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珠芽魔芋叶面果切块快速繁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玉米育种
,尤其涉及一种珠芽魔芋叶面果切块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球茎类草本植物,野生种主要生长于南亚和东南亚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为原产地之一。国内云南、四川、湖北、湖南、贵州、陕西等省区均有规模化种植。魔芋是生物界唯一含有大量葡甘聚糖的植物,目前世界各地对魔芋的保健、医疗作用作了许多临床试验研究,发现魔芋球茎主要成分葡甘聚糖属水溶性半纤维素,是对人体非常有益的膳食纤维。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病、便秘症等现代富贵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是中老年人理想的健康食品,深受世界保健食品市场的青睐,基于对魔芋功效的认识,使得魔芋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0003]然而目前产量还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要,造成近年来魔芋原材料价格逐年攀升,尤其在魔芋主要种植区内,目前魔芋种苗繁育常用的是挖大留小或大种球切块的无性繁育方式,这两种繁殖方式在操作中容易导致种源感染,从而出现退化,由此可得知菌类感染是造成魔芋发芽率较低的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珠芽魔芋叶面果切块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叶面果球茎选择:Q1:将叶面果球茎进行采集,采集后将大小较小、果实干瘪的叶面果球茎挑出,挑出后将偏大、果实饱满的进行统一清洗,清洗时需注意不要破坏表皮;Q2:将清洗后Q1中的叶面果球茎打捞出,打捞后放置在晾晒架上将其进行沥干,晾晒架上铺设有多层隔网,多层隔网之间的间距控制在40
‑
50cm,晾干时长为8h
‑
12h;Q3:在Q2沥干的同时为节约时间将表皮破损和有虫害的叶面果球茎进行分类挑出,其中表皮破损的需优先处理,预防感染;Q4:将Q3晾晒完成和挑拣出来表皮破损和未损坏的叶面果球茎分别置于两个含有多效唑溶液的容器中浸泡8~12h,随后将表皮破损和未破损的叶面果球茎均取出并置于温度15~35℃、湿度≤45%的环境下存放;(2)叶面果球茎处理:S1:在叶面果球茎保存的同时进行制备消毒培养灰,消毒培养灰采用多菌灵、草木灰按照3~5:100比例和适当水进行混合调配;S2:首先将步骤(1)Q4中表皮破损的叶面果球茎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之后在将表皮未破损的叶面果球茎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完成将其晾晒,晾晒3
‑
5h,使其表面消毒液完全干燥后即可;S3:随后首先将S2中消毒后表皮破损的叶面果球茎根据芽眼的数量进行切成若干块,切块后在表皮破损后和切面上均粘上消毒培养灰,沾染完成后将其放置在干净地面上,使芽眼向上,待破损的叶面果球茎处理完成后按照相同方式对完整的叶面果球茎进行处理即可;(3)土地整备:R1:选择水源充足的地区进行深耕,深耕的深度控制在25
‑
30cm,深耕的同时将肥料撒入至土壤中,之后将土壤进行打散,使肥料充分混入土壤中,随后晾晒3
‑
5天;R2:在晾晒时进行购置材料,将深耕地区进行搭设培育大棚遮阳网;R3:对培育大棚遮阳网内的土壤进行整备,使土壤起垄并覆膜,覆膜完成后在膜上开设种植口,并在种植口的位置土壤上挖出种植区,使种植区的深度在8
‑
12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喜章,阳家兵,徐胜光,徐颖,范志伟,陈泽斌,刘佳妮,魏薇,任禛,林丽,莫丽玲,黄敏,白艳荣,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