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平台内部风道运输过程的动态碰撞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设备运输过程的碰撞检测领域,尤其涉及海洋平台内部重型风道运输过程的动态碰撞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洋平台模块内部各种钢结构交错步骤,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管道、线路以及其他预安装设备等,重型风道在运输和提升的过程必须避免与这些结构发生碰撞。在安装现场才进行运输路径的规划,严重拖慢进度且规划效率较低,如果路径设计不够完善发生碰撞,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工程事故。所以在进行大型设备的运输都需要进行模拟仿真,事先设计好运动轨迹。目前,碰撞检测以静态干涉检测为主,判断在某一位置结构物会不会产生干涉现象,部分动态碰撞检测主要针对二维平面以及空间复杂度较低的三维空间内的运动,并不能适用于海洋平台模块内部的复杂环境。目前在海洋工程大型模块内部的重型风道的运输工作中亟需一种高效可靠、简便易行的动态碰撞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提升运输效率、保障运输安全、操作步骤简便、适用性广、检测精度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步骤一、使用C#编程语言创建运输体的包围盒,具体过程如下:第一步,在Tekla三维软件中打开运输设备及风道三维模型,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风道固定在运输设备的提升平台上,得到运输体的三维模型;第二步,利用C#对Tekla软件进行数据提取二次开发,在Tekla软件的全局坐标系中,获得运输体三维模型的实体空间内所有点中数值最大的三维坐标获得运输体三维模型的实体空间内所有点中数值最小的三维坐标上角标1表示运输体的三维模型;第三步,利用C#的Graphics绘图对象,在Tekla的全局坐标系下绘制点第三步,利用C#的Graphics绘图对象,在Tekla的全局坐标系下绘制点点以线段A1B1为体对角线创建底面与Tekla全局坐标系面xoy平行的长方体三维模型,所述的长方体三维模型为运输体包围盒。步骤二、使用C#编程语言创建海洋平台上各组件的包围盒,具体过程如下:第一步,在Tekla三维软件中打开海洋平台三维模型,对三维模型中零件进行类别划分,并添加固定配合形成各类组件三维模型;例如:将海洋平台上夹板层的各个零件划分到一起,添加固定配合形成甲板组件,将海洋平台上支撑节点的各个零件划分到一起,添加固定配合形成节点组件;第二步,利用C#对Tekla软件进行数据提取二次开发,在Tekla的全局坐标系中,获得各类组件三维模型的实体空间内所有点中数值最大的三维坐标获得各类组件三维模型的实体空间内所有点中数值最小的三维坐标上角标0表示海洋平台的三维模型,i表示第i个组件;第三步,利用C#的Graphics绘图对象,在Tekla的全局坐标系下绘制点第三步,利用C#的Graphics绘图对象,在Tekla的全局坐标系下绘制点点以线段A
0i
B
0i
为体对角线创建底面与Tekla全局坐标系面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鹏松,章青,蒋晗,姚旭,张子波,张子峰,吴业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