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高效杂交育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484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粱高效杂交育种方法,旨在解决当前高粱杂交育种周期长、效率低及稀缺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的技术难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基于高粱品系选育的低代材料中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单株为母本,并于抽穗后选择保留需要数量的一级分枝的小穗,将其分别套袋隔离,并在人工去雄后对各个小穗分别进行杂交授粉,对于不育单株则直接做杂交授粉并与保持系做保持授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单一高粱穗用分小辫的方法分成若干个小穗,解决了稀缺单一穗只能利用一次的问题,大大缩短育种年限,提高了育种效率。提高了育种效率。提高了育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粱高效杂交育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高粱高效杂交育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粱在中国具有非常悠久的栽培历史,形成了独特的高粱类型。当前,高粱是世界第五大谷类作物(玉米、小麦、稻谷、大麦和高粱),全世界高粱常年种植面积约4234万公顷,我国高粱常年种植面积约74.3万公顷。高粱抗旱性好,耗水量少,水分利用率高,具有较高的比较效益,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干旱地区的农作物生产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0003]虽然当前高粱已不再是主粮作物,但其在农业生产中仍是不可或缺的。而高粱产业的发展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高粱是白酒的优异原料,中国的优质白酒基本上都是以高粱为原料酿制的,如茅台、五粮液、郎酒、汾酒等众多名酒均以高粱为主要原料。中国白酒的年产量约900亿升,若全部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酿制,年需高粱约1800万t,而目前,中国高粱年产量约300万t,仅为年需要量的六分之一;因此,酒用高粱市场需求强劲。
[0004]中国酿造高粱育种30多年来,对与酿造品质和产量相关的主要性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也建立起了独特的中国酿造高粱育种体系;但酿造高粱生产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比如缺乏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品种;南方区茅台、五粮液、老窖等名酒特需的酿酒专用品种仍然使用农家品种(如

