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板、其加工方法及建筑物技术

技术编号:290505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外墙板、其加工方法及建筑物;外墙板包括:保温层;外表层,其包覆于保温层的外侧,外表层的材质为自密实轻质混凝土,自密实轻质混凝土包括水泥、矿粉、粉煤灰、浮石、细砂、建筑再生砂、膨胀剂、聚丙烯纤维、减水剂、保坍剂、增稠剂、引气剂和水,钢丝网片,保温层两侧的外表层内均嵌有钢丝网片;拉结件,其中间部分嵌于保温层,拉结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钢丝网片,拉结件的端部嵌于外表层内。既保证了外墙板的各方面的力学性能,又降低了外墙板的自重,达到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效果;再者,浮石、粉煤灰和建筑再生砂都属于废弃资源再利用,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持续发展的策略。持续发展的策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板、其加工方法及建筑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外墙板、其加工方法及建筑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依靠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来带动建筑工业化整体发展,因此,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带保温的外围护墙板,主要由普通细石混凝土作为结构保护层的夹心保温材料墙板(PC大板),除此之外尚有一些以普通混凝土或水泥胶浆作为结构保护层的夹心保温材料的条形板材,其基本采用三明治式外墙板,三明治式外墙板由内页墙、保温层、外页墙三部分组成,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机械制作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人机费用均较高,且保温层的连接依靠大量连接件固定,连接件材料成本偏高且连接件处理不当容易脱落等因素,导致三明治式墙板造价高昂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抗震性能低、抗裂性能与抗渗性能差;墙板自重大和部品连接工艺复杂直接影响装配效率,导致综合成本高,抗震性能、抗裂性能与抗渗性能影响外墙板的使用寿命和功能。
[0003]因此,亟需一种外墙板、其加工方法及建筑物,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墙板、其加工方法及建筑物,其既保证了外墙板的各方面的力学性能,又降低了外墙板的自重;达到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效果。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外墙板,包括:
[0007]保温层;
[0008]外表层,其包覆于所述保温层的外侧,所述外表层的材质为自密实轻质混凝土,所述自密实轻质混凝土包括水泥、矿粉、粉煤灰、浮石、细砂、建筑再生砂、膨胀剂、聚丙烯纤维、减水剂、保坍剂、增稠剂、引气剂和水,其中所述水泥占比12%

15%,所述矿粉占比3.5%

4.5%,所述粉煤灰占比2.5%

3.5%,所述浮石占比40%

45%,所述细砂占比22%

25.5%,所述建筑再生砂占比6%

8%,所述膨胀剂占比0.5%

0.7%,所述聚丙烯纤维占比0.05%

0.07%,所述减水剂占比0.15%

0.2%,所述保坍剂占比0.12%

0.16%,所述增稠剂占比0.16%,所述引气剂占比0.05%,所述水占比11%

13%;
[0009]钢丝网片,所述保温层两侧的所述外表层内均嵌有所述钢丝网片;
[0010]拉结件,其中间部分嵌于所述保温层,所述拉结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钢丝网片,所述拉结件的端部嵌于所述外表层内。
[0011]作为一种外墙板的优选技术方案,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外墙板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连接凹槽,相邻的两个所述外墙板的所述连接凹槽拼接形成注浆孔,所述注浆孔内注有高压混凝土浆料;或,
[0012]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外墙板的接触面,其中一个接触面上设置有配合凸起,另一个所述接触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配合凸起相配合的配合凹槽。
[0013]作为一种外墙板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墙板的顶端设置有泄水坡,所述外墙板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泄水坡相匹配的遮挡凸缘,且所述外墙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孔;或
[0014]所述外墙板的顶端和底端的外侧均设置有填充企口,用于填充防火保温填充料。
[0015]作为一种外墙板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层两侧的所述外表层的厚度为50mm,所述钢丝网片位于所述外表层的中间部位。
[0016]作为一种外墙板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80mm

100mm,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EPS。
[0017]作为一种外墙板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浮石的最大外径为0

