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容WIFI和蓝牙功能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38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14
一种兼容WIFI和蓝牙功能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用于发送控制命令;无线通信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无线通信模块与外界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制电路连接;二极管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电路的控制命令并执行;所述二极管驱动电路有多个,且分别与所述主控制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兼容WIFI和蓝牙功能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将WIFI功能和蓝牙功能兼容在一起,既可以通过蓝牙控制模块对两种不同色温的LED灯珠进行调光调色,又可以通过WIFI控制模块对两种不同色温的LED灯珠进行调光调色,解决了LED智能灯连接和控制的单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容WIFI和蓝牙功能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
本技术属于灯光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兼容WIFI和蓝牙功能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LED智能灯是一种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技术手段进行远程控制的照明产品,由于不需要使用墙壁开关进行控制,操作十分方便。为了实现无线控制,可以将现有的只能通过墙壁开关控制的LED灯替换成带有无线控制模块的智能灯。现有的LED智能灯往往只有一种无线控制方式,如WIFI或蓝牙。WIFI无线控制技术,已广泛用于各种照明产品、其它电器的连接,具有信号传送速度快、距离远的特点,但设备需要联网,模块功耗较高,且输入电流较大;蓝牙无线控制技术也广泛用于各种照明产品、其它电器的连接,连接方便,模块功耗低,且输入电流较小,但信号传送速度较慢、距离较短。两种无线控制技术各有长短。但在许多场所,只有WIFI信号或者蓝牙信号,或蓝牙信号不足、蓝牙难以到达的区域,只能使用WIFI信号,这些都限制着LED智能灯的使用,使LED智能灯的连接和控制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兼容WIFI和蓝牙功能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用于发送控制命令;无线通信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无线通信模块与外界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制电路连接;二极管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电路的控制命令并执行;所述二极管驱动电路有多个,且分别与所述主控制电路连接。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变阻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感和无线通信模块芯片,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阳极接地而阴极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芯片的SW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第一端与V端口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芯片的EN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第一端接地而第二端与所述EN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第一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芯片的FB引脚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第一端接地而第二端与所述FB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第一端与所述V端口连接而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两端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芯片的SW引脚和BS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第一端接地而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第二端与所述SW引脚连接而第一端还与所述变阻器第一端连接,所述变阻器第二端连接第一正电位,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芯片GND引脚接地而所述V端口还与VIN引脚连接。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优选地,所述二极管驱动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电感、第二二极管、第五电容和二极管驱动模块芯片,其中,所述第五电阻第一端与V端口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驱动模块芯片的VDD引脚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驱动模块芯片的PWM引脚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驱动模块芯片的DR引脚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驱动模块芯片的PWM引脚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驱动模块芯片的GND引脚连接,所述第八电阻两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驱动模块芯片的CS引脚和GND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阳极与所述DR引脚连接而阴极与所述V端口连接,所述第五电容两端分别与所述VDD引脚和所述GND引脚连接,所述二极管驱动模块芯片上的LD引脚与所述VDD引脚连接。优选地,所述二极管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六电容,所述第六电容与所述第七电阻并联。优选地,所述二极管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九电阻,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第五电阻并联。优选地,所述二极管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十电阻,所述第十电阻与所述第八电阻并联。优选地,所述主控制电路包括保险丝F1、励磁线圈LF1、励磁线圈LF2、励磁线圈LF3、双向触发二极管DB1、三极管Q1、三极管Q2、单片机IC3、变压器、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二极管D6,其中,所述励磁线圈LF1第一端通过所述保险丝F1与L端口连接而第二端与N端口连接,所述励磁线圈LF1与所述励磁线圈LF2耦合,所述励磁线圈LF2两端分别与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B1的2引脚和3引脚连接,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B1的4引脚接地而1引脚分别与所述单片机IC3的CS引脚、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所述变压器中线圈N1的第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3阴极,所述变压器中线圈N2的第一端接地而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6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阴极连接所述励磁线圈LF3第一端,所述励磁线圈LF3第二端接地,所述励磁线圈LF3第一端还与V端口连接,所述变压器中线圈N1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3正极和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变压器中线圈N3第一端接地而第二端接二极管D4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和所述单片机IC3的VCC引脚。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兼容WIFI和蓝牙功能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将WIFI功能和蓝牙功能兼容在一起,既可以通过蓝牙控制模块对两种不同色温的LED灯珠进行调光调色,又可以通过WIFI控制模块对两种不同色温的LED灯珠进行调光调色,解决了LED智能灯连接和控制的单一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兼容WIFI和蓝牙功能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中无线通信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兼容WIFI和蓝牙功能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二极管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兼容WIFI和蓝牙功能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主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兼容WIFI和蓝牙功能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的控制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兼容WIFI和蓝牙功能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无线通信控制电路和二极管驱动电路,下面对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兼容WIFI和蓝牙功能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用于发送控制命令;无线通信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无线通信模块与外界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制电路连接;二极管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电路的控制命令并执行;所述二极管驱动电路有多个,且分别与所述主控制电路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容WIFI和蓝牙功能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控制电路,用于发送控制命令;/n无线通信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无线通信模块与外界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制电路连接;/n二极管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电路的控制命令并执行;所述二极管驱动电路有多个,且分别与所述主控制电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容WIFI和蓝牙功能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制电路,用于发送控制命令;
无线通信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无线通信模块与外界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制电路连接;
二极管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电路的控制命令并执行;所述二极管驱动电路有多个,且分别与所述主控制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变阻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感和无线通信模块芯片,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阳极接地而阴极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芯片的SW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第一端与V端口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芯片的EN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第一端接地而第二端与所述EN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第一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芯片的FB引脚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第一端接地而第二端与所述FB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第一端与所述V端口连接而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两端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芯片的SW引脚和BS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第一端接地而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第二端与所述SW引脚连接而第一端还与所述变阻器第一端连接,所述变阻器第二端连接第一正电位,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芯片GND引脚接地而所述V端口还与VIN引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驱动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电感、第二二极管、第五电容和二极管驱动模块芯片,其中,所述第五电阻第一端与V端口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驱动模块芯片的VDD引脚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驱动模块芯片的PWM引脚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驱动模块芯片的DR引脚连接,所述第七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欧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