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释菌种的微生物净水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15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释菌种的微生物净水砖,所述微生物净水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内设置有可缓慢释放菌种的缓释结构,所述菌种为可生成菌落进行净水的菌种,所述缓释结构包括若干释放载体,所述释放载体为多孔结构,其孔隙率为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释菌种的微生物净水砖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缓释菌种的微生物净水砖。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河道内污水的治理一直是城市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污水内的杂质成分越来越复杂,而且其内含有的难降解有毒物质越来越多,很多时候必须依靠特定的微生物来进行处理,污水内具备微生物生长的良好条件,微生物能够从其内获取养分,同时也能够对有害物质进行降解和利用,但是在河道内进行微生物降解时,传统的方式多是直接将微生物投入河道内,微生物伴随河水流动而移动,容易产生流失现象,导致河道内无法形成有效的微生物聚集群落,需要定时定期进行补充,资源耗费大,维护成本高。
[0003]当前,利用生物净化水体的技术备受重视,特别是微生物净水菌剂。然而,传统的净水菌剂通常在投入水中很短的时间内就将微生物全部释放出来,短期内净水效果较好,但难以持续发挥净化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目前污水处理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缓释菌种的微生物净水砖,能够达到缓慢方式释放菌种并在微生物净水砖附近创建菌落群的效果。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缓释菌种的微生物净水砖,所述微生物净水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内设置有可缓慢释放菌种的缓释结构,所述菌种为可生成菌落进行净水的菌种。
[0007]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缓释结构包括若干释放载体,所述释放载体为多孔结构,其孔隙率为10%

70%,其孔洞内存放有用于净水的菌种,所述释放载体表面附着有用于缓慢释放菌种的生物膜层,所述生物膜层由若干株活性微生物复合而成。
[0008]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缓释结构包括若干释放载体,所述释放载体为多孔结构,其孔隙率为10%

70%,随机孔洞内设有菌种,每一定数量的菌种被一裹覆层包裹,所述裹覆层为遇水溶解的层,不同裹覆层的溶解所需时间长短不一。
[0009]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生物膜还包括酶层,所述微生物包括硝化细菌、芽孢细菌、光合菌、丝状真菌、酵母菌、脱硫弧菌以及单胞菌中的至少一种。
[0010]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裹覆层由菌种、孢粉素和高分子多糖制成。
[0011]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酶层内设有溶菌酶、固氮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漆酶中的至少一种。
[0012]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砖体包括基板、盖板和主体,所述主体两端分别连接基板和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多个阵列排列的进水孔,所述盖板近主体面上附有一层过滤网,所述基板上设有多个阵列排列的出水孔,所述主体包括主体壁,所述主体壁围合形成中空孔,所述释放载体包括辅助填料和至少一块建筑垃圾,所述释放载体设置在中空孔内,所
述中空孔内设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中空孔分隔成多个释放载体管道,所述释放载体管道中填充有若干所述释放载体,所述释放载体管道一端接所述盖板且另一端接所述基板,所述释放载体管道的横截面积为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
[0013]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释放载体包括球状、柱状、锥体状、多边体状。
[0014]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建筑垃圾包括碎石块、砖瓦碎块、角砾、圆砾的至少一种。
[0015]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辅助调料包括活性炭、石英砂、陶粒、沸石、鹅卵石、多孔玻璃、纤维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的优点:一种缓释菌种的微生物净水砖,所述微生物净水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内设置有可缓慢释放菌种的缓释结构,所述菌种为可生成菌落进行净水的菌种,所述缓释结构包括若干释放载体,所述释放载体为多孔结构,其孔隙率为10%

70%,其孔洞内存放有用于净水的菌种,所述释放载体表面附着有用于缓慢释放菌种的生物膜层,所述生物膜层由若干株活性微生物复合而成;或随机孔洞内设有菌种,每一定数量的菌种被一裹覆层包裹,所述裹覆层为遇水溶解的层,不同裹覆层的溶解所需时间长短不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能够达到缓慢方式释放菌种并在微生物净水砖附近创建菌落群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缓释菌种的微生物净水砖的外观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缓释菌种的微生物净水砖的盖板的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缓释菌种的微生物净水砖的主体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A

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缓释菌种的微生物净水砖,所述微生物净水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内设置有可缓慢释放菌种的缓释结构,所述菌种为可生成菌落进行净水的菌种,所述缓释结构包括若干释放载体6,所述释放载体6为多孔结构,其孔隙率为10%

70%,其孔洞内存放有用于净水的菌种,所述释放载体6表面附着有用于缓慢释放菌种的生物膜层,所述生物膜层由若干株活性微生物复合而成;或随机孔洞内设有菌种,每一定数量的菌种被一裹覆层包裹,所述裹覆层为遇水溶解的层,不同裹覆层的溶解所需时间长短不一。通过缓慢释放可以避免菌种全部被水流冲走,使得总有部分时段会在微生物净水砖附
近留种进行繁衍,从而达到缓慢方式释放菌种并在微生物净水砖附近创建菌落群的效果。
[0024]其中,所述释放载体包括辅助填料和至少一块建筑垃圾。
[0025]其中,孔洞内存放有用于净水的菌种,所述释放载体6表面附着有用于缓慢释放菌种的生物膜层,生物膜层在水的冲刷过程中,缓慢释放菌种并在微生物净水砖附近形成菌落群。
[0026]其中,随机孔洞内设有菌种,所述菌种被一裹覆层包裹,孔洞大小不一样,制得的裹覆层厚度不同,不同厚度的裹覆层溶解所需的时间长短不同,从而实现不同孔洞释放时间不一,从而实现微生物净水砖缓慢释放菌种并在微生物净水砖附近形成菌落群。所述裹覆层由菌种、孢粉素和高分子多糖制成,其制备过程为:(1)将孢粉素与菌种培养基混合、灭菌、冷却至常温并接种菌种,然后进行增值培养,过滤后得到初级裹覆层;(2)将初级裹覆层加入到高分子多糖溶液中,混匀后再加入交联剂,使高分子多糖发生交联反应并固化,将其沉淀冻干,即得。
[0027]其中,采用建筑垃圾作为加工生物膜的载体,具有投资和运行费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释菌种的微生物净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净水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内设置有可缓慢释放菌种的缓释结构,所述菌种为可生成菌落进行净水的菌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菌种的微生物净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结构包括若干释放载体,所述释放载体为多孔结构,其孔隙率为10%

70%,其孔洞内存放有用于净水的菌种,所述释放载体表面附着有用于缓慢释放菌种的生物膜层,所述生物膜层由若干株活性微生物复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菌种的微生物净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结构包括若干释放载体,所述释放载体为多孔结构,其孔隙率为10%

70%,随机孔洞内设有菌种,每一定数量的菌种被一裹覆层包裹,所述裹覆层为遇水溶解的层,不同裹覆层的溶解所需时间长短不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释菌种的微生物净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还包括酶层,所述微生物包括硝化细菌、芽孢细菌、光合菌、丝状真菌、酵母菌、脱硫弧菌以及单胞菌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缓释菌种的微生物净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裹覆层由菌种、孢粉素和高分子多糖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缓释菌种的微生物净水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杰王云飞胡德恒何中连胡德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延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