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垃圾回收环保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回收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水体垃圾回收环保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水体里经常会有一些垃圾,传统的回收方式存在垃圾中含水量过大造成收集设备在水中吃水量过大,且不能对水体进行污染质治理,所以设计了一种水体垃圾回收环保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体垃圾回收环保设备,设备能够旋转式压力回收水体垃圾,设备能够排出水的同时将垃圾运送到移动箱内,设备能够治理水体污染,设备能够改变回收位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回收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水体垃圾回收环保设备,包括垃圾回收机构、药剂加入机构、调节机构,设备能够旋转式压力回收水体垃圾,设备能够排出水的同时将垃圾运送到移动箱内,设备能够治理水体污染,设备能够改变回收位置。
[0005]所述的垃圾回收机构与药剂加入机构相连,垃圾回收机构与调节机构相连。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体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垃圾回收环保设备,包括垃圾回收机构(1)、药剂加入机构(2)、调节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回收机构(1)与药剂加入机构(2)相连,垃圾回收机构(1)与调节机构(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垃圾回收环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回收机构(1)包括方形通槽(1
‑
1)、支撑座(1
‑
2)、中转筒(1
‑
3)、混流箱(1
‑
4)、流通口(1
‑
5)、浮力座(1
‑
6)、处理箱(1
‑
7)、带孔轴(1
‑
8)、带凸起轴(1
‑
9)、弹簧(1
‑
10)、带轴限位盘(1
‑
11)、负压箱(1
‑
12)、排放管(1
‑
13)、长轴(1
‑
14)、输送箱(1
‑
15)、嵌入箱(1
‑
16)、排放口(1
‑
17)、移动箱(1
‑
18)、限位杆(1
‑
19)、固定座(1
‑
20)、液压缸(1
‑
21)、液压杆(1
‑
22)、整体支撑(1
‑
23)、带孔座(1
‑
24)、带螺纹孔座(1
‑
25)、电机皮带轮(1
‑
26)、联轴器(1
‑
27)、电机(1
‑
28)、皮带(1
‑
29)、皮带轮I(1
‑
30)、推动风轮箱(1
‑
31)、进风孔(1
‑
32)、液压缸I(1
‑
33)、上支撑座(1
‑
34)、竖向支撑杆(1
‑
35)、带孔活动座(1
‑
36)、电机I(1
‑
37)、联轴器I(1
‑
38)、负压吸管(1
‑
39)、阶梯杆(1
‑
40)、内置弹簧(1
‑
41)、带斜面座(1
‑
42)、带底盘叶轮(1
‑
43)、内置风轮(1
‑
44)、推动风轮(1
‑
45)、螺旋轴(1
‑
46)、卸料开口(1
‑
47)、闸门(1
‑
48)、闸门槽(1
‑
49),方形通槽(1
‑
1)设置在支撑座(1
‑
2)上,支撑座(1
‑
2)与整体支撑(1
‑
23)相连,中转筒(1
‑
3)与支撑座(1
‑
2)相连,中转筒(1
‑
3)与混流箱(1
‑
4)相连且连通,流通口(1
‑
5)对称设置在混流箱(1
‑
4)两侧,浮力座(1
‑
6)与处理箱(1
‑
7)相连,处理箱(1
‑
7)与带孔轴(1
‑
8)转动连接,带孔轴(1
‑
8)与带凸起轴(1
‑
9)滑动连接,带凸起轴(1
‑
9)与带轴限位盘(1
‑
11)相连,弹簧(1
‑
10)两端分别连接在带孔轴(1
‑
8)和带轴限位盘(1
‑
11)上,负压箱(1
‑
12)与处理箱(1
‑
7)相连,负压箱(1
‑
12)与排放管(1
‑
13)相连且连通,长轴(1
‑
14)与负压箱(1
‑
12)转动连接,输送箱(1
‑
15)与处理箱(1
‑
7)相连且连通,输送箱(1
‑
15)与嵌入箱(1
‑
16)相连且连通,输送箱(1
‑
15)和嵌入箱(1
‑
16)均与浮力座(1
‑
6)相连,浮力座(1
‑
6)上设有排放口(1
‑
17),移动箱(1
‑
18)与嵌入箱(1
‑
16)滑动连接,限位杆(1
‑
19)两端分别连接在嵌入箱(1
‑
16)和固定座(1
‑
20)上,固定座(1
‑
20)与浮力座(1
‑
6)相连,液压缸(1
‑
21)与固定座(1
‑
20)相连,液压缸(1
‑
21)与液压杆(1
‑
22)相连,液压杆(1
‑
22)与固定座(1
‑
20)滑动连接,液压杆(1
‑
22)与移动箱(1
‑
18)相连,整体支撑(1
‑
23)上设有带孔座(1
‑
24)和带螺纹孔座(1
‑
25),电机皮带轮(1
‑
26)与联轴器(1
‑
27)相连,联轴器(1
‑
27)与电机(1
‑
28)相连,电机(1
‑
28)与输送箱(1
‑
15)相连,电机皮带轮(1
‑
26)与皮带(1
‑
29)摩擦连接,皮带(1
‑
29)与皮带轮I(1
‑
30)摩擦连接,推动风轮箱(1
‑
31)与输送箱(1
‑
15)相连且连通,进风孔(1
‑
32)设置在推动风轮箱(1
‑
31)上,液压缸I(1
‑
33)与上支撑座(1
‑
34)相连,上支撑座(1
‑
34)与竖向支撑杆(1
‑
35)相连,竖向支撑杆(1
‑
35)与处理箱(1
‑
7)相连,带孔活动座(1
‑
36)与液压缸I(1
‑
33)的活塞杆相连,液压缸I(1
‑
33)的活塞杆与上支撑座(1
‑
34)滑动连接,带孔活动座(1
‑
36)与电机I(1
‑
37)相连,电机I(1
‑
37)与联轴器I(1
‑
38)相连,联轴器I(1
‑
38)与带轴限位盘(1
‑
11)相连,负压吸管(1
‑
39)与负压箱(1
‑
12)相连且连通,负压吸管(1
‑
39)插入处理箱(1
‑
7)内,阶梯杆(1
‑
40)与支撑座(1
‑
2)相连,阶梯杆(1
‑
40)与内置弹簧(1
‑
41)相连,内置弹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玲,章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