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铜绿假单胞菌的纳米复合纸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521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铜绿假单胞菌的纳米复合纸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抗菌纸铜绿假单胞菌灭杀率低,原材料较昂贵,制备成本较高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1)分别配制镁盐溶液和含有铝离子的悬浊液、氢氧根离子溶液、碳酸钠溶液、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铜绿假单胞菌的纳米复合纸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纳米复合纸制备方法,可用于医院、大型办工场合、宾馆、饭店、学校、居民家庭等的室内装修的建筑行业,以及食品行业和医院的纸制包装、工作防护服,预防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引起的疾病传播。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铜绿假单胞菌,成为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超级细菌”。这是因为,一方面,近年来医院内交叉感染的人数愈来愈多,铜绿假单胞菌与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和大肠杆菌一样,已成为引起交叉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另一方面,铜绿假单胞菌与葡萄球菌属、鲍氏不动杆菌和肠菌一起,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主要耐药菌。
[0003]铜绿假单胞菌,又叫绿脓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大小:长(1.5~5.0)μm
×
宽(0.5~1)μm,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无芽胞,无荚膜。其为专性需氧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该菌含有O抗原和H抗原,即菌体抗原和鞭毛抗原,其中O抗原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其外膜蛋白,为保护性抗原;另一种是脂多糖,有特异性。
[0004]医学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致病毒性和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能产生多种与毒力有关的物质,如内毒素、外毒素a、弹性蛋白酶、胶原酶、胰肽酶等,其中以外毒素a最为重要。外毒素a的毒力机理,主要是抑制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注入动物后,主要靶器官肝脏可出现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及坏死,其它脏器病变有肺出血和肾脏坏死。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生素有抗药性,而且能快速地产生抗药性突变,且对化学药物的抵抗力比一般革兰氏阴性菌更强大,目前理想的用于防疫的疫苗仍在研制之中。
[0005]在专利号为ZL201410077645.5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抗菌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抗菌纸制备中的用途。其中,所述抗菌组合物含苍术硬脂及无机银抗菌剂,该方法是将抗菌组合物喷涂于纸张表面可制备抗菌纸。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1)工艺复杂,比如其中,苍术硬脂,由市售茅苍术干燥根茎,按中国药典附录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制备的总挥发油提取物,获得率仅为6.3%。(2)由于无机银抗菌剂是一种特殊制备的二氧化硅载银抗菌剂,使用该无机银抗菌剂增加了成本;(3)直接将抗菌组合物喷涂于纸张表面,对纸的抗张力、柔韧性性能均造成影响;(4)抗菌效果有限:仅给出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实验结果,且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仅给出理论估算的期望值。按照抗菌纸上的抗菌组合物载量计算,其对各种微生物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为:大肠杆菌、绿脓菌约125mg/ml;沙门氏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枯草菌约250mg/ml。
[0006]在公告号为CN105088864A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抗菌涂料、抗菌纸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抗菌纸包括纸张层以及设置于纸张层表面的抗菌涂料层,抗菌涂料层为抗菌成分与涂料的混合物层,抗菌成分为壳聚糖、茶树精油、纳米氧化锌、纳米银系抗菌粉、纳米二氧化钛的至少一种。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有三:一是纳米银系抗菌粉的使用,增加了成本;二是直接将涂料层附于纸基体的表面,影响了纸的抗张力和柔韧性;三是所用抗菌纸抗菌种类
非常有限,即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抑菌效果,对其它菌种抑制效果很差。
[0007]在公告号为CN108130772A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利用石墨烯/果壳制备抗菌纸的方法。该方法的工艺过程包括螺旋挤压处理、生物酶发酵、造纸和纸张改性。其通过在造纸制浆过程中加入石墨烯分散液,使该产品具有导电和抗菌性能。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1)采用螺旋挤压处理、生物酶发酵工艺,增加了制备工艺的复杂性;2)石墨烯分散液的使用,增加了成本;3)抗菌种类有限,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而不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抗铜绿假单胞菌的纳米复合纸制备方法,以提高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灭杀率,同时降低其制备成本和工艺的复杂性。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制备抗铜绿假单胞菌的纳米复合纸制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1)制作7种不同的溶液:
[0011]1a)用摩尔比为1:1的氯化镁和硝酸镁混合配制成0.58~1.26mol/L的镁盐溶液;
[0012]1b)用摩尔比为1:1的氯化铝和碳酸铝混合配制成0.28~0.61mol/L的含有铝离子的悬浊液;
[0013]1c)用氢氧化钠与去离子水配制成0.85~1.45mol/L的氢氧根离子溶液;
[0014]1d)用碳酸钠与去离子水配制成0.26~0.97mol/L的碳酸钠溶液;
[0015]1e)在500mL去离子水中溶入0.96~4.2g的L

