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周转散拼式单边支模型钢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577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周转散拼式单边支模型钢支架,沿剪力墙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型钢支架之间通过水平系杆连为一体,其靠近剪力墙的一侧通过主龙骨和次龙骨将模板固定安装于设计位置;型钢支架包括若干段标准节,标准节包括两侧的第一单元片和中部的第二单元片,第一单元片和第二单元片通过连接板和连接螺栓固定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构造简单,模块化程度及加工精度更高,模块单体尺寸更小,安全稳定,施工方便快捷,降低了施工成本,能适应各种层高,可根据需要反复安拆,在不同项目中反复周转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周转散拼式单边支模型钢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可周转散拼式单边支模型钢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对建筑施工用地红线的控制越来越严格,造成施工场地范围越来越狭窄,而地下基坑和地上结构工程向着深、高、大的方向发展,从而对高大侧墙的单侧立模结构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因地下室外墙与基坑支护桩之间无法满足支模和防水施工作业面需求,无法按照常规方法对外墙进行双面支模施工,故地下室外墙采用单侧支模方式施工。但传统的单边支模架体尺寸过大,对于地下室外墙内侧存在高低跨、架空层的部位无法安装。且安装过程复杂,耗钢材更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周转散拼式单边支模型钢支架,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周转散拼式单边支模型钢支架,沿剪力墙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型钢支架之间通过水平系杆连为一体,其靠近剪力墙的一侧通过主龙骨和次龙骨将模板固定安装于设计位置;所述型钢支架包括若干段标准节,所述标准节包括两侧的第一单元片和中部的第二单元片,所述第一单元片和第二单元片通过连接板和连接螺栓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单元片包括一根竖向支撑弦杆,所述竖向支撑弦杆一侧中上部焊接固定有一块第一节点板,另一侧中部垂直焊接有一根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节点板远离竖向支撑弦杆一侧的顶底两端分别焊接固定有一根第一斜腹杆和一根第一水平腹杆,所述第一斜腹杆与水平方向呈45
°
夹角向上方倾斜设置,且竖向支撑弦杆、第一斜腹杆和第一水平腹杆与连接板叠合部位开设有若干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单元片包括一根第二水平腹杆,所述第二水平腹杆中部顶侧垂直焊接有一根第二连杆,中部底侧焊接固定有一块第二节点板,所述第二节点板底端延伸至第二水平腹杆下方,且其底端两侧分别焊接固定有一根第二斜腹杆,两根第二斜腹杆相互背离,且均与水平方向呈45
°
夹角向下方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水平腹杆、第二斜腹杆与第二连杆组成一大字型结构,且第二水平腹杆、第二斜腹杆与连接板叠合部位开设有若干第二螺栓孔。
[0006]优选地,所述型钢支架底端增设一节基础节,所述基础节水平放置在剪力墙内侧楼板上,包括两块第一单元片,两块第一单元片分别设于基础节两侧, 其竖向支撑弦杆顶部通过连接板和连接螺栓与标准节固定相连,二者的第一水平腹杆相对设置,且两根第一水平腹杆之间通过连接板和连接螺栓固定安装有一根基础节腹杆,所述基础节腹杆下方的两根竖向支撑弦杆之间焊接固定有一根水平弦杆,所述水平弦杆两端与其上方的竖向支撑
弦杆之间各焊接固定有一根加固斜杆,用于增加型钢支架整体稳定性及作为地脚螺栓的安装平台,且竖向支撑弦杆底端各焊接固定有一块基础节垫板,以增大型钢支架接地面。
[0007]优选地,所述基础节靠近剪力墙的一侧通过地脚螺栓与下层主体结构相连。
[0008]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对应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的位置开设有与二者相匹配的第三螺栓孔,且连接板根据其设置位置的不同分为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三种,所述第一连接板设于竖向支撑弦杆连接节点处,所述第二连接板设于第一斜腹杆和第二斜腹杆连接节点处,所述第三连接板设于第一水平腹杆与基础节腹杆、第二水平腹杆连接节点处,所述连接板和连接螺栓将基础节和多段标准节拼装成一扇型钢支架。
[0009]优选地,所述地脚螺栓包括螺栓杆、双拼压脚槽钢、连接垫片和直螺纹套筒,所述螺栓杆埋设在下层主体结构混凝土内,其底端竖直设置,顶端与剪力墙呈45
°
夹角延伸至型钢支架区域,所述双拼压脚槽钢沿剪力墙延伸方向通长设置,其两根槽钢的腹板相对设置并夹紧螺栓杆,其底部翼板贴设在基础节靠近剪力墙一侧的加固斜杆上,所述连接垫片和直螺纹套筒自下而上依次套设在螺栓杆上,并压紧双拼压脚槽钢两根槽钢的顶部翼板。
[0010]优选地,所述水平系杆设置于远离剪力墙一侧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处,并通过扣件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相连,所述主龙骨搭设在靠近剪力墙一侧的第一连杆上。
[0011]优选地,所述型钢支架远离剪力墙的一侧设有斜撑,所述斜撑顶端通过扣件与水平系杆相连,其底端通过扣件与锚固于楼板混凝土内的地锚固定相连。
[0012]优选地,所述型钢支架的设置间距不大于1200mm,所述地脚螺栓的设置间距不大于200mm。
[0013]优选地,所述水平弦杆、竖向支撑弦杆均采用Q345级别的双拼12.6#槽钢制作,所述加固斜杆采用Q345级别的12.6#槽钢制作,且槽钢开口向下设置,所述基础节腹杆、第一斜腹杆、第一水平腹杆、第二水平腹杆、第二斜腹杆均采用Q345级别的双拼L80
×
50
×
5角钢制作,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均采用φ48
×
3.0钢管制作,所述螺栓杆采用HRB400φ25mm螺纹钢制作,所述双拼压脚槽钢采用Q345级别的双拼10#槽钢制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构造简单,安全稳定,施工方便快捷,可替代传统单边支撑钢管支撑架或三角支撑架,大大减小了钢材使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2、本专利技术基础节和标准节均由高度模块化的单元片拼装而成,且单元片采用一次性焊接成型,模块化程度及加工精度更高,单体尺寸更小,能适应各种层高,可根据需要反复安拆,在不同项目中反复周转使用。
附图说明
[0015]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可周转散拼式单边支模型钢支架实施例1垂直剪力墙延伸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可周转散拼式单边支模型钢支架实施例2垂直剪力墙延伸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可周转散拼式单边支模型钢支架的第一单元片的结构示
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可周转散拼式单边支模型钢支架的第二单元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可周转散拼式单边支模型钢支架的基础节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可周转散拼式单边支模型钢支架的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

