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墙板及其5G智能化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509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墙板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配式墙板及其5G智能化加工方法,该装配式墙板以龙骨架为基础,将保温板设置于墙板的中部,使用混凝土浇注内叶板和外保护层,实现了装配式墙板快速成型;通过设置加强筋,使装配式墙板的抗压强度明显增大;保温板两侧设有玻璃纤维层,防止保温板被腐蚀、破裂而失去保温效果;相邻装配式墙板的对接,使相邻装配式墙板的连接牢固,且能够实现快速装配。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和简单的工序制备高抗压强度的装配式墙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墙板及其5G智能化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墙板领域,尤其是一种装配式墙板及其5G智能化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采用反打成型工艺制造的建筑物所需的墙体,也叫预制墙板。采用反打成型工艺能够快速地形成预制墙板,其优势在于形成预制墙板的时间短,预制墙板形成后,将与之外墙板直接组装到建筑物的骨架上即可,其改变了现有的采用砖砌来形成墙体的方式。然而预制墙板的承重抗压能力较差,不适合使用与高层建筑,且保温层易破裂,影响墙板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墙板及其5G智能化加工方法,以龙骨架为基础,强增装配式墙板的抗压强度,用玻璃纤维层粘结在保温层两侧,防止保温层被腐蚀或破裂,且能够快速成型,工序简单。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墙板,包括内叶板、外保护层和龙骨架,所述龙骨架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均为弓字型,且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相对面均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弓字型的第一支撑杆,两个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两端相连接,两个第一支撑间设有多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均设有加强筋,所述卡槽内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玻璃纤维层,所述卡槽两侧的加强筋分别伸入至内叶板和外保护层,所述外保护层远离玻璃纤维层侧设有装饰层,内叶板和外保护层均由混凝土构成。
[0005]优选的,所述保温层选用XPS聚苯板或EPS板。
[0006]优选的,所述内叶板和外保护层的厚度均为80mm~100mm,保温层的厚度为80mm~140mm。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上述所述装配式墙板的5G智能化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将保温层的两侧均粘结上玻璃纤维层;
[0009](2)制作龙骨架,并将步骤(1)中得到的粘结有玻璃纤维层的保温层置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卡槽内;
[0010](3)制作模台模具,模台模具内腔的形状与龙骨架的形状一致,模台模具内腔的长度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长度一致,模台模具内腔的宽度与龙骨架的高度一致,模台模具内腔的高度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厚度一致;
[0011](4)清理模台模具,并在模台模具内喷涂脱模剂,并将步骤(2)中得到的龙骨架放置在模台模具内腔中;
[0012](5)通过智能化布料机向步骤(4)中得到的模台模具中布料混凝土,并用智能抹平机将混凝土抹平,制得内叶板和外保护层,使内叶板和外保护层将玻璃纤维层和保温层包
裹在中间;
[0013](6)通过搬运机器人将步骤(5)中得到的模台模具移送至养护窑内,对内叶板和外保护层进行养护硬化;通过高温蒸汽和热风对养护室进行升温,温度传感器检测养护窑内温度达到68~73℃,通过调节高温蒸汽和热风的温度,使养护窑内温度稳定在70~75℃之间进行恒温养护,恒温养护后,降低高温蒸汽和热风的温度,将养护窑内温度降至室温;
[0014](7)将步骤(6)中养护硬化后的墙板进行脱模;
[0015](8)通过搬运机器人将步骤(7)中得到的墙板搬运至喷涂工位,对墙板的外保护层侧喷涂装饰层;
[0016](9)通过搬运机器人将步骤(8)中得到的墙板移送至杀菌工位,通过紫外线对墙板进行紫外线杀菌。
[0017]优选的,所述混凝土的组分包括:硅酸盐水泥33%~46%,粉煤灰27%~34%,碱水剂2.5%~3%,机制砂12%~17.5%,碎石15%~20%。
[0018]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能够使该装配式墙板的5G智能化加工方法正常使用的其它步骤,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另外,本专利技术中未加限定的技术手段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手段。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墙板以龙骨架为支撑架,将保温板设置于墙板的中部,使用混凝土浇注内叶板和外保护层,实现了装配式墙板快速成型;通过设置加强筋,使装配式墙板的抗压强度明显增大;保温板两侧设有玻璃纤维层,防止保温板被腐蚀、破裂而失去保温效果;相邻装配式墙板的对接,使相邻装配式墙板的连接牢固,且能够实现快速装配。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墙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的A

A向剖视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龙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图3的B

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清楚地描述,在此处的描述仅仅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墙板,包括内叶板3、外保护层8和龙骨架,所述龙骨架包括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11,所述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11均为弓字型,且上支撑6板和下支撑板11的相对面均设有卡槽14,所述卡槽1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弓字型的第一支撑杆12,两个第一支撑杆12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11两端相连接,且两个第一支撑12间设有多个第二支撑杆13,所述第二支撑杆
13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11相连接,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3上均设有加强筋9,所述卡槽14内设有保温层4,所述保温层4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玻璃纤维层5,所述卡槽14两侧的加强筋9分别伸入至内叶板3和外保护层8,所述外保护层8远离玻璃纤维层5侧设有装饰层10,内叶板3和外保护层8均由混凝土构成。
[0028]所述保温层4选用XPS聚苯板或EPS板。
[0029]所述内叶板3的厚度为88mm,外保护层8的厚度为95mm,保温层4的厚度为124mm。
[0030]对比例1,
[0031]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龙骨架未置加强筋。
[0032]实施例2
[0033]上述所述装配式墙板的5G智能化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4](1)将保温层4的两侧均粘结上玻璃纤维层5;
[0035](2)制作龙骨架,并将步骤(1)中得到的粘结有玻璃纤维层5的保温层4 置于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11的卡槽14内;
[0036](3)制作模台模具,模台模具内腔的形状与龙骨架的形状一致,模台模具内腔的长读与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11的长度一致,模台模具内腔的宽度与龙骨架的高度一致,模台模具内腔的高度与上支撑6板和下支撑板11的厚度一致;
[0037](4)清理模台模具,并在模台模具内喷涂脱模剂,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墙板,包括内叶板、外保护层和龙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架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均为弓字型,且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相对面均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弓字型的第一支撑杆,两个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两端相连接,两个第一支撑间设有多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均设有加强筋,所述卡槽内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玻璃纤维层,所述卡槽两侧的加强筋分别伸入至内叶板和外保护层,所述外保护层远离玻璃纤维层侧设有装饰层,内叶板和外保护层均由混凝土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选用XPS聚苯板或EPS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叶板和外保护层的厚度均为80mm~100mm,保温层的厚度为80mm~140mm。4.一种装配式墙板的5G智能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保温层的两侧均粘结上玻璃纤维层;(2)制作龙骨架,并将步骤(1)中得到的粘结有玻璃纤维层的保温层置于上支撑板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夏孙燕马文艳赵彩丽李新功王卫灯孙应杰司凯凯范宾宾王浩梁闪闪王思思
申请(专利权)人:修武县奥德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