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散电流综合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4702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杂散电流综合监测系统,包括轨地绝缘监测屏、站级监测装置、测量传感器;轨地绝缘监测屏实现轨地过渡电阻测量信号的输出和采集、数据运算分析;轨地绝缘测量传感器安装在走行轨沿线各测试点处,测量每个测量分区的极化电位、钢轨对地电位及其泄漏电流,并将测量数据传送给站级监测装置;站级监测装置通过轨地绝缘测量传感器实时采集测量分区内的极化电位、钢轨对地电位和钢轨电流,并将本站的测量数据传送到轨地绝缘监测屏,供轨地监测屏对各测量区间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综合分析测量区段的极化电位、钢轨电位、轨地过渡电阻的测试结果及变化趋势,判断监测区段钢轨对地绝缘的状况,给地铁的运营维护提供有效的依据。维护提供有效的依据。维护提供有效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杂散电流综合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
,具体为一种杂散电流综合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交通建设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基数与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大部分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方针和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最佳选择。
[0003]我国首条地铁线路北京地铁一号线于1969年建成,虽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起步较晚,但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截止2020年12月31日,我国已有44座城市开通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7715.31公里,运营车站达5189座,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0004]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主要采用直流牵引供电,其电压等级通常为DC750V、DC1500V,在直流牵引系统中采用正极接接触网或者接触轨,以走行轨作为回流通道(少部分线路采用第四轨方案)。由于钢轨与道床之间并非是完全绝缘的,导致原本通过走行轨的部分电流泄露到了大地之中,再经埋地金属、管道、电缆等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散电流综合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地绝缘监测屏、站级监测装置、轨地绝缘测量传感器、参比电极;(1)所述轨地绝缘监测屏包括监测计算机、智能保护测控装置和主回路电路;所述主回路电路包括依次串联在回流轨与地网之间的双极常开直流接触器KM1、RC阻容保护单元、大功率电流信号调制装置DXH、分流器FL及双极常开直流接触器KM2;所述RC阻容保护单元两端还并联有压敏电阻RV及IGBT;所述大功率电流信号调制装置DXH与走行轨连接,用于进行钢轨对地过渡电阻测量时向钢轨与地之间注入实验电流,且其具有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接口与智能保护测控装置通信;所述智能保护测控装置用于检测电流注入点处钢轨对地的轨地电压,钢轨与地之间注入的试验电流,还用于控制大功率信号调制装置DXH、直流接触器及IGBT实现试验操作;并具有过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电压闭锁及定值管理功能;所述监测计算机与智能保护测控装置、站级监测装置通信;并在测试完成后,读取所有测量数据,计算各测量小段的轨地过渡电阻并描绘轨地过渡电阻曲线与泄露电流曲线,通过曲线自动定位轨地绝缘薄弱的区段;(2)所述轨地绝缘测量传感器安装在走行轨沿线各测试点处,测量每个测量分区的极化电位及安装点处的钢轨对地电位,用于测算泄漏电流;并将测量数据传送给站级监测装置;(3)所述站级监测装置通过通信总线与轨地绝缘测量传感器实现通信,实时采集测量分区内的极化电位、钢轨对地电位和钢轨电流,对数据进行A/D转换、存储和统计,并将本站的测量数据传送到轨地绝缘监测屏,供轨地监测屏对各测量区间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4)参比电极连接到每一个轨地绝缘测量传感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散电流综合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位传感器,轨地绝缘测量传感器与车位传感器通信,进行车位检测与计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散电流综合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采样单元,同步采样单元包括:电压前端滤波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和电压上升捕捉电路;所述电压前端滤波电路将外部输入的轨地电压VRAIL滤波后输出轨地电压DY,轨地电压DY作为与基准电压比较的外部输入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杰黄珂黎兴源王益张开元詹思睿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南自电气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