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42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培养箱,包括箱体,还包括:文件袋、功能性组件、肩带、壳体、培养腔、中转腔、挡板、温度监测传感器、保温层、密封条和透明板;所述文件袋固定粘接于箱体的前侧;所述功能性组件可开合的铰接于箱体的顶端;所述肩带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壳体固定设置在箱体内腔的一端;所述培养腔开设在箱体的中部;所述中转腔开设在箱体内腔的另一端;所述挡板沿上下方向设置在箱体的内腔中,并将中转腔与培养腔进行分隔。该食品微生物检测培养箱,具有便携功能,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微生物感染外界细菌,可针对特定对象进行拿取存放,配合日光灯模拟光照和加温,更贴近与微生物的生长环境。近与微生物的生长环境。近与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培养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
,具体为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培养箱。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检验是一种临床医学检验手段,在流行病学诊断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微生物实验中,通常需要相对微生物进行培养观察,然后再展开后续的免疫治疗研究、医学护理研究等等,因此,有效培养微生物极为重要;
[0003]现如今对于微生物的培养也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但是往往培养箱对无菌环境依赖程度较高,在来回拿取样品时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因此往往培养箱也不具备便携性,在针对部分特殊菌落的观察监测和学习交流带来一定影响,其次现有的培养箱虽然能够模拟微生物的培养环境,但是在模拟环境的均一性上较差,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培养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培养箱,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不具备便携性,不利于学习交流和模拟环境均一性不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培养箱,包括箱体,还包括:文件袋、功能性组件、肩带、壳体、培养腔、中转腔、挡板、温度监测传感器、保温层、密封条和透明板;所述文件袋固定粘接于箱体的前侧;所述功能性组件可开合的铰接于箱体的顶端;所述肩带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壳体固定设置在箱体内腔的一端;所述培养腔开设在箱体的中部;所述中转腔开设在箱体内腔的另一端;所述挡板沿上下方向设置在箱体的内腔中,并将中转腔与培养腔进行分隔;所述温度监测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挡板的外壁上;所述保温层固定设置在箱体四周内壁中;所述密封条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在中转腔以及壳体的上方,并与箱体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透明板可开合铰接于箱体内腔顶端,并紧密扣合在密封条顶端。
[0006]优选的,所述功能性组件包括有:主箱盖,所述主箱盖可开合的铰接于箱体的顶端;操控面板,所述操控面板设置在主箱盖顶端的左侧;第一拎手,所述第一拎手固定安装在主箱盖的顶端中部;副箱盖,所述副箱盖可开合的铰接于主箱盖的右侧;第二拎手,所述第二拎手固定安装在副箱盖可开合侧的顶端;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固定安装在主箱盖顶端的左侧。
[0007]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还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腔底端;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固定安装在壳体内腔的一侧;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固定设置在蓄水箱的顶端;且金属水口处配备有滤网;小型氧气发生器,所述小型氧气发生器固定安装在壳体内腔的另一侧;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连接于蓄水箱的底端,另一端延伸至箱体的内壁中;气管,所述气管固定连接于小型氧气发生器,另一端延伸至箱体的内壁中;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固定开设在箱体底端,且与蓄电池所在位置相对应。
[0008]优选的,所述培养腔内设置有:推进组件,所述推进组件设置在培养腔内腔底端;摇摆组件,所述摇摆组件设置在培养腔内腔内部中,并位于推进组件上方;日光灯,若干个日光灯分别固定安装在培养腔内壁的前后两侧。
[0009]优选的,所述推进组件包括有:多级推杆,若干个所述多级推杆分别沿水平方向并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培养腔的左侧内壁上;培养座,所述培养座可通过滑槽滑块左右移动的连接于多级推杆的伸缩端;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固定开设在培养座上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摇摆组件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沿上下方向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壁中;该处箱体外壁设置有散热孔;旋转盘,所述旋转盘通过联轴器锁紧于电机顶端的输出端;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固定安装在旋转盘顶端边缘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可旋转的套接于限位柱;齿条,所述齿条通过滑槽滑块左右移动并通过销轴连接于连接杆的右端;齿轮,所述齿轮沿水平方向并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箱体的内壁中,并与齿条相咬合;套筒,所述套筒固定连接于齿轮的底端;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固定安装在套筒的内侧,其后端与水管的相连。
