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能够使用于将接受附着在探针上的清洗液的真空瓶中留存的清洗液排出的电磁阀维持清洁的状态。自动分析装置包括:清洗槽(14),其具有喷出用于清洗探针的清洗液的清洗液喷口(41)、及用于探针插入的真空吸引口(40);留存清洗液的清洗罐(51);真空罐(55);使真空罐与大气压相比处于负压状态的真空泵(54);以及配置在真空吸引口(40)与真空罐(55)之间的真空瓶(56),作为清洗液流入真空瓶(56)的流路,具有与真空吸引口(40)相连接的第一流路和与清洗罐(51)相连接的第二流路。的第二流路。的第二流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自动分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血液、尿液等液体试样中的规定成分的浓度等进行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将真空罐与真空泵连接,使真空罐内保持负压的状态,并利用真空罐内的真空压来对清洗反应容器时排出的清洗液等(废液)进行吸引的技术。
[0003]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使用大量清洗液的反应容器清洗机构中,将反应液和清洗液暂时留存在抽吸瓶中,然后打开电磁阀排出抽吸瓶中留存的废液。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3085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专利文献1公开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对取样探针进行清洗的清洗干燥槽与真空罐连接,因此,清洗取样探针所产生的废液会留存在真空罐中。
[0006]自动分析装置中,用取样探针吸引样本并吐出后,利用清洗液对探针的内侧和外侧进行清洗,以防止检体(检查试样)之间的污染。取样探针在吸引样本时是将取样探针的前端伸入样本容器中进行吸引,但有时会从取样探针伸入的深度距样本上表面为数毫米的位置开始吸引,有时也会从盛着样本的试管底部附近开始吸引。在后者的情况下,取样探针的清洗范围变得很大,因此,在取样探针碰到清洗液的同时进行升降来清洗整个取样探针。因此,清洗后附着在探针外侧的清洗液的量要比仅对前端进行清洗的前者情况多很多。如果在探针外侧附着有清洗液的情况下直接吸引下一个样本,则清洗液会稀释样本,因此,需要通过真空吸引来快速去除清洗液。
[0007]如果随着取样探针的清洗而产生的废液量很少,则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足矣,但由于废液留存在真空罐中,因此需要定期地排水。如果进行排水,则需要另外对真空罐进行吸真空,因此,在废液量预估有很多的情况下,通过真空瓶将清洗干燥槽与真空罐连接,从而希望尽可能地防止真空吸引所产生的清洗液(废液)被吸入到真空罐中。然而,随着清洗取样探针而产生的废液量并没有例如从反应容器清洗机构排出的废液量那么多。为了排出留存在真空瓶中的废液,打开设置在真空瓶中的电磁阀,从真空吸引口吸出空气从而将留存在真空瓶中的废液送出,但由于留存的废液量并不多从而通过电磁阀的流量很少的情况下,从真空吸引口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等有可能堵塞电磁阀。当灰尘等附着在电磁阀的阀座上时,即使在电磁阀关闭的状态下运行真空泵,也可能会从电磁阀发生漏气从而真空罐的负压达不到规定值,从而在不同情况下监视负压状态的传感器等有可能引起装置警报。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包括:清洗槽,该清洗槽具有喷出用于清洗探针的清洗液的清洗液喷口、及用于探针插入的真空吸引口;留存清洗液的清洗罐;真空罐;使真空罐与大气压相比处于负压状态的真空泵;以及配置在真空吸引口与真空罐之间的真空瓶,作为清洗液流入真空瓶的流路,具有与真空吸引口相连接的第一流路和与清洗罐相连接的第二流路。专利技术效果
[0009]将用于接受附着在探针上的清洗液的真空瓶中所留存的清洗液排出的电磁阀能够维持清洁的状态,因此,能够提供高可靠性的自动分析装置。
[0010]其它技术问题和新的特征可以从本说明书的记载和附图明确得知。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示出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示出清洗槽的构造的图。图3A是示出清洗槽的流路结构(第一比较例)的图。图3B是示出清洗槽的流路结构(第二比较例)的图。图4A是示出清洗槽的流路结构(实施例1)的图。图4B是示出在清洗探针外侧时清洗槽的流路结构的动作的图。图4C是示出在真空吸引时清洗槽的流路结构的动作的图。图5是清洗探针和真空吸引时的时序图。图6是维护时的时序图。图7A是示出清洗槽的另一流路结构(实施例1)的图。图7B是示出在清洗探针外侧时清洗槽的流路结构的动作的图。