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应急电源充电与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32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应急电源充电与控制电路,包括热敏电阻VR2、电容CX1、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感L3、电感L4、整流桥BD2、有极电解电容C2、电容C20、电阻R2、二极管D17、电感线圈L1、场效应管Q2、电阻R31、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30、二极管D11等,在由市电驱动为LED光源提供工作电压时能同时对电池BT进行充电,而在市电断电情况下,能自动切换到由电池BT对LED光源提供电压工作,具有能适用于LED照明灯具普通照明和市电断电应急照明一体,起到对应急电源电池BT充电及断电切换控制急电源电池BT供电的特点,且尺寸小、利于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应急电源充电与控制电路
本技术属于应急照明灯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应急照明灯的一体应急电源充电与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LED照明灯具其驱动电源电路通常仅仅与市电连接将市电转换为LED照明灯光源驱动电压,在市电断电情况下LED照明灯具无法实现应急照明,即其驱动电源电路不具备充电储电能力,在市电断电情况下无法通过切换到由充电电池进行供电驱动LED照明灯具继续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适用于LED照明灯具普通照明和市电断电应急照明一体的应急电源充电与控制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应急电源充电与控制电路,包括热敏电阻VR2、电容CX1、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感L3、电感L4、整流桥BD2、有极电解电容C2、电容C20、电阻R2、二极管D17、电感线圈L1、场效应管Q2、电阻R31、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30、二极管D11、电阻R27、电容C22、集成芯片U1、稳压二极管Z1、电阻R32、电容C8、电感线圈L2、二极管D7、电阻R33、有极电解电容C23、二极管D8、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20、有极电解电容C21、电阻R18、电阻R19、二极管D4、二极管D6、光耦U2、光耦U3、电阻R53、电阻R54、二极管D9、电感线圈L6、有极电解电容C16、有极电解电容C25、电阻R57、有极电解电容C14、场效应管Q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电感L5、集成芯片U4、电容C27、电阻R38、电阻R55、电阻R40、电容C32、二极管D10、电阻R11、电容C28、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58、电阻R59、电容C15、二极管D14、二极管D15、二极管D16、继电器K2、电池BT、三端稳压集成芯片U5、电容C18、集成芯片U6、三极管Q4、电阻R37、电阻R41、电容C30、三极管Q3、电阻R35和电阻R36,热敏电阻VR2一端、二极管D6的正极、电容CX1一端、电阻R21一端、电感L3一端及电阻R23一端连接市电火线,热敏电阻VR2通过熔断器FU2连接市电火线,热敏电阻VR2另一端、二极管D4正极、电容CX1另一端、电阻R22一端、电阻R28一端、电阻R24一端及电感L4一端连接市电零线,电阻R21和电阻R22之间串联,电感L3及电阻R23另一端连接整流桥BD2的负极性输出端,电阻R24及电感L4另一端连接整流桥BD2的正极性输出端,整流桥BD2的交流端分别连接有极电解电容C2的两端,整流桥BD2由桥式整流电路的四个二极管封在一起构成,有极电解电容C2的负极连接集成芯片U1的引脚1、电阻R32一端、电容C8一端、有极电解电容C23负极、电阻R20一端并接地,有极电解电容C2的正极连接电容C20一端、电阻R2一端及电感线圈L1一端,电容C20及电阻R2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7的负极,电感线圈L1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7的正极、电阻R31一端和场效应管Q2的漏极,电阻R31另一端连接电阻R25一端、电阻R26一端、电阻R27一端及场效应管Q2的源极,电阻R25及电阻R26另一端连接电感线圈L2一端并接地,电阻R27另一端连接集成芯片U1的引脚4并通过电容C22接地,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电阻R30一端和二极管D11的正极,电阻R30另一端和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集成芯片U1的引脚6,电阻R32及电容C8另一端连接集成芯片U1的引脚3和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有极电解电容C23的正极连接集成芯片U1的引脚5、电阻R33一端、二极管D8负极,电阻R28另一端通过电阻R29连接二极管D8正极,电阻R33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7负极,二极管D7正极连接电感线圈L2另一端,电阻R20另一端连接有极电解电容C21正极、光耦U2的发射端正极、电阻R19一端,二极管D4及二极管D6的负极通过电阻R18连接电阻R19另一端,有极电解电容C21负极和光耦U2的发射端负极接地,集成芯片U1的引脚2连接光耦U3的接收端C极,光耦U3的接收端E极接地;光耦U2的接收端C极连接电容C18一端、三端稳压集成芯片U5的Vout引脚及集成芯片U6的引脚1,光耦U2的接收端E极连接电阻R35一端,电阻R35另一端连接电阻R36的一端和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36