丙氨酸,获得L

丙氨酸改性剂溶液;
[0016]1f)在500mL去离子水中溶入1.78~3.56g油酸钠,获得油酸钠改性剂溶液;
[0017]1g)在500mL去离子水中溶入0.56~1.78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获得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剂溶液;
[0018](2)制备改性的纳米碳酸铝复相悬浊液:
[0019](2a)将L

丙氨酸改性剂溶液与1d)中制作的碳酸钠溶液在20~25℃下、以200~300转/分钟速度进行混合搅拌0.1~0.2小时;然后,向此混合液中以4~5毫升/分钟的速度加入200~250毫升1b)中制作的含有铝离子的悬浊液,并同时继续以400~500转/分钟速度进行混合搅拌1~2小时;
[0020](2b)将(2a)中制作的混合液加热到35℃,继续以10~20毫升/分钟的速度加入250~400毫升1b)中制作的含有铝离子的悬浊液,同时加入0.85~1.45mol/L 1c)中制作的氢氧根离子溶液300毫升,并以600~700转/分钟速度在35℃下继续进行混合热搅拌0.2~0.5小时,得到改性的纳米碳酸铝复相悬浊液;
[0021](3)利用(2)中制作的改性的纳米碳酸铝复相悬浊液与1a)制作的镁盐溶液和1c)制作氢氧根离子溶液,制备出镁基复合型悬浊液;
[0022](4)利用(3)中制作的镁基复合型悬浊液和(1)中制备的镁盐溶液和氢氧根离子溶液与去离子水混合,制备镁基增强复合型沉淀物;
[0023](5)制备改性的镁基增强复合型悬浊液:
[0024]将(4)中制作的镁基增强复合型沉淀物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剂溶液和500ml去离子水,在速度为400~500转/分钟,加热温度为60~70℃下进行混合热搅拌40~
60分钟,得到改性的镁基增强复合型悬浊液;
[0025](6)制备洗涤后的改性的镁基增强复合型沉淀物:
[0026]将改性的镁基增强复合型悬浊液在20~25℃的室温下静置30~35分钟,倒掉上层清液;再在该改性的镁基增强复合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铜绿假单胞菌的纳米复合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7种不同的溶液:1a)用摩尔比为1:1的氯化镁和硝酸镁混合配制成0.58~1.26mol/L的镁盐溶液;1b)用摩尔比为1:1的氯化铝和碳酸铝混合配制成0.28~0.61mol/L的含有铝离子的悬浊液;1c)用氢氧化钠与去离子水配制成0.85~1.45mol/L的氢氧根离子溶液;1d)用碳酸钠与去离子水配制成0.26~0.97mol/L的碳酸钠溶液;1e)在500mL去离子水中溶入0.96~4.2g的L

丙氨酸,获得L

丙氨酸改性剂溶液;1f)在500mL去离子水中溶入1.78~3.56g油酸钠,获得油酸钠改性剂溶液;1g)在500mL去离子水中溶入0.56~1.78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获得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剂溶液;(2)制备改性的纳米碳酸铝复相悬浊液:(2a)将L

丙氨酸改性剂溶液与1d)中制作的碳酸钠溶液在20~25℃下、以200~300转/分钟速度进行混合搅拌0.1~0.2小时;然后,向此混合液中以4~5毫升/分钟的速度加入200~250毫升1b)中制作的含有铝离子的悬浊液,并同时继续以400~500转/分钟速度进行混合搅拌1~2小时;(2b)将(2a)中制作的混合液加热到35℃,继续以10~20毫升/分钟的速度加入250~400毫升1b)中制作的含有铝离子的悬浊液,同时加入0.85~1.45mol/L 1c)中制作的氢氧根离子溶液300毫升,并以600~700转/分钟速度在35℃下继续进行混合热搅拌0.2~0.5小时,得到改性的纳米碳酸铝复相悬浊液;(3)利用(2)中制作的改性的纳米碳酸铝复相悬浊液与1a)制作的镁盐溶液和1c)制作氢氧根离子溶液,制备出镁基复合型悬浊液;(4)利用(3)中制作的镁基复合型悬浊液和(1)中制备的镁盐溶液和氢氧根离子溶液与去离子水混合,制备镁基增强复合型沉淀物;(5)制备改性的镁基增强复合型悬浊液:将(4)中制作的镁基增强复合型沉淀物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剂溶液和500ml去离子水,在速度为400~500转/分钟,加热温度为60~70℃下进行混合热搅拌40~60分钟,得到改性的镁基增强复合型悬浊液;(6)制备洗涤后的改性的镁基增强复合型沉淀物:将改性的镁基增强复合型悬浊液在20~25℃的室温下静置30~35分钟,倒掉上层清液;再在该改性的镁基增强复合型沉淀物中加入500mL的去离子水,静置25~30分钟,倒掉上层清液,如此反复此操作2~3次,得到洗涤后的改性的镁基增强复合型沉淀物;(7)制备改性的镁基增强纳米复合纸浆浆料:在洗涤后的改性的镁基增强复合型沉淀物中加入700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庆利王中林杨如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