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子纱线染色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筒子纱线染色
,具体的说是一种筒子纱线染色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筒子纱是纺织行业纺纱厂的络筒工序的产出品,是从上道工序的细纱机或捻线机上落下来的管纱,根据织布工厂、或针织工厂、或毛巾厂等用纱的后道工序的要求,使纱线长度接长并清除纱线上疵点和杂质、在络筒机上通过槽筒或急行往复的导纱钩重新卷绕成无边或有边的、绕成一定形状(如圆锥形,也有圆柱形)的、一定卷绕密度的较大体积的筒纱,通常称为“筒子纱”,筒子纱一般都是浸染的。浸染亦称竭染,为染液应用术语,将被染物浸渍于含染液及所需助剂的染浴中,通过染浴循环或被染物运动,使染液逐渐上染被染物的方法,将纺织物反复浸渍在染液中,使之和染液不断相对运动的染色方法。
[0003]而目前市场的筒子纱线在进行染色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a.不能够同时针对多组筒子纱线进行限位固定,使得机械在对筒子纱线进行限位时的适用性降低。b.不能够同时针对多组筒子纱线表面的多余染液进行挤压,使得机械在对筒子纱线表面多余染液进行挤压时的工作效率降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子纱线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筒子纱线染色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染色:首先将筒子纱线进行前处理,在将前处理的筒子纱线进行染色,从而使得筒子纱线完成染色;S2、限位:S1步骤完成后,当对筒子纱线进行染色之后,此时将染色的筒子纱线放置到固定装置(2)上,通过固定装置(2)将其进行限位固定;S3、挤压:S2步骤完成后,当将染色之后的筒子纱线进行限位固定之后,此时通过移动装置(3)对其表面的多余染液进行挤压,使得挤压的多余染液进行掉落;S4、烘干:S3步骤的同时,当移动装置(3)对染色之后的筒子纱线上的多余染液进行挤压的同时在进行干燥;S5、下料:S4步骤完成后,将染色之后的筒子纱线进行干燥处理之后,最后将其下料即可;采用上述步骤S1
‑
S5的筒子纱线染色工艺在对筒子纱线染色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筒子纱线染色设备,包括工作台(1)、固定装置(2)、移动装置(3)和盛料盒(4),所述的工作台(1)的顶部前端设置有固定装置(2),所述的固定装置(2)的顶部正上方设置有移动装置(3),所述的工作台(1)的顶部且位于固定装置(2)的后端设置有盛料盒(4);所述的固定装置(2)包括垂直固定架(20)、固定结构板(21)、圆柱杆(22)、转动架(23)、圆台块(24)、橡胶垫(25)、转动杆(26)、垂直立板(27)、水平板(28)和移动架(29),所述的工作台(1)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垂直固定架(20),两组所述的垂直固定架(20)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结构板(21),所述的固定结构板(21)的顶部由左至右均匀开设有一号圆形通孔,一号圆形通孔内安装有轴承,轴承内安装有圆柱杆(22),多组圆柱杆(22)的一端向下延伸,且设置有转动架(23),所述的圆柱杆(2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圆台块(24),所述的圆台块(24)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且所述的圆台块(24)外壁沿周向安装有橡胶垫(25),圆台块(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杆(26),所述的固定结构板(21)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垂直立板(27),所述的垂直立板(27)的高度可伸缩,垂直立板(27)的顶部设置有水平板(28),水平板(28)的底部且相对于圆台块(24)的正上方设置有移动架(29);所述的移动装置(3)包括限位板(31)、一号弧形板(32)、伸缩弹簧杆(33)、挤压板(34)、一号圆形凹槽(35)、滚动圆杆(36)、圆柱辊(37)和方形块(38),所述的固定结构板(21)的顶部且位于圆柱杆(22)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31),两组所述的限位板(31)的相对面设置有一号弧形板(32),所述的一号弧形板(32)和限位板(31)之间通过伸缩弹簧杆(33)固定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