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丙烯酰胺共聚的接枝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12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5
一种用于丙烯酰胺共聚的接枝剂组合物,包括下列组份,各组份按质量百分比计: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丙烯酰胺共聚的接枝剂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聚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丙烯酰胺共聚的接枝剂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使用的聚合物驱油剂主要是聚丙烯酰胺,在三次采油阶段,油层较深,油井内温度较高(聚丙烯酰胺的使用温度不能超过75℃),且在矿化度较高的油层中容易发生相分离,致使溶液粘度剧烈下降,因此,研究、开发性能好,耐温、抗盐、使用性能优良、经济有效的驱油用聚丙烯酰胺迫在眉睫。
[0003]近年来,国内众多研究机构、生产企业开展了耐温耐盐聚合物的研究,以提高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能。主要是以丙烯酰胺为基础,引入其他具有特殊功能的结构单元进行共聚,包括引入大侧基或刚性侧基,引入具有特殊功能的结构单元,在高分子链上引入亲油基团和亲水基团,与天然高分子接枝共聚,引入具有优良表面活性的功能基团等,以提高共聚物的耐温抗盐性能。
[0004]抗温耐盐驱油用聚合物的研制开发对于扩大聚合物驱的适用范围和提高聚合物驱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该合成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般丙烯酰胺与其他单体共聚时多是加入表面活性剂,如OP等,以提高聚合效果,但问题是单纯的表面活性剂无法高效的实现不同分子间的共聚,共聚时相同单体分子间接合度高,不同单体分子间接合度低,造成所合成的共聚物抗盐性能不佳,且生产批次间差异较大,质量不稳定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丙烯酰胺共聚的接枝剂组合物,通过在丙烯酰胺共聚时加入本专利技术的接枝剂,解决了丙烯酰胺共聚时,不同分子间接合度低,接合不稳定,共聚物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耐温耐盐聚合物的性能。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用于丙烯酰胺共聚的接枝剂组合,包括下列组份,各组份按质量百分比计:10%

20%的丙烯酸、20%

30%的丙烯腈、30

50%的甲基丙烯磺酸钠。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接枝剂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将计量比的丙烯酸、丙烯腈、甲基丙烯磺酸钠加入水搅拌分散,并加热至40℃

50℃,保温4

6小时,冷却至室温。
[0008]将丙烯酸、丙烯腈、甲基丙烯磺酸钠聚合反应后,生成含磺酸基的接枝剂混合物。在丙烯酰胺与乙烯基吡咯烷酮(或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烯丙基N-烷基氯化铵等功能单体的混合体系中,不加入接枝剂时,功能单体与丙烯酰胺组分之间相容性不好,界面张力高,造成共聚的随机性较大,有时聚合率较高,有时聚合率低,无法实现稳定、受控制的高共聚率。加入本专利技术的接枝剂后,可有效地改善丙烯酰胺与乙烯基吡咯烷酮(或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烯丙基N-烷基氯化铵等组分之间的相容性,降低界面张力,增强界面黏结力,实现功能单体与丙烯酰胺单体高效的聚合,可保证较高、稳定的共聚率,从而增加了聚合物的抗盐性能和质量稳定性。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通过在丙烯酰胺水溶液与其他功能单体共聚时,加入本申请的接枝剂2%

10%(按照质量百分比),之后加入引发剂等聚合,可提高共聚物的耐温抗盐等性能。加入本申请的接枝剂组合物之后,由此合成的聚丙烯酰胺耐盐性更好,质量稳定,批次间差异小,产品合格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11]下述实验所用的接枝剂组合物由下述方法制得:将计量比15%的丙烯酸、20%的丙烯腈、30%的甲基丙烯磺酸钠加入35%的水中搅拌分散,并加热至45℃,保温6小时,冷却至室温。此接枝剂在聚合物的水溶液中添加量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为2%

10%。
[0012]丙烯酰胺与AMPS、乙烯基吡咯烷酮(或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烯丙基N-烷基氯化铵等单体共聚时,将本专利技术的接枝剂组合物按2%、4%、6%、8%(质量分数)加入到溶液中,引发聚合后得到的聚丙烯酰胺抗盐性能检测结果见表1。
[0013]表1加入本专利技术的接枝剂组合物合成的聚合物抗盐性能检测表
[0014][0015]丙烯酰胺与AMPS、乙烯基吡咯烷酮(或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烯丙基N-烷基氯化铵等单体共聚时,相同条件下,不加入本专利技术的接枝剂,引发聚合后得到的聚丙烯酰胺抗盐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
[0016]表2不加接枝剂合成的聚合物抗盐性能检测表
[0017][0018]注:污水矿化度为6000mg/L。
[0019]由以上对比实验可以看出,丙烯酰胺与AMPS、乙烯基吡咯烷酮(或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烯丙基N-烷基氯化铵等功能单体共聚时,不加本专利技术的接枝剂组合物,合成的耐温抗盐聚合物清水粘度在48mPa.s

65mPa.s之间,在矿化度6000mg/L污水中粘度
下降明显,且不稳定,说明丙烯酰胺与功能单体之间接合效果不好,合成出的耐温抗盐聚合物抗盐性能低,质量不稳定。
[0020]丙烯酰胺与AMPS、乙烯基吡咯烷酮(或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烯丙基N-烷基氯化铵等功能单体共聚时,填加本专利技术的接枝剂组合物后,合成出的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清水粘度在54mPa.s

82mPa.s之间,在矿化度6000mg/L污水中,聚合物粘度在42mPa.s

86mPa.s之间,且接枝剂加入量在6%以上时,合成的抗盐聚合物污水粘度反而高于清水粘度,说明加入本专利技术的接枝剂组合物后,丙烯酰胺与AMPS、乙烯基吡咯烷酮(或N-乙烯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烯丙基N-烷基氯化铵等功能单体接合效果好,比率高,合成的抗盐聚丙烯酰胺具有超强的抗盐性。说明本接枝剂组合物对丙烯酰胺与其他单体聚合具有较强的接合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丙烯酰胺共聚的接枝剂组合,包括下列组份,各组份按质量百分比计:10%

20%的丙烯酸、20%

30%的丙烯腈、30

50%的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岳岩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龙徽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