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集成芯片U6的引脚4,集成芯片U6的引脚3通过电阻R41连接电容C30,电容C18另一端连接集成芯片U6的引脚8,集成芯片U6的引脚6通过电阻R37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2的线圈,三端稳压集成芯片U5的Vin引脚连接二极管D15负极、二极管D16负极,三端稳压集成芯片U5的GND引脚连接电阻R52一端、二极管D14正极及电容C15一端,二极管D14负极、电容C15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2的其中一个开关活动触点和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8、电阻R59的一端及集成芯片U4的引脚7,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8、电阻R59的另一端连接集成芯片U4的引脚8和电感L5一端,电阻R52的另一端连接集成芯片U4的引脚6和电阻R51一端,电阻R51另一端连接集成芯片U4的引脚7,二极管D16正极连接电池BT正极及继电器K2的开关固定触点,二极管D15正极连接电容C27一端、有极电解电容C14正极、场效应管Q1的漏极、电阻R57一端、有极电解电容C25正极、电阻R54一端、有极电解电容C16正极及二极管D9负极,电容C27另一端连接集成芯片U4的引脚1,有极电解电容C14负极连接有极电解电容C25负极、有极电解电容C16负极、电感线圈L6一端、二极管D10正极、集成芯片U4的引脚2、电阻R55一端及电阻R38一端,电阻R57另一端连接电阻R55另一端、电阻R38另一端、电阻R40一端及二极管D10负极,二极管D10负极还通过电容C32连接电阻R40另一端,光耦U3的发射端负极连接二极管D10负极,二极管D10为肖特基二极管,光耦U3的发射端正极通过电阻R53连接电阻R54另一端,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集成芯片U4的引脚10,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二极管D12的正极,二极管D12负极连接电感L5另一端和二极管D13负极,集成芯片U4的引脚5通过电阻R11连接电容C28,继电器K2的另一个开关活动触点连接12VDC,集成芯片U4的引脚3连接LED光源。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一体应急电源充电与控制电路,在由市电驱动为LED光源提供工作电压时能同时对电池BT进行充电,而在市电断电情况下,能自动切换到由电池BT对LED光源提供电压工作,具有能适用于LED照明灯具普通照明和市电断电应急照明一体,起到对应急电源电池BT充电及断电切换控制急电源电池BT供电的特点,且尺寸小、利于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体应急电源充电与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应急电源充电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敏电阻VR2、电容CX1、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感L3、电感L4、整流桥BD2、有极电解电容C2、电容C20、电阻R2、二极管D17、电感线圈L1、场效应管Q2、电阻R31、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30、二极管D11、电阻R27、电容C22、集成芯片U1、稳压二极管Z1、电阻R32、电容C8、电感线圈L2、二极管D7、电阻R33、有极电解电容C23、二极管D8、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20、有极电解电容C21、电阻R18、电阻R19、二极管D4、二极管D6、光耦U2、光耦U3、电阻R53、电阻R54、二极管D9、电感线圈L6、有极电解电容C16、有极电解电容C25、电阻R57、有极电解电容C14、场效应管Q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电感L5、集成芯片U4、电容C27、电阻R38、电阻R55、电阻R40、电容C32、二极管D10、电阻R11、电容C28、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58、电阻R59、电容C15、二极管D14、二极管D15、二极管D16、继电器K2、电池BT、三端稳压集成芯片U5、电容C18、集成芯片U6、三极管Q4、电阻R37、电阻R41、电容C30、三极管Q3、电阻R35和电阻R36,热敏电阻VR2一端、二极管D6的正极、电容CX1一端、电阻R21一端、电感L3一端及电阻R23一端连接市电火线,热敏电阻VR2另一端、二极管D4正极、电容CX1另一端、电阻R22一端、电阻R28一端、电阻R24一端及电感L4一端连接市电零线,电阻R21和电阻R22之间串联,电感L3及电阻R23另一端连接整流桥BD2的负极性输出端,电阻R24及电感L4另一端连接整流桥BD2的正极性输出端,整流桥BD2的交流端分别连接有极电解电容C2的两端,有极电解电容C2的负极连接集成芯片U1的引脚1、电阻R32一端、电容C8一端、有极电解电容C23负极、电阻R20一端并接地,有极电解电容C2的正极连接电容C20一端、电阻R2一端及电感线圈L1一端,电容C20及电阻R2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7的负极,电感线圈L1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7的正极、电阻R31一端和场效应管Q2的漏极,电阻R31另一端连接电阻R25一端、电阻R26一端、电阻R27一端及场效应管Q2的源极,电阻R25及电阻R26另一端连接电感线圈L2一端并接地,电阻R27另一端连接集成芯片U1的引脚4并通过电容C22接地,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电阻R30一端和二极管D11的正极,电阻R30另一端和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集成芯片U1的引脚6,电阻R32及电容C8另一端连接集成芯片U1的引脚3和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