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聚乳酸针织面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536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2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聚乳酸针织面料制备方法,纺丝液的制备;准备长链脂肪醇并选用左旋聚乳酸为纤维制备所用聚乳酸,其分子量约为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聚乳酸针织面料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聚乳酸针织面料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聚乳酸针织面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乳酸纤维是以聚乳酸为原料得到的制品,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吸收性,其具有与聚酯几乎同等强度,杨氏模量较低,其织物比较柔软,是一种优良的面料原料,通常制备抗菌纤维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接枝法、共混纺丝、物理改性和复合纺丝等。国内外对于抗菌聚乳酸纤维的研究并不多,并且主要集中在物理改性方法,熔融纺丝工艺技术比较成熟、环境污染小、生产成本低,更有利于自动化、柔性化生产,但是熔融纺丝易造成聚乳酸的水解和热降解,因此纺丝前必须严格控制树脂的含水量,以保证纺丝的工艺稳定性和纤维的最终质量,聚乳酸纤维简称PLA纤维,是一种以可再生的玉米等谷物为原料,经过发酵、聚合、纺丝制得的纤维材料,其玉米等原料来源是可以再生的,克服了合成纤维如涤纶、锦纶依赖于石油的缺点;而且,聚乳酸纤维的废弃物在水中或土壤中可完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解决了合成纤维难降解的问题。
[0003]聚乳酸纤维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绿色纤维”之一,其具有对皮肤无刺激、密度小、导湿透气和穿着舒适等特点;此外,其具有丝绸般的光泽、良好的悬垂性、滑爽性、可降解和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聚乳酸树脂可由乳酸直接聚合制备得到。乳酸可由淀粉发酵得到,淀粉来源广泛。聚乳酸纤维的生产方法有:干法纺丝法、熔融纺丝法和静电纺丝法等,其中,静电纺丝法是在静电场中和一定条件下将聚乳酸溶解在溶剂中,然后溶剂蒸发而固化形成纳米级至亚微米级的超细纤维,此方法为其它物质与聚乳酸混合提供了可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聚乳酸纤维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此时,对聚乳酸纤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能将聚乳酸赋予单向导湿性,则其应用将更加广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聚乳酸针织面料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聚乳酸针织面料制备方法,所述聚乳酸针织面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纺丝液的制备;准备长链脂肪醇并选用左旋聚乳酸为纤维制备所用聚乳酸,其分子量约为1.3
×
105~5.3
×
105,将准备的长链脂肪醇和聚乳酸同时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在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溶解时间为30~60min,直至所配得的溶液呈透明稳定的液体,配置成质量浓度为20~40%溶液;(2)、聚乳酸纤维的纺丝;将步骤(2)配好的纺丝液在静电纺丝机上进行静电纺丝;(3)、纤维的水洗、上油和烘干;将步骤(2)处理后的静电纺丝浸入70~80℃的热水中,时间为2~3小时,浴比1︰10~20,将上述处理后的纤维浸入3~4g/L的油浴溶液,油浴温度为80~85℃,时间为3~4小时,浴比1︰15~20,将上述处理后的纤维经过烘干处理后得到
超导水聚乳酸纤维;(4)、改性;将制得的超导水聚乳酸纤维置于无水乙醇中,然后滴加正硅酸乙酯,搅拌得到混合液,冷却至室温,过滤,沉淀用乙醇洗涤,干燥,制得纳米氧化硅包覆的改性聚乳酸纤维;(5)、纤维制造:将制得改性聚乳酸纤维采用经线和纬线互相交织而成;(6)、针织成型;采用纬编双面针织机进行编织,其编织系统包含12路成圈系统,成圈系统包括针筒针和针盘针;针筒针分为四段织针,织针排列为:1234;针盘针由高踵针和低踵针1隔1排列。
[000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长链脂肪醇采用500克的米糠蜡并浸入2g/L氢氧化钠水溶液,米糠蜡质量(g)与氢氧化钠水溶液体积(mL)的浴比为1︰25,在90℃连续搅拌反应1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3g/L盐酸溶液中和,使溶液的pH为6.5,随后加入3g/L氯化钙溶液,均匀搅拌使沉淀产生,过滤,脱除废液,再将滤饼用50℃热水洗涤,真空干燥,采用丙酮作萃取剂,固液比为1︰15,经5次萃取,将萃取液收集,在50℃减压蒸馏,制得长链脂肪醇。
[000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长链脂肪醇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1︰20~25。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纺丝条件为牵伸温度为80

82℃,牵伸倍数为2.8

3.2倍。
[000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纺丝温度为210

215℃,卷绕速度为1700

1800m/min。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改性聚乳酸纤维、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0.1。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改性聚乳酸纤维、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为(5

11):0.3。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将搅拌得到混合液将在50

60℃的条件下通入带水的氮气,回流反应10h。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经线为聚乳酸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纬线为麻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机号为18~24针。
[001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聚乳酸针织面料制备方法。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图1为本申请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
围。
[0018]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19]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聚乳酸针织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聚乳酸针织面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纺丝液的制备;准备长链脂肪醇并选用左旋聚乳酸为纤维制备所用聚乳酸,其分子量约为1.3
×
105~5.3
×
105,将准备的长链脂肪醇和聚乳酸同时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在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溶解时间为30~60min,直至所配得的溶液呈透明稳定的液体,配置成质量浓度为20~40%溶液;(2)、聚乳酸纤维的纺丝;将步骤(2)配好的纺丝液在静电纺丝机上进行静电纺丝;(3)、纤维的水洗、上油和烘干;将步骤(2)处理后的静电纺丝浸入70~80℃的热水中,时间为2~3小时,浴比1︰10~20,将上述处理后的纤维浸入3~4g/L的油浴溶液,油浴温度为80~85℃,时间为3~4小时,浴比1︰15~20,将上述处理后的纤维经过烘干处理后得到超导水聚乳酸纤维;(4)、改性;将制得的超导水聚乳酸纤维置于无水乙醇中,然后滴加正硅酸乙酯,搅拌得到混合液,冷却至室温,过滤,沉淀用乙醇洗涤,干燥,制得纳米氧化硅包覆的改性聚乳酸纤维;(5)、纤维制造;将制得改性聚乳酸纤维采用经线和纬线互相交织而成;(6)、针织成型;采用纬编双面针织机进行编织,其编织系统包含12路成圈系统,成圈系统包括针筒针和针盘针;针筒针分为四段织针,织针排列为:1234;针盘针由高踵针和低踵针1隔1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聚乳酸针织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长链脂肪醇采用500克的米糠蜡并浸入2g/L氢氧化钠水溶液,米糠蜡质量(g)与氢氧化钠水溶液体积(mL)的浴比为1︰25,在90℃连续搅拌反应1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3g/L盐酸溶液中和,使溶液的pH为6.5,随后加入3g/L氯化钙溶液,均匀搅拌使沉淀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盟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