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推杆电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50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推杆电动床,包括床体,具有外框体和内框体,所述内框体分为前内框体和后内框体,所述前内框体靠近所述后内框体一端与所述外框体活动连接,所述后内框体分为第一后内框体和第二后内框体,且第一后内框体与第二后内框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后内框体与所述外框体活动连接;电动推杆,其壳体与所述外框体铰接,其推杆与所述前内框体活动连接;传动连杆,包含前连杆和后连杆,所述前连杆与所述前内框体固定连接,且后端与所述后连杆的前端活动接,所述第二后内框体的底面固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后连杆的后端活动连接,采用单个电动推杆实现调节床体不同角度的变换,其相对于两个及以上的电动推杆的电动床成本更低。床成本更低。床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推杆电动床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床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单推杆电动床。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按摩床主要是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电动推杆的运转来调节床体不同角度的变换,从而适应各种不同人体姿势,达到最大舒适度及满足多种功能性需要的床具。欧美目前风靡一时电动床床,在电动推杆的带动下,可随意调节,适应人体弯曲的角度,使背部、臀部、腿部分别处在最舒适的状态,从而得到最放松的休息。
[0003]申请号为CN201320865600.5的一种电动床,包括互相之间依次铰接的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第四床板以及框架,所述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第四床板位于所述框架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前电动伸缩杆、后电动伸缩杆、两根后连杆、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包括两根中部折弯的侧基片、横杆、两个耳攀和两个导轮,所述横杆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根侧基片中部,所述两个耳攀间隔设于所述横杆中部,所述两个导轮设于所述两根侧基片的一端;所述前支架两根侧基片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框架中部前方的两侧,所述前支架两根侧基片一端的两个导轮抵靠所述第一床板的底面,所述前电动伸缩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框架前端中部、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前支架横杆的两个耳攀;所述后支架两根侧基片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框架中部后方的两侧,所述后支架两根侧基片一端的两个导轮抵靠所述第三床板的底面,所述后电动伸缩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框架后端中部、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后支架横杆的两个耳攀;所述两根后连杆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四床板底面两侧和框架后端两侧;所述第一支撑块设于所述第一床板前端底面并位于第一床板与框架前端之间,所述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分别间隔设于所述框架中部并位于所述第二床板前后端与框架之间,所述第四支撑块设于所述框架后侧并位于所述框架与第四床板之间,其结构合理、克服了传统电动床结构的缺陷,避免了床板及电机的损坏,提高了电动床的使用寿命,降低电动床的制作成本。
[0004]此外,申请号为CN201420277653.X的一种电动床驱动结构,包括床架、相互铰接的多块床板,至少包括可翻转的头部活动床板和脚部活动床板,以及具有可伸缩推杆的头部推杆电机和脚部推杆电机,还包括扭矩管,头部推杆电机和脚部推杆电机分别铰接扭矩管并通过伸长或缩短推杆带动扭矩管转动,扭矩管上设置有滚轮,滚轮根据扭矩管的转动而移动以推动头部活动床板和脚部活动床板上升或下降,当头部推杆电机或脚部推杆电机缩短推杆时,滚轮推动头部活动床板或脚部活动床板上升,当头部推杆电机或脚部推杆电机伸长推杆时,滚轮推动头部活动床板或脚部活动床板下降。该结构布局更合理,能有效分配床架受到的应力,降低推杆电机推杆断裂的风险,提升电动床的安全性。
[0005]上述的两种电动床都可以控制电动推杆的运转来调节床体不同角度的变换,适应人体弯曲的角度,使背部、臀部、腿部分别处在最舒适的状态,从而得到最放松的休息;但是其存在的问题是,其实现背部、臀部、腿部调节是通过至少两个电动推杆才能实现的,那么
随着市场竞争增大,具备同样功能的电动床其价格必然成为最大的竞争优势;此外,多个电动推杆的使用也必然导致控制电路变得复杂,增加控制电路的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推杆电动床,其意在解决现有电动床成本高、控制电路复杂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单推杆电动床,包括
[0009]床体,具有外框体和内框体,所述内框体分为前内框体和后内框体,所述前内框体靠近所述后内框体一端与所述外框体活动连接,所述后内框体分为第一后内框体和第二后内框体,且第一后内框体与第二后内框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后内框体与所述外框体活动连接;
[0010]电动推杆,其壳体与所述外框体铰接,其推杆与所述前内框体活动连接;
[0011]传动连杆,包含前连杆和后连杆,所述前连杆与所述前内框体固定连接,且后端与所述后连杆的前端活动接,所述第二后内框体的底面固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后连杆的后端活动连接。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后连杆的后端具有一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可改变第一后内框体和第二后内框体运动变形的最大角度。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与后连杆的后端通过定位销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后连杆上的调节滑槽、沿后连杆轴向开设的螺纹孔以及一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的调节螺钉,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调节滑槽且可沿所述调节滑槽滑动,滑动到极限位置时,定位销的周面被所述调节螺钉的前端抵紧。
[00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后连杆的长度是所述前连杆的三倍。
[001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后内框体的后端两侧对称的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一端与第一后内框体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外框体活动连接。
[001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外框体的拐角处固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固设有支脚。
[001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固设有缓冲垫。
[001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后内框体上安装有床垫限位架,所述床垫限位架与所述第一后内框体活动连接。
[001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后连杆轴线具有设定的夹角。
[002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外框体为分体式结构。
[0021]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采用单个电动推杆实现调节床体不同角度的变换,适应人体弯曲的角度,使背部、臀部、腿部分别处在最舒适的状态,从而得到最放松的休息,由于电动推杆的价格较高,减少一个电动推杆,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两个以上的电动推杆其在实现相同功能的基础上成本更低。
[0022]2、外框体分为前区和后区,前区和后区可拆分,其拆分后进行运输,降低了床体的体积和长度,降低了对运输车辆的要求以及提高物流车辆的运输数量,降低物流成本。
[0023]3、通过传动连杆的结构实现前内框体和后内框体的同步运动,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0024]4、调节机构对后内框体变形的幅度进行调节,实现了单电动推杆的情况下,前后可以实现差异化的调节。
[0025]5、连接杆与后连杆轴线具有设定的夹角,使连接杆与后连杆形成三角形,使得第一后内框体调节到理想位置后能够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左视图;
[0028]图3是放大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30]图5是AA剖视图;
[0031]图6是B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推杆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具有外框体和内框体,所述内框体分为前内框体和后内框体,所述前内框体靠近所述后内框体一端与所述外框体活动连接,所述后内框体分为第一后内框体和第二后内框体,且第一后内框体与第二后内框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后内框体与所述外框体活动连接;电动推杆,其壳体与所述外框体铰接,其推杆与所述前内框体活动连接;传动连杆,包含前连杆和后连杆,所述前连杆与所述前内框体固定连接,且后端与所述后连杆的前端活动接,所述第一后内框体的底面固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后连杆的后端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推杆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连杆的后端具有一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可改变第一后内框体和第二后内框体运动变形的最大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推杆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后连杆的后端通过定位销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后连杆上的调节滑槽、沿后连杆轴向开设的螺纹孔以及一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的调节螺钉,所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照武周洪根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威凯智能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