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513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5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可用于金融领域或其他领域,将风险数据存储在多个节点集群中的最优节点内,由于这些节点集群是分布式的,解决了单点存储量小和宕机风险;用户节点集群在获取风险数据时,先在自身链下通道内查询是否存在风险数据,若自身链下通道内未存储风险数据,则在其他链下通道内查询是否存在风险数据,在所有存储风险数据的转储节点集群中选取最优节点集群获取风险数据,最优节点以及最优转储节点集群会随时间动态变化,平衡链下通道内节点的流量压力,保证通道性能;将耗时的操作放到链下进行,采用链下扩容和自适应最优节点算法,提高了区块链系统性能。提高了区块链系统性能。提高了区块链系统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金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金融业务蓬勃发展。信贷业务尤其是小额信贷产品势头大盛,金融产品本身就充满风险,频繁出现的借贷平台倒闭事件喻示了一个事实:各类放贷机构风险管理不当,征信信息不充足。以银行为例,目前银行放贷的风险管理主要由以下成分构成:
[0003]1、征信信息提供系统
[0004]2、反欺诈系统
[0005]3、业务部门的用户画像系统
[0006]4、担保系统
[0007]在这些支撑系统中,一般的,小额信贷业务并不存在担保,风险管理是否合理有效的保障来自征信系统提供的征信信息和用户评级。传统征信行业的困境在于:1、企业自身无法收集到足够的征信数据,本身拥有的数据不足以构建风险判断模型;2、第三方数据昂贵且时效性、真实性得不到保证,特别是对于小型公司而言获取数据成本较高;3、采集数据时用户隐私容易受到侵犯,监管部门很难及时发现侵权行为,管理措施有所滞后。从维护金融社会整体稳定性而言,征信数据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应当作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竞争手段,提供真实可信的共享数据百利无害。
[0008]从上述问题出发,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征信数据的安全性。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存储技术,目的是为解决网络中多方交易时的信任问题,其效果可以实现在不依赖中心化权威节点的条件下建立可信的交易集群。
[0009]去中心化、安全可信是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但由于传统的共识机制(以比特币系统的共识机制Pow,proof of work为例)通常需要使整个系统全部达到共识,一轮共识操作的耗时将导致区块链交易系统性能严重不足(以比特币系统为代表,据估算,全网完成一轮共识的时间为10分钟),无法达到传统集中式存储系统的性能,更远远达不到商用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的性能要求,这使得区块链技术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0010]为了解决上述性能瓶颈,目前主流提升区块链处理能力的途径是区块链扩容。有两类代表性的解决思路。一种是链上扩容(Layer1),这种思路主要是通过修改区块链的自身特性来提高系统性能,例如修改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以拜占庭容错(BFT)及其变种算法代替Pow)、扩大区块容量等,这类改造方案具有原生的性能天花板,且由于任何修改依然需要广播共识,维护和升级困难;另一种是链下扩容(Layer2),链下扩容的思路并不改变区块链系统的自身机制,而是把耗时操作放到链下进行,只有需要产生共识的时候才与区块链进行信息交互,减少交互次数,使需要高时效的事务与长耗时的共识操作隔离,代表的实现方案有闪电网络等。闪电网络通过锁定智能合约,打开链下交易通道,使通道内的两个用户可以在通道内直接进行交易,提高对应交易的响应时效。但是,首先,闪电网络需要本地存储交易中间状态,会提高用户的存储负担;其次,闪电网络仅打开两个用户间的交易通道,当
有多个用户需要与多个其他用户进行高频交易时,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拓扑结构过于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将数据交换操作与共识操作隔离,使用链下扩容思路,扩展智能合约,达到更好的访问性能。
[00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1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所述区块链包括上送节点集群以及转储节点集群,由上送节点集群执行,所述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包括:
[0014]确定一最优待转储节点,其中,所述上送节点集群对应包括在至少一个链下通道内,每个链下通道还包括一转储节点集群,每个链下通道内的转储节点集群确定一最优待转储节点;
[0015]将所述风险数据转储至所有最优待转储节点中。
[0016]进一步地,所述风险数据共享方法还包括:基于自身节点集群的编号确定多个链下通道。
[0017]进一步地,所述确定一最优待转储节点,包括:
[0018]根据上送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预设数据所需要的传输时长,得到每个节点的第一速率变量;
[0019]根据上送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预设数据的数据流量,得到每个节点的第一流量变量;
[0020]根据所述每个节点的第一速率变量以及所述每个节点的第一流量变量,确定所述最优待转储节点。
[0021]进一步地,所述根据上送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预设数据所需要的传输时长,得到每个节点的第一速率变量,包括:
[0022]根据上送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预设数据所需要的传输时长,得到上送节点集群中所有节点完成数据传输所需的传输时长总和;
[0023]根据所述上送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传输预设数据所需要的传输时长和所有节点完成数据传输所需的传输时长总和的比例,得到上送节点集群中每个节点的第一速率变量。
[0024]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流量包括:当上送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的预设数据达到一设定条件时得到的第一传输流量值,以及当上送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的预设数据未达到一设定条件时得到的第二传输流量值;所述根据上送节点集群中的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预设数据的数据流量,得到每个节点的第一流量变量,包括:
[0025]计算上送节点集群中每个节点传输预设数据的传输流量值总和;
[0026]根据上送节点集群中每个节点的传输流量值总和与上送节点集群中节点的数量的比值,得到上送节点集群中每个节点的第一流量变量。
[0027]进一步地,所述基于自身节点集群的编号确定多个链下通道,包括:
[0028]根据第一转储节点集群组中每个第一转储节点集群的编号,以及上送节点集群的编号,结合第一哈希函数,生成每个第一转储节点集群的第一哈希值;
[0029]根据第二转储节点集群组中每个第二转储节点集群的编号,以及上送节点集群的编号,结合第二哈希函数,生成每个第二转储节点集群的第二哈希值;