图7C是示出在真空吸引时清洗槽的流路结构的动作的图。图8是清洗探针和真空吸引时的时序图。图9是维护时的时序图。图10是示出清洗槽的流路结构(实施例2)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图1是自动分析装置的立体图。自动分析装置是在多个反应容器2中分别分注试样(样本)与试剂并使其反应,对该反应后的液体进行测定的装置。自动分析装置包括反应盘1、试剂盘9、试样传送机构17、试剂分注机构7、8、试剂用注射筒18、18a、样本分注机构11、12、试样用注射筒19、19a、清洗机构3、光源4a、分光光度计4、搅拌机构5、6、清洗用泵20、清洗槽13、14、30、31、32、33、真空吸引口40和控制器21。
[0013]反应盘1的圆周上排列着反应容器2。在反应盘1的附近设置有用于移动载放有试样容器15的支架16的试样传送机构17。试样容器15中容纳血液等检查试样(检体),该试样容器15被载放在支架16上并通过试样传送机构17传输。反应盘1与试样传送机构17之间设置有可以旋转和上下移动的样本分注机构11和样本分注机构12。样本分注机构11、12分别具备连接有试样用注射筒19、19a的取样探针11a、12a,取样探针11a、12a分别以样本分注机
构11、12的转轴为中心边画圆弧边移动,从试样容器15向反应容器2分注试样。
[0014]试剂盘9的圆周上可以载放多个试剂瓶10。试剂盘9进行了保冷处理。反应盘1与试剂盘9之间设置有能够旋转和上下移动的试剂分注机构7、8。试剂分注机构7、8分别具备连接有试剂用注射筒18、18a的试剂探针7a、8a,试剂探针7a、8a分别以试剂分注机构7、8的转轴为中心边画圆弧边移动,从而接近试剂盘9,从试剂瓶10向反应容器2分注试剂。
[0015]反应盘1的周围配置有对已经完成测定的反应容器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3、对反应容器内的试剂和试样的混合液(反应液)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5、6、以及对反应容器内的混合液(反应液)照射光并用于测定例如其吸光度的光源4a及分光光度计4。另外,清洗机构3与清洗用泵20相连接。样本分注机构11、12、试剂分注机构7、8、搅拌机构5、6的动作范围内分别设置有清洗槽13、14、33、32、31、30。自动分析装置的各机构与控制器21相连接,并受控制器21的控制。
[0016]自动分析装置对检查试样的分析处理一般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首先,对通过试样传送机构17传送到反应盘1附近的支架16上所载放的试样容器15内的试样,利用样本分注机构11的取样探针11a将其分注到反应盘1上的反应容器2中。然后,利用试剂分注机构7的试剂探针7a或试剂分注机构8的试剂探针8a,将分析要用的试剂从试剂盘9上的试剂瓶10分注到之前已经分注了试样的反应容器2中。接着,利用搅拌机构5对反应容器2内的试样和试剂的混合液进行搅拌。
[0017]之后,使从光源4a发出的光透过盛着混合液的反应容器2,利用分光光度计4测定透射光的光度。将利用分光光度计4测得的光度经由A/D转换器和接口发送到控制器21。在控制器21中进行例如根据混合液(反应液)的吸光度来计算与试剂相应的分析项目的规定成分的浓度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槽,该清洗槽具有喷出用于清洗探针的清洗液的清洗液喷口、及用于所述探针插入的真空吸引口;清洗罐,该清洗罐中留存所述清洗液;真空罐;真空泵,该真空泵使所述真空罐与大气压相比处于负压状态;以及真空瓶,该真空瓶设置在所述真空吸引口与所述真空罐之间,作为所述清洗液流入所述真空瓶的流路,具有与所述真空吸引口相连接的第一流路和与所述清洗罐相连接的第二流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槽具有从所述清洗液喷口喷出所述清洗液的槽,在所述槽的底部设有所述真空吸引口,从所述槽的上方进行观察时,所述真空吸引口设置在与从所述清洗液喷口喷出所述清洗液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留存在所述清洗罐中的所述清洗液提供给所述清洗液喷口的泵;设置在所述泵与所述清洗液喷口之间的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真空罐与所述真空瓶之间的第二电磁阀;以及设置在所述真空瓶与下水道之间的第三电磁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路是将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清洗液喷口之间的流路上的岔口与所述真空瓶相连接的旁通流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高通,佐川彰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