10mm,所述细砂的细度模数为1.2

1.5,所述粉煤灰为二级粉煤灰。
[0018]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外墙板的加工方法,所述的外墙板为如上所述的外墙板,所述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19]S1、拉结件穿设于保温层,在所述保温层的两侧放置钢丝网片,并固连所述钢丝网片和所述拉结件,形成结构件,并将所述结构件放入到外墙板模具中;
[0020]S2、水泥、矿粉、粉煤灰、浮石、细砂、建筑再生砂、膨胀剂、聚丙烯纤维、减水剂、保坍剂、增稠剂、引气剂和水各自的所占比进行取料;
[0021]S3、将减水剂、保坍剂、增稠剂和引气剂按放入搅拌器中搅拌均匀,配置成复合外加剂;
[0022]S4、骨料预湿,将浮石、细砂、建筑再生砂及总水量的45%加入到强制式搅拌机中搅拌,以进行骨料的预湿;
[0023]S5、在强制式搅拌机中加入所述水泥、所述矿粉、所述粉煤灰、所述复合外加剂及总水量的45%,再次进行搅拌;
[0024]S6、加入总水量剩余的10%和所述聚丙烯纤维,再次进行搅拌形成所述自密实轻质混凝土;
[0025]S7、向外墙板模具中浇筑所述自密实轻质混凝土形成外墙板。
[0026]作为一种外墙板的加工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4中搅拌时长为25s

35s,步骤S5中搅拌时长为25s

35s,步骤S6中搅拌时长为35s

45s。
[0027]作为一种外墙板的加工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7之后,需要对浇筑成型的外墙板进行养护,然后再拆卸外墙板模具取出所述外墙板。
[0028]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建筑物,其采用了如上所述的外墙板。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中的外墙板的外表层采用了自密实轻质混凝土,其中自密实轻质混凝土中浮石占比较大,浮石的密度较小,可以使自密实轻质混凝土的比重较轻,减小了外墙板的重量;自密实轻质混凝土具有自密实免捣和高通过性的特性,便于生产外墙板的各种造型;而且强度高,总起来说既保证了外墙板的各方面的力学性能,又降低了外墙板的自重,达到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效果。再者,浮石、粉煤灰和建筑再生砂都属于废弃资源再利用,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外墙板的剖视图一;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建筑物的横向剖视图;
[003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标准板的断面图;
[003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门窗洞口侧板的断面图;
[003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阳角板的断面图;
[003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外墙板的剖视图二;
[003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外墙板连接示意图。
[0038]图中:
[0039]31、标准板;32、门窗洞口侧板;33、阴角板;34、阳角板;
[0040]301、保温层;302、外表层;303、钢丝网片;304、拉结件;305、连接凹槽;306、填充企口;3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层(301);外表层(302),其包覆于所述保温层(301)的外侧,所述外表层(302)的材质为自密实轻质混凝土,所述自密实轻质混凝土包括水泥、矿粉、粉煤灰、浮石、细砂、建筑再生砂、膨胀剂、聚丙烯纤维、减水剂、保坍剂、增稠剂、引气剂和水,其中所述水泥占比12%

15%,所述矿粉占比3.5%

4.5%,所述粉煤灰占比2.5%

3.5%,所述浮石占比40%

45%,所述细砂占比22%

25.5%,所述建筑再生砂占比6%

8%,所述膨胀剂占比0.5%

0.7%,所述聚丙烯纤维占比0.05%

0.07%,所述减水剂占比0.15%

0.2%,所述保坍剂占比0.12%

0.16%,所述增稠剂占比0.16%,所述引气剂占比0.05%,所述水占比11%

13%;钢丝网片(303),所述保温层(301)两侧的所述外表层(302)内均嵌有所述钢丝网片(303);拉结件(304),其中间部分嵌于所述保温层(301),所述拉结件(30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钢丝网片(303),所述拉结件(304)的端部嵌于所述外表层(30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外墙板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连接凹槽(305),相邻的两个所述外墙板的所述连接凹槽(305)拼接形成注浆孔,所述注浆孔内注有高压混凝土浆料;或,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外墙板的接触面,其中一个接触面上设置有配合凸起(3011),另一个所述接触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配合凸起(3011)相配合的配合凹槽(30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的顶端设置有泄水坡(307),所述外墙板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泄水坡(307)相匹配的遮挡凸缘(308),且所述外墙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孔;或所述外墙板的顶端和底端的外侧均设置有填充企口(306),用于填充防火保温填充料。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祥恩刘洪雷宋爱军申海军刘东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富思特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