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水坝的集运鱼系统及其集运鱼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5347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水坝的集运鱼系统及其集运鱼方法,下游的鱼类逆流而上穿过防逃笼进入到竖井中;将竖井沉在水中的集鱼箱吊离水面,集鱼箱中的鱼溜到集鱼槽底部的存水斗中,随后将集鱼箱底部的存水斗与堤坝上的滑槽相连;打开闸阀,存水斗中的鱼随水流到滑槽中,滑槽流出的鱼经过分级格栅输送到暂养池中,小鱼从格栅条之间的间隙中掉落至第一暂养区,大鱼在分级格栅上滑落至第二暂养区;将各暂养区中的鱼转运至上游水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帮助鱼类上行过坝,减缓了大坝对鱼类上行的阻隔作用,保护了鱼类原生态的可持续目的。护了鱼类原生态的可持续目的。护了鱼类原生态的可持续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水坝的集运鱼系统及其集运鱼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适用于水坝的集运鱼系统及其集运鱼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鱼类上行过坝


技术介绍

[0002]水利水电工程的建造不可避免地破坏了江河的连通性,阻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与基因交流,造成鱼类生存环境与生态多样性的破坏。因此,以鱼类资源保护为目的过鱼设施如鱼道、集运鱼系统、鱼闸或者不同组合方式的过鱼设施等的设计与建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0003]过鱼设施根据鱼类洄游方向分为鱼类上行过鱼设施和鱼类下行过鱼设施,我国目前涉及的大多为鱼类上行过鱼设施。其中,用于上行过坝的集运鱼系统是指通过诱鱼、拦鱼、集鱼、提升转运、暂养等方法,然后通过汽车或渔船将鱼运输过坝的人工辅助系统。现行的集运鱼系统功能集成化较低,各个流程衔接比较分散,效果并不理想。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集运鱼系统及集运鱼方法,可以将集鱼、运输、暂养很好的整合起来,实现更加高效辅助鱼类上行过坝并集中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水坝的集运鱼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水坝的集运鱼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水库堤坝靠近下游的一侧设置有洄游通道井,洄游通道井与下游水域相通,在洄游通道井靠近上游的一侧设置有竖井,所述竖井与堤坝的排水口相连,在洄游通道井中纵向布置有若干防逃笼,防逃笼设置有喇叭状开口,喇叭状开口前端靠近上游开口宽度较小,后端靠近下游开口宽度较大;在竖井中设置有升降的集鱼箱,所述集鱼箱可下沉至竖井的水中并可吊离浮出水面,所述升降集鱼箱设置有一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网衣集鱼槽,在集鱼槽的底部开口安装有一存水斗,所述存水斗设置有用于与堤坝上配套的滑槽相连的闸阀,在集鱼槽正上方安装有多合一诱鱼装置;所述滑槽另一端与分类暂养池相连,在暂养池一侧的上部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滑槽另一端出鱼口相连的进鱼口,所述分类暂养池由第一网孔挡板划分为两个暂养区,在所述暂养池内安装有分级格栅,所述分级格栅设置有前端倾斜向下的格栅条,所述格栅条靠近所述滑槽的一端安装在进鱼口的底面上,另一端散开呈扇形固定在所述第一网孔挡板上,自滑槽流出的鱼经过分级格栅输送到暂养池中,体积较小的小鱼从格栅条之间的间隙中掉落至第一暂养区,大鱼在分级格栅上滑落至第二暂养区,所述暂养池配置有吸鱼阀、潜水泵和增氧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运鱼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防逃笼由防逃笼外框架以及安装在防逃笼外框架内的喇叭状的防逃网罩构成,防逃网罩的后端开口宽度可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运鱼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防逃笼外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插销和插销座,上下相邻的两个防逃笼之间通过插销和插销座相配合以活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运鱼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竖井内壁的至少一组对边设置有竖向导轨;集鱼箱设置有上下两个水平框架,两个水平框架之间通过支撑桁架固定连接,上下两个水平框架上安装有与所述竖向导轨相配合的滚动摩擦接触的导向轮,上水平框架的部分导向轮通过安装斜架固定在上矩形框架上,且安装斜架上的导向轮高度高于上水平框架,在上水平框架上还固定有吊耳。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运鱼系统,其特征在于,上水平框架各个边的外侧固定有毛刷,所述毛刷与竖井内壁相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志新邹海生徐志强江涛林礼群洪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