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显示装置已经逐渐遍及在人们的生活中。其中,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由于具有自发光、低功耗、宽视角、响应速度快、高对比度以及柔性显示等优点,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等智能产品中。
[0003]目前,针对全面屏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为了保证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等元件正常工作,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在显示面板的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的设置区域进行打孔处理;在另一些相关技术中,在显示面板的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的设置区域进行阴极减薄,或者在前述设置区域中的部分区域蒸镀阴极;在另一些相关技术中,降低显示面板的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的设置区域中的像素数量。
[0004]但是,在显示面板的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等功能器件的设置区域进行打孔处理,会导致显示面板上存在无法显示的区域,影响成像的完整性;在显示面板的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的设置区域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多个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沿垂直于所述衬底且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至少一个透反模组,设置于至少一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和/或,设置于至少一个发光器件的第二电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透反模组被配置为,能够在透射状态和反射状态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功能器件设置区,及围绕所述功能器件设置区的主显示区;所述多个发光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功能器件设置区的第一发光器件,及设置于所述主显示区的第二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透射电极;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为反射电极,第二电极为透射电极;所述透反模组设置于所述功能器件设置区,且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透射电极;所述透反模组设置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镜面反射层,设置于所述透反模组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透射电极;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两个所述透反模组,其中一个所述透反模组设置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另一个所述透反模组设置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的第二电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均为反射电极,第二电极均为透射电极;所述透反模组设置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的第二电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反模组包括:偏光片;液晶盒,设置于所述偏光片远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被配置为能够使经过所述液晶盒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不变或偏转90度;分布式拉格反射膜层,设置于所述液晶盒远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所述分布式拉格反射膜层对偏振方向与所述偏光片的吸收轴垂直的光,呈现高反射特性;所述分布式拉格反射膜层对偏振方向与所述偏光片的吸收轴平行的光,呈现高透过特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拉格反射膜层包括多个第一介质层和多个第二介质层,所述多个第一介质层和所述多个第二介质层交替层叠设置;对偏振方向与所述偏光片的吸收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昊,张智辉,李旭,樊星,谷朋浩,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