红缨子

产量徘徊在300公斤/亩左右),产量水平低而不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当前需要加大对酿造型杂交高粱的研究,同时也是高粱育种的总趋势之一。/>[0005]但目前常规的杂交高粱选育的亲本稳定过程一般需要8~10代,而且在F2~F4的低代材料中分离出的优良品系较稀缺(一般仅为1~2株),用传统的育种方法进行逐代繁殖,往往需要等待F8~F
10
代稳定扩繁后才能在群体内进行自交和杂交,而育成杂交种则所需8~10年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粱高效杂交育种方法,旨在解决当前高粱杂交育种周期长、效率低及稀缺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的技术难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高粱高效杂交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高粱品系选育的低代材料中,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单株为母本,于高粱抽穗后,在其穗上选择保留需要数量的一级分枝的小穗,并剪除其余小穗(从一级分枝与主轴交接处剪掉);(2)用纸袋分别套装隔离各保留的小穗;(3)人工去雄后对各个小穗分别进行杂交授粉,对于不育单株则直接做杂交授粉并与保持系做保持授粉。
[0008]在所述步骤(1)中,基于育种目标,在高粱品系或不育系的F2~F4代分离的群体中
于抽穗前从中初步选择10~20个生长势优良、无缺陷、具有育种目标性状的单株,做好标记;然后在穗子刚抽出时再在初选的单株内再次选择果穗及植株均符合要求的1~2个单株作为母本,并做标记。
[0009]所述高粱品系或不育系的F2~F4代的群体数量要求达100~300株。
[0010]在所述步骤(1)中,在高粱穗上选择保留7~10个小穗,太多影响授粉纯度,而每株高粱一般有30个以上的一级分枝,每个一级分支称1个小穗。
[0011]在所述高粱穗上至少保留一个小穗进行自交繁殖或用保持系保持。
[0012]在所述步骤(3)中,用传统人工去雄及授粉方法对各个小穗分别进行人工去雄并在2~3天后进行杂交授粉,不育单株直接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挂上标签,注明授粉内容。
[0013]在所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收获时按小穗进行分别收获考种记录,基于该代的研究结果及育种目标需要,保留或调整作为杂交的父本,重复步骤(1)至(3),直到所选材料稳定或者选育出优良组合。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 本专利技术突破了传统育种观念,在高粱抽穗期,通过分小穗的方法,达到一个优良单株母本同时接收多个父本的花粉(注意保留一个小穗进行自交繁殖或用保持系保持)从而配置多个杂交组合的效果。
[0015]2. 缩短育种年限:高粱品系材料自交稳定需要8~10代,加入南繁技术也需要4~5年的时间才能稳定,传统方法品系稳定后再配制杂交组合,还需要3~4年鉴定研究,利用本方专利技术法,可以在低代(F2~F4)材料中选择优良单株配制杂交种,同时进行自交和杂交组合鉴定研究,品系或不育系稳定时,杂交种也同时选育出,缩短育种年限3~6年。
[0016]3. 对于不稳定的不育系,在配制杂交组合时,应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充分利用不育穗,减少不育系种植面积,节约研究成本,增加配制的杂交组合数,增加育种成功率和提高育种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粱高效杂交育种过程中分穗及套袋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9]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材料;所涉及的试验及检测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0]实施例1:一种高粱高效杂交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单株选择:基于育种目标,在高粱品系或不育系的F2代分离的群体(群体数量达100~300株)中于抽穗前从中初步选择10~20个生长势优良、无缺陷、具有育种目标性状的单株,做好标记;然后在穗子刚抽出时再在初选的单株内再次选择果穗及植株均符合要求的1~2个单株作为母本,并挂上吊牌,注明来源等标记信息。
[0021](2)整理小穗:首先按育种需求,结合材料性状,根据需要一般保留7~10个小穗;其次把多余的小穗从高粱穗的一级分枝与主轴交接处剪掉。然后结合事先准备好的小羊皮
纸袋将保留的小穗分别用小羊皮纸袋套好(参见图1),下部用回形针固定,防止套其它小穗时被碰掉。
[0022](3)实施人工授粉:用传统人工去雄及授粉方法对各个小穗分别进行人工去雄并在2~3天后进行杂交授粉,不育单株直接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挂上标签,注明授粉内容。
[0023](4)其它操作:收获时按小穗进行分别收获考种记录,在高粱育种过程中,除本专利技术外的其它操作同传统育种方法。根据F3代的研究结果及育种目标需要,保留或调整作杂交的父本,F4~F7重复步骤(1)至步骤(4),直到该材料稳定或者选育出优良组合。
[0024]应用实例:在2015年省科技攻关项目“优质高产专用型夏播高粱新不育系选育”实施过程中,专利技术人于F2群体发现一株理想的不育株,利用实例1中的方法步骤在其抽穗后保留8个小穗,其中2个小穗分别与2个保持系用于保持其不育性,其余6个小穗分别与商恢1号、商恢3号、商恢5号、早忻七、商恢6号,商恢9号等做杂交,组配成6个组合。
[0025]收获后研究发现,在F3群体的两对保持不育性的材料中出现1对保持其不育性的材料,定名为新不育系

M17A

和新保持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粱高效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高粱品系选育的低代材料中,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单株为母本,于抽穗后,在高粱穗上选择保留需要数量的一级分枝的小穗,并剪除多余的小穗;(2)分别套袋隔离各保留的小穗;(3)人工去雄后对各个小穗分别进行杂交授粉,对于不育单株则直接做杂交授粉并与保持系做保持授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粱高效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基于育种目标,在高粱品系或不育系的F2~F4代分离的群体中于抽穗前从中初步选择10~20个生长势优良、无缺陷、具有育种目标性状的单株,做好标记;然后在穗子刚抽出时再在初选的单株内再次选择果穗及植株均符合要求的1~2个单株作为母本,并做标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粱高效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粱品系或不育系的F2~F4代的群体数量要求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彦陈敏菊孙喜云袁海波张福娟孟宪政韩同进闫艳梅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