[0011]优选的,所述培养腔与中转腔中还设置有紫外线灯,且若干个所述紫外线灯分别设置在培养腔与中转腔内壁顶端。
[0012]优选的,所述挡板内设置有若干个翻转板,且所述翻转板所在的位置与所述放置槽的位置一一对应,且可通过销轴双向翻转。
[001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培养箱,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专利技术采用便携式设计,并在拎手以及肩带的辅助作用下进行携带,同时针对外界有菌环境采用中转腔进行临时放置,配合推进机构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内置其他微生物感染细菌,可针对特定对象进行单独拿取存放,箱体内腔设置有多处消毒杀菌设备,保证微生物培养的无菌环境;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摇摆机构、小型氧气发生器、储水箱和雾化喷头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能够将氧气与水雾均匀的释放于微生物培养腔中,配合日光灯模拟光照和加温,更贴近与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翻转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中B处放大图。
[0021]图中:1、箱体,2、文件袋,3、功能性组件,4、肩带,5、壳体,6、培养腔,7、中转腔,8、挡板,9、紫外线灯,10、翻转板,11、温度监测传感器,12、保温层,13、密封条,14、透明板,31、主箱盖,32、操控面板,33、第一拎手,34、副箱盖,35、第二拎手,36、显示面板,51、蓄电池,52、蓄水箱,53、进水口,54、小型氧气发生器,55、水管,56、气管,57、充电插口,61、推进组件,62、摇摆组件,63、日光灯,611、多级推杆,612、培养座,613、放置槽,621、电机,622、旋转盘,623、限位柱,624、连接杆,625、齿条,626、齿轮,627、套筒,628、雾化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培养箱,包括箱体1,还包括:文件袋2、功能性组件3、肩带4、壳体5、培养腔6、中转腔7、挡板8、温度监测传感器11、保温层12、密封条13和透明板14;文件袋2固定粘接于箱体1的前侧;功能性组件3可开合的铰接于箱体1的顶端;肩带4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左右两侧;壳体5固定设置在箱体1内腔的一端;培养腔6开设在箱体1的中部;中转腔7开设在箱体1内腔的另一端;挡板8沿上下方向设置在箱体1的内腔中,并将中转腔7与培养腔6进行分隔;温度监测传感器11固定安装在挡板8的外壁上;保温层12固定设置在箱体1四周内壁中,其到隔热保温效果;密封条13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培养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文件袋(2)、功能性组件(3)、肩带(4)、壳体(5)、培养腔(6)、中转腔(7)、挡板(8)、温度监测传感器(11)、保温层(12)、密封条(13)和透明板(14);所述文件袋(2)固定粘接于箱体(1)的前侧;所述功能性组件(3)可开合的铰接于箱体(1)的顶端;所述肩带(4)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壳体(5)固定设置在箱体(1)内腔的一端;所述培养腔(6)开设在箱体(1)的中部;所述中转腔(7)开设在箱体(1)内腔的另一端;所述挡板(8)沿上下方向设置在箱体(1)的内腔中,并将中转腔(7)与培养腔(6)进行分隔;所述温度监测传感器(11)固定安装在挡板(8)的外壁上;所述保温层(12)固定设置在箱体(1)四周内壁中;所述密封条(13)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在中转腔(7)以及壳体(5)的上方,并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透明板(14)可开合铰接于箱体(1)内腔顶端,并紧密扣合在密封条(13)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组件(3)包括有:主箱盖(31),所述主箱盖(31)可开合的铰接于箱体(1)的顶端;操控面板(32),所述操控面板(32)设置在主箱盖(31)顶端的左侧;第一拎手(33),所述第一拎手(33)固定安装在主箱盖(31)的顶端中部;副箱盖(34),所述副箱盖(34)可开合的铰接于主箱盖(31)的右侧;第二拎手(35),所述第二拎手(35)固定安装在副箱盖(34)可开合侧的顶端;显示面板(36),所述显示面板(36)固定安装在主箱盖(31)顶端的左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的内腔中还安装有:蓄电池(51),所述蓄电池(51)固定安装在壳体(5)的内腔底端;蓄水箱(52),所述蓄水箱(52)固定安装在壳体(5)内腔的一侧;进水口(53),所述进水口(53)固定设置在蓄水箱(52)的顶端;且金属水口处配备有滤网;小型氧气发生器(54),所述小型氧气发生器(54)固定安装在壳体(5)内腔的另一侧;水管(55),所述水管(55)的一端连接于蓄水箱(52)的底端,另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内壁中;气管(56),所述气管(56)固定连接于小型氧气发生器(54),另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内壁中;充电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龙刚王欢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杨凌质量技术检测检验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