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聚氯乙烯塑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氯乙烯设备
,具体为一种抗菌聚氯乙烯塑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据中国专利号CN101580617B,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聚氯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聚氯乙烯塑料包括聚氯乙烯树脂基体、塑料助剂以及组装在聚氯乙烯树脂基体表面的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掺杂有无机非金属阴离子。本专利技术的纳米抗菌聚氯乙烯塑料本身无毒,且在可见光照射条件下具有高的抗菌、抑菌、防霉、防污的功能,对黑曲霉、土曲霉、赭色青霉等霉菌具有很强的防霉性能,其防霉等级达0级,对大肠埃希氏菌、白假丝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菌等的杀灭率大于91%。
[0003]根据中国专利号CN106496840A,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聚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抗菌聚氯乙烯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聚氯乙烯100份,稳定剂2~5份,润滑剂0.2~0.8份,相容剂1~5份,偶联剂0.4~1.5份,增塑剂2~8份,有机抗菌剂0.5~4份,无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聚氯乙烯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氯乙烯树脂80
‑
120份、偏苯三酸三锌酯20
‑
25份、硬脂酸锌5
‑
10份、氧化聚乙烯蜡1.2
‑
1.8份、三氧化二锑1
‑
3份、双酚A 1
‑
3份及钛酸镁0.5
‑
0.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聚氯乙烯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称量原料:称取聚氯乙烯树脂粉、偏苯三酸三锌酯、硬脂酸锌、氧化聚乙烯蜡、三氧化二锑、双酚A及钛酸镁;S2、配料混合:将聚氯乙烯树脂粉加入混炼机中,启动混炼机进行预热,然后加入偏苯三酸三锌酯、硬脂酸锌,继续升温,混炼,升温至85
‑
95℃,投入氧化聚乙烯蜡、三氧化二锑、双酚A及钛酸镁,升温到110~140℃,设置混炼机转速为1400r/min,进行高速混炼,得混料;S3、挤出成型:将步骤S2得到的混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料斗中,由螺杆转动注入,再依次经双螺杆挤出机三个区段:输送区、物料塑化区、熔体输送区,初步熔融,塑化,输送,得塑化完整的物料;S4、将步骤S3塑化后的物料依次进行切粒、风冷、过筛、冷却,最终得到抗菌聚氯乙烯塑料产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聚氯乙烯塑料的制备装置,包括防护固定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固定底板(3)的侧端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侧板(5),所述固定支撑侧板(5)的侧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固定攀登梯(4),所述固定支撑侧板(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分配组(1),所述转动分配组(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间歇补充装置(2);所述转动分配组(1)包括固定回收装置(6)、拨动导料装置(7)、卡式接料槽(8)、固定装载腔(9)和连接支撑板(10),所述卡式接料槽(8)固定连接在固定装载腔(9)的顶端,所述固定回收装置(6)固定连接在固定装载腔(9)的一端,所述连接支撑板(10)固定连接在固定装载腔(9)的前端,所述拨动导料装置(7)固定连接在固定装载腔(9)的顶端中心;所述拨动导料装置(7)包括第一转动齿轮(11)、传动带(12)、转动防堵杆(13)、固定支撑轴(14)、转动固定挡板(15)、第二转动齿轮(16)、第一电机(17)和传动齿轮(18),所述第二转动齿轮(16)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17)的顶端,所述第一转动齿轮(11)齿轮啮合在第二转动齿轮(16)的侧端,所述转动防堵杆(13)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齿轮(11)的底端,所述传动齿轮(18)固定连接在转动防堵杆(13)和固定支撑轴(14)的顶端,所述传动带(12)齿轮啮合在传动齿轮(18)的外圈上,所述转动固定挡板(15)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撑轴(14)的底端;所述固定回收装置(6)包括回收导流管(19)、吸气泵(20)和接料导向盘(21),所述回收导流管(1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吸气泵(20)的侧端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C零八L二七零六,
申请(专利权)人:施懿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