[0030]根据所述上送节点集群的唯一身份标识码,结合第三哈希函数,生成第三哈希值;
[0031]根据每个第一转储节点集群的第一哈希值、每个第二转储节点集群的第二哈希值以及第三哈希值,确定上送节点集群的多个链下通道。
[003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哈希函数、所述第二哈希函数以及所述第三哈希函数中的任意两个相同或不同。
[003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所述区块链包括上送节点集群以及转储节点集群,由转储节点集群执行,所述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包括:
[0034]确定一最优待转储节点,其中,所述转储节点集群对应包括在至少一个链下通道内,每个链下通道还包括上送节点集群,每个链下通道内的上送节点集群确定一最优待转储节点;
[0035]将所述上送节点集群发送的风险数据存储至所有最优待转储节点中。
[00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包括上送节点集群以及转储节点集群,由上送节点集群执行,所述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包括:确定一最优待转储节点,其中,所述上送节点集群对应包括在至少一个链下通道内,每个链下通道还包括一转储节点集群,每个链下通道内的转储节点集群确定一最优待转储节点;将所述风险数据转储至所有最优待转储节点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数据共享方法还包括:基于自身节点集群的编号确定多个链下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一最优待转储节点,包括:根据上送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预设数据所需要的传输时长,得到每个节点的第一速率变量;根据上送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预设数据的数据流量,得到每个节点的第一流量变量;根据所述每个节点的第一速率变量以及所述每个节点的第一流量变量,确定所述最优待转储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上送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预设数据所需要的传输时长,得到每个节点的第一速率变量,包括:根据上送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预设数据所需要的传输时长,得到上送节点集群中所有节点完成数据传输所需的传输时长总和;根据所述上送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传输预设数据所需要的传输时长和所有节点完成数据传输所需的传输时长总和的比例,得到上送节点集群中每个节点的第一速率变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量包括:当上送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的预设数据达到一设定条件时得到的第一传输流量值,以及当上送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的预设数据未达到一设定条件时得到的第二传输流量值;所述根据上送节点集群中的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预设数据的数据流量,得到每个节点的第一流量变量,包括:计算上送节点集群中每个节点传输预设数据的传输流量值总和;根据上送节点集群中每个节点的传输流量值总和与上送节点集群中节点的数量的比值,得到上送节点集群中每个节点的第一流量变量。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自身节点集群的编号确定多个链下通道,包括:根据第一转储节点集群组中每个第一转储节点集群的编号,以及上送节点集群的编号,结合第一哈希函数,生成每个第一转储节点集群的第一哈希值;根据第二转储节点集群组中每个第二转储节点集群的编号,以及上送节点集群的编号,结合第二哈希函数,生成每个第二转储节点集群的第二哈希值;根据所述上送节点集群的唯一身份标识码,结合第三哈希函数,生成第三哈希值;根据每个第一转储节点集群的第一哈希值、每个第二转储节点集群的第二哈希值以及
第三哈希值,确定上送节点集群的多个链下通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哈希函数、所述第二哈希函数以及所述第三哈希函数中的任意两个相同或不同。8.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包括上送节点集群以及转储节点集群,由转储节点集群执行,所述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包括:确定一最优待转储节点,其中,所述转储节点集群对应包括在至少一个链下通道内,每个链下通道还包括上送节点集群,每个链下通道内的上送节点集群确定一最优待转储节点;将所述上送节点集群发送的风险数据存储至所有最优待转储节点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一最优待转储节点,包括:根据转储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预设数据所需要的传输时长,得到每个节点的第二速率变量;根据转储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预设数据的数据流量,得到每个节点的第二流量变量;根据所述每个节点的第二速率变量以及所述每个节点的第二流量变量,确定所述最优待转储节点。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转储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预设数据所需要的传输时长,得到每个节点的第二速率变量,包括:根据转储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传输预设数据所需要的传输时长,得到转储节点集群中所有节点完成数据传输所需的传输时长总和;根据转储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传输预设数据所需要的传输时长和转储节点集群中所有节点完成数据传输所需的传输时长总和的比值,得到转储节点集群中每个节点的第二速率变量。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量包括:当转储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的预设数据达到一设定条件时得到的第三传输流量值,以及当转储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的预设数据未达到一设定条件时得到的第四传输流量值;所述根据转储节点集群中任意节点向其他节点传输预设数据的数据流量,得到每个节点的第二流量变量,包括:计算转储节点集群中每个节点传输预设数据的传输流量值总和;根据转储节点集群中每个节点的传输流量值总和与转储节点集群中节点的数量的比值,得到转储节点集群中每个节点的第二流量变量。12.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包括转储节点集群以及用户节点集群,由用户节点集群执行,所述风险数据共享方法包括:根据自身节点集群的编号,确定多个自身链下通道,其中,每个自身链下通道包括所述用户节点集群以及第一转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晓华罗伟吴延生邓观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