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脲酶抑制剂NBPT的大颗粒尿素包膜制剂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氮肥增效剂、脲酶抑制剂和包膜肥料
,具体为一种含脲酶抑制剂NBPT的大颗粒尿素包膜制剂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我国化肥减施政策引导下,我国氮肥利用率由原来的25%左右已经上升到32%左右,但仍远远低于欧美地区(欧洲为52%,美国和加拿大为68%)和世界平均水平(42%)。未被利用的氮进入水体和大气中,造成大气和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减少氮肥投入和提高氮素的利用率是缓解该问题的有效途径。如何调控氮在土壤中的转化进程,提高氮肥利用率,一直是当前土壤氮素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0003]正丁基硫代磷酸三胺(NBPT),分子式为C4H
14
N3PS,分子量为167.21,熔点为56
‑
60℃,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固体,是最为常见的脲酶抑制剂,通过减缓尿素转化为NH4+的转化率,并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以尿素形式保留氮,进而提高氮素利用率。1999年Manunza等研究了NBPT的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脲酶抑制剂NBPT的大颗粒尿素包膜制剂,配方包括:有效成分NBPT、分散剂、湿润剂、乳化剂、成膜剂、增稠剂、防冻剂、标识色和水,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是:5.0
‑
30.0%的有效成分NBPT、3.0
‑
5.0%的分散剂、0.5
‑
5.0%的湿润剂、0.2
‑
2.0%的乳化剂、0.2
‑
5.0%的成膜剂、0.5
‑
1.0%的增稠剂和3.0
‑
5.0%的防冻剂,标识色适量,其余量为水。2.一种含脲酶抑制剂NBPT的大颗粒尿素包膜制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分散;步骤二,砂磨机研磨;步骤三,粒度测定;步骤四,加入标识色;步骤五,分离;步骤六,包膜肥料制备;步骤七,使用;其特征在于: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将称取的5.0
‑
30.0%的有效成分NBPT、3.0
‑
5.0%的分散剂、0.5
‑
5.0%的湿润剂、0.2
‑
2.0%的乳化剂、0.2
‑
5.0%的成膜剂、0.5
‑
1.0%的增稠剂和3.0
‑
5.0%的防冻剂和水按照一定比例和顺序混合和溶解,使用高剪切乳化机22000转/分进行预分散;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得到的预分散体系转入砂磨机,冷却研磨,2小时后每隔0.5小时取样;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取到的样品放入激光粒度分析仪中检测粒径分布,样品粒度在1
‑
5微米能达到95%以上,平均粒径在3微米以下为合格;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将合格产品中加入标识色,继续研磨0.5小时;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将药液与研磨介质分离得到包膜制剂样品,同时进行各项指标的分析检测,密封常温保存;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将一定量包膜制剂样品采用高压喷雾到大颗粒尿素表面,且大颗粒尿素粒度为3
‑
5mm转鼓混合并风干,制备含NBPT的包衣大颗粒尿素,测定包覆率等各项指标;其中在上述步骤七中,将步骤六中制成的包衣大颗粒尿素施用到土壤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强,张忠庆,杨靖民,冯国忠,王少杰,李晓宇,王高旭,周佳丰,王思楠,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