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弹性腰围无纺布及其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72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卫生用品产品生产原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弹性腰围无纺布,包括上层弹性无纺布、下层弹性无纺布以及夹设在两者之间的弹性元件,所述上层弹性无纺布沿其厚度方向呈具有交错设置的上层波峰部及上层波谷部的波浪线状结构,所述下层弹性无纺布沿其厚度方向呈具有交错设置的下层波峰部及下层波谷部的波浪线状结构,当所述弹性元件呈零张力的自然状态时,所述弹性元件复合在所述上层波谷部与下层波峰部上,各所述上层波谷部与下层波峰部的复合位置相对应,各所述上层波峰部、各所述下层波谷部均与所述弹性元件不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弹性腰围无纺布,具有较高的穿着舒适性。舒适性。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弹性腰围无纺布及其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生用品产品生产原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弹性腰围无纺布及其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市面上婴儿训练裤、女性安心裤、成人拉拉裤的弹性腰围常用的弹性腰围样式有两种,一种是上下两层无纺布之间加入橡筋复合而成,市面上常见的两层无纺布与橡筋复合的弹性腰围材料,一般是两层无纺布之间分布15

30根420d

620d左右粗细的橡筋,这种形式的弹性腰围由于橡筋较粗,容易产生勒痕,穿戴不舒适;而一种是弹性膜材料,弹性膜材料经过拉伸活化后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被应用于弹性腰围的制作。但是其拉伸倍率有限,弹性远不如橡筋制作的弹性腰围。且弹性膜材料价格高,应用在产品上会导致其成本的增加。同时,弹性膜材料透气性差,会导致穿戴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弹性腰围无纺布及其成型工艺,解决了现有的弹性腰围无纺布欠缺舒适性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新型弹性腰围无纺布,包括上层弹性无纺布、下层弹性无纺布以及夹设在两者之间的弹性元件,所述上层弹性无纺布沿其厚度方向呈具有交错设置的上层波峰部及上层波谷部的波浪线状结构,所述下层弹性无纺布沿其厚度方向呈具有交错设置的下层波峰部及下层波谷部的波浪线状结构,当所述弹性元件呈零张力的自然状态时,所述弹性元件复合在所述上层波谷部与下层波峰部上,各所述上层波谷部与下层波峰部的复合位置相对应,各所述上层波峰部、各所述下层波谷部均与所述弹性元件不相接触,所述弹性元件为100

400根橡筋平行设置组成,所述橡筋的直径为50d

200d之间。
[0006]优选的,所述弹性元件由两种以上不同拉伸率的橡筋组成,并沿所述上层弹性无纺布与下层弹性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以拉伸率递增或递减的方式依次设置,形成两个以上不同拉伸倍率的弹性区间。
[0007]优选的,所述上层弹性无纺布、下层弹性无纺布与弹性元件复合后的拉伸倍率为1

5倍之间的任意数值。
[0008]优选的,所述上层弹性无纺布与下层弹性无纺布的宽度为100mm

200mm。
[0009]优选的,所述上层弹性无纺布与下层弹性无纺布的宽度为150mm。
[0010]一种新型弹性腰围无纺布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1]一、取两组弹性无纺布呈流水线布置,分别经一齿形啮合成型机构成型后分别形成上层弹性无纺布以及下层弹性无纺布,并继续向前输送;
[0012]二、在所述上层弹性无纺布与下层弹性无纺布之间加入沿两者宽度方向均布的复数根橡筋,并在所述橡筋上喷胶,所述橡筋为50d

