固定管(4),所述第二固定管(4)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火龙果枝干的环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1)的内部设有多个排水部,所述第二固定管(4)位于排水部的顶部,所述排水部包括:
至少两个第一固定管(3),所述第一固定管(3)固定连接在盆体(1)的内侧下端面,并且贯穿盆体(1)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管(3)的上端贯穿有连接螺栓(6),所述第一固定管(3)的底部与连接螺栓(6)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管(3)的外侧具有多个第一通孔(5);
套管(7),所述套管(7)套设在第一固定管(3)的外侧,并且套管(7)的外侧具有多个与第一通孔(5)对应的第二通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棚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炜李胜杜红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阆中优果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