基础节、101

水平弦杆、102

基础节腹杆、103

基础节垫板、104

加固斜杆、2

第一单元片、201

竖向支撑弦杆、202

第一斜腹杆、203

第一水平腹杆、204

第一节点板、205

第一连杆、206

第一螺栓孔、3

第二单元片、301

第二水平腹杆、302

第二斜腹杆、30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周转散拼式单边支模型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沿剪力墙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型钢支架之间通过水平系杆(7)连为一体,其靠近剪力墙的一侧通过主龙骨(8)和次龙骨(9)将模板(10)固定安装于设计位置;所述型钢支架包括若干段标准节,所述标准节包括两侧的第一单元片(2)和中部的第二单元片(3),所述第一单元片(2)和第二单元片(3)通过连接板(4)和连接螺栓(5)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单元片(2)包括一根竖向支撑弦杆(201),所述竖向支撑弦杆(201)一侧中上部焊接固定有一块第一节点板(204),另一侧中部垂直焊接有一根第一连杆(205),所述第一节点板(204)远离竖向支撑弦杆(201)一侧的顶底两端分别焊接固定有一根第一斜腹杆(202)和一根第一水平腹杆(203),所述第一斜腹杆(202)与水平方向呈45
°
夹角向上方倾斜设置,且竖向支撑弦杆(201)、第一斜腹杆(202)和第一水平腹杆(203)与连接板(4)叠合部位开设有若干第一螺栓孔(206);所述第二单元片(3)包括一根第二水平腹杆(301),所述第二水平腹杆(301)中部顶侧垂直焊接有一根第二连杆(304),中部底侧焊接固定有一块第二节点板(303),所述第二节点板(303)底端延伸至第二水平腹杆(301)下方,且其底端两侧分别焊接固定有一根第二斜腹杆(302),两根第二斜腹杆(302)相互背离,且均与水平方向呈45
°
夹角向下方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水平腹杆(301)、第二斜腹杆(302)与第二连杆(304)组成一大字型结构,且第二水平腹杆(301)、第二斜腹杆(302)与连接板(4)叠合部位开设有若干第二螺栓孔(3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散拼式单边支模型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支架底端增设一节基础节(1),所述基础节(1)水平放置在剪力墙内侧楼板上,包括两块第一单元片(2),两块第一单元片(2)分别设于基础节(1)两侧, 其竖向支撑弦杆(201)顶部通过连接板(4)和连接螺栓(5)与标准节固定相连,二者的第一水平腹杆(203)相对设置,且两根第一水平腹杆(203)之间通过连接板(4)和连接螺栓(5)固定安装有一根基础节腹杆(102),所述基础节腹杆(102)下方的两根竖向支撑弦杆(201)之间焊接固定有一根水平弦杆(101),所述水平弦杆(101)两端与其上方的竖向支撑弦杆(201)之间各焊接固定有一根加固斜杆(104),且竖向支撑弦杆(201)底端各焊接固定有一块基础节垫板(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周转散拼式单边支模型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节(1)靠近剪力墙的一侧通过地脚螺栓(6)与下层主体结构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周转散拼式单边支模型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上对应第一螺栓孔(206)和第二螺栓孔(207)的位置开设有与二者相匹配的第三螺栓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华颖李阳陈浩林涛杨柳李科君侯丽霞孙玉霞严美林林刘宇超章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