200d尺寸的100

400根平行设置;
[0013]三、在所述上层弹性无纺布与橡筋、橡筋与下层弹性无纺布之间设置热熔胶而后进行粘合,形成所述新型弹性腰围无纺布。
[0014]优选的,所述橡筋具有两种以上不同拉伸率,并沿所述上层弹性无纺布与下层弹性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以拉伸率递增或递减的方式依次设置,形成两个以上不同拉伸倍率的弹性区间。
[0015]优选的,所述啮合成型机构包括用于上层弹性无纺布与下层弹性无纺布成型的成型辊组以及用于导向的导向辊组,所述成型辊组包括凸辊以及的凹辊,所述凹辊外表面均布有成型凹槽,所述凸辊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成型凹槽适配的成型凸台,所述成型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成型凸台的宽度。
[0016]优选的,所述啮合成型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成型辊组前的用于提高无纺布湿度的水雾喷头,以及设于所述成型辊组后用于定型的热风烘干装置。
[0017]优选的,上述步骤三也可以为将所述上层弹性无纺布、橡筋与下层弹性无纺布进行超声波焊接或者热压合,形成所述新型弹性腰围无纺布。
[0018]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产品结构与以往的产品结构不同,采用上层弹性无纺布与下层弹性无纺布均为波浪线截面的结构,上层波谷部与下层波峰部夹设弹性元件,形成具有立体空隙的结构,能够使弹性腰围更好的保留无纺布材料的柔软度和透气性,也不容易对使用者产生勒痕,具有良好的使用舒适性,既有市面上常用的两种样式的弹性腰围材料的优点,又能够将其所存在的弊端摒弃;
[0020]生产中,先对两层无纺布进行啮合成型使其形成波浪线结构而后在将两者与橡筋复合,成型过程简单,能够准确地达到生产要求,也便于对现有设备进行整改,减少设备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厚度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平面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啮合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厚度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6]实施例一
[0027]参考图1及图2,一种新型弹性腰围无纺布,包括上层弹性无纺布1、下层弹性无纺布2以及夹设在两者之间的弹性元件3,所述上层弹性无纺布1沿其厚度方向呈具有交错设置的上层波峰部11及上层波谷部12的波浪线状结构,所述下层弹性无纺布2沿其厚度方向呈具有交错设置的下层波峰部21及下层波谷部22的波浪线状结构,当所述弹性元件3呈零张力的自然状态时,所述弹性元件3复合在所述上层波谷部12与下层波峰部21上,各所述上层波谷部12与下层波峰部21的复合位置相对应,各所述上层波峰部11、各所述下层波谷部
22均与所述弹性元件3不相接触;具体的,本实施例复合时采用热熔胶粘合的形式,需要指出的是,还可以采用超声波焊接或者热压的形式进行复合;本实施例所采用的产品结构与以往的产品结构不同,采用上层弹性无纺布与下层弹性无纺布均为波浪线截面的结构,上层波谷部与下层波峰部夹设弹性元件,形成具有立体空隙的结构,能够使弹性腰围更好的保留无纺布材料的柔软度和透气性,也不容易对使用者产生勒痕,具有良好的使用舒适性;
[0028]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元件3由三种不同拉伸率的橡筋平行设置组成,并沿所述上层弹性无纺布1与下层弹性无纺布2的宽度方向以拉伸率递增或递减的方式依次设置,形成A、B、C三个不同拉伸倍率的弹性区间,其中,A区的弹性最大,使用时,A区位置位于靠近吸收物品裤头的位置,这个位置需要较大的拉伸倍率,才能防止穿着时吸收物品由于使用者的活动而下滑;而B及C区则选择拉伸倍率小于A区的橡筋,能够减少吸收物品裤头以下部位的弹性,进而避免对相应位置产生较大的拉力,保证了贴身的同时也避免了弹力过大产生勒痕,提高穿着时的舒适性。
[0029]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弹性腰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弹性无纺布、下层弹性无纺布以及夹设在两者之间的弹性元件,所述上层弹性无纺布沿其厚度方向呈具有交错设置的上层波峰部及上层波谷部的波浪线状结构,所述下层弹性无纺布沿其厚度方向呈具有交错设置的下层波峰部及下层波谷部的波浪线状结构,当所述弹性元件呈零张力的自然状态时,所述弹性元件复合在所述上层波谷部与下层波峰部上,各所述上层波谷部与下层波峰部的复合位置相对应,各所述上层波峰部、各所述下层波谷部均与所述弹性元件不相接触,所述弹性元件为100

400根橡筋平行设置组成,所述橡筋的直径为50d

200d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弹性腰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由两种以上不同拉伸率的橡筋组成,并沿所述上层弹性无纺布与下层弹性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以拉伸率递增或递减的方式依次设置,形成两个以上不同拉伸倍率的弹性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弹性腰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弹性无纺布、下层弹性无纺布与弹性元件复合后的拉伸倍率为1

5倍之间的任意数值。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弹性腰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弹性无纺布与下层弹性无纺布的宽度为100mm

20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弹性腰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弹性无纺布与下层弹性无纺布的宽度为150mm。6.一种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弹性腰围无纺布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取两组弹性无纺布呈流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笛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