有极电解电容C23的正极连接集成芯片U1的引脚5、电阻R33一端、二极管D8负极,电阻R28另一端通过电阻R29连接二极管D8正极,电阻R33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7负极,二极管D7正极连接电感线圈L2另一端,电阻R20另一端连接有极电解电容C21正极、光耦U2的发射端正极、电阻R19一端,二极管D4及二极管D6的负极通过电阻R18连接电阻R19另一端,有极电解电容C21负极和光耦U2的发射端负极接地,集成芯片U1的引脚2连接光耦U3的接收端C极,光耦U3的接收端E极接地;/n光耦U2的接收端C极连接电容C18一端、三端稳压集成芯片U5的Vout引脚及集成芯片U6的引脚1,光耦U2的接收端E极连接电阻R35一端,电阻R35另一端连接电阻R36的一端和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36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集成芯片U6的引脚4,集成芯片U6的引脚3通过电阻R41连接电容C30,电容C18另一端连接集成芯片U6的引脚8,集成芯片U6的引脚6通过电阻R37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2的线圈,三端稳压集成芯片U5的Vin引脚连接二极管D15负极、二极管D16负极,三端稳压集成芯片U5的GND引脚连接电阻R52一端、二极管D14正极及电容C15一端,二极管D14负极、电容C15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2的其中一个开关活动触点和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8、电阻R59的一端及集成芯片U4的引脚7,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8、电阻R59的另一端连接集成芯片U4的引脚8和电感L5一端,电阻R52的另一端连接集成芯片U4的引脚6和电阻R51一端,电阻R51另一端连接集成芯片U4的引脚7,二极管D16正极连接电池BT正极及继电器K2的开关固定触点,二极管D15正极连接电容C27一端、有极电解电容C14正极、场效应管Q1的漏极、电阻R57一端、有极电解电容C25正极、电阻R54一端、有极电解电容C16正极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应急电源充电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敏电阻VR2、电容CX1、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感L3、电感L4、整流桥BD2、有极电解电容C2、电容C20、电阻R2、二极管D17、电感线圈L1、场效应管Q2、电阻R31、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30、二极管D11、电阻R27、电容C22、集成芯片U1、稳压二极管Z1、电阻R32、电容C8、电感线圈L2、二极管D7、电阻R33、有极电解电容C23、二极管D8、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20、有极电解电容C21、电阻R18、电阻R19、二极管D4、二极管D6、光耦U2、光耦U3、电阻R53、电阻R54、二极管D9、电感线圈L6、有极电解电容C16、有极电解电容C25、电阻R57、有极电解电容C14、场效应管Q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电感L5、集成芯片U4、电容C27、电阻R38、电阻R55、电阻R40、电容C32、二极管D10、电阻R11、电容C28、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58、电阻R59、电容C15、二极管D14、二极管D15、二极管D16、继电器K2、电池BT、三端稳压集成芯片U5、电容C18、集成芯片U6、三极管Q4、电阻R37、电阻R41、电容C30、三极管Q3、电阻R35和电阻R36,热敏电阻VR2一端、二极管D6的正极、电容CX1一端、电阻R21一端、电感L3一端及电阻R23一端连接市电火线,热敏电阻VR2另一端、二极管D4正极、电容CX1另一端、电阻R22一端、电阻R28一端、电阻R24一端及电感L4一端连接市电零线,电阻R21和电阻R22之间串联,电感L3及电阻R23另一端连接整流桥BD2的负极性输出端,电阻R24及电感L4另一端连接整流桥BD2的正极性输出端,整流桥BD2的交流端分别连接有极电解电容C2的两端,有极电解电容C2的负极连接集成芯片U1的引脚1、电阻R32一端、电容C8一端、有极电解电容C23负极、电阻R20一端并接地,有极电解电容C2的正极连接电容C20一端、电阻R2一端及电感线圈L1一端,电容C20及电阻R2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7的负极,电感线圈L1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7的正极、电阻R31一端和场效应管Q2的漏极,电阻R31另一端连接电阻R25一端、电阻R26一端、电阻R27一端及场效应管Q2的源极,电阻R25及电阻R26另一端连接电感线圈L2一端并接地,电阻R27另一端连接集成芯片U1的引脚4并通过电容C22接地,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电阻R30一端和二极管D11的正极,电阻R30另一端和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集成芯片U1的引脚6,电阻R32及电容C8另一端连接集成芯片U1的引脚3和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有极电解电容C23的正极连接集成芯片U1的引脚5、电阻R33一端、二极管D8负极,电阻R28另一端通过电阻R29连接二极管D8正极,电阻R33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7负极,二极管D7正极连接电感线圈L2另一端,电阻R20另一端连接有极电解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欧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