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活性化合物组合,具体是杀真菌组合物中的活性化合物组合,包括(A)至少一种选自植物防御诱导剂的化合物,和(B)至少一种选自由甲氧基丙烯酸酯成员组成的杀真菌活性化合物的化合物和(C)戊唑醇。化合物的化合物和(C)戊唑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杀真菌组合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为申请日为2017.4.10、申请号为201780018089.6、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杀真菌组合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化合物组合,具体涉及杀真菌组合物中的活性化合物组合,其包括(A)至少一种选自植物防御诱导剂的化合物,(B)至少一种选自由甲氧基丙烯酸酯成员组成的杀真菌活性化合物的化合物和(C)戊唑醇。
[0003]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性或预防性地、特别是治疗性地控制植物或作物的植物致病真菌和细菌的方法,同时还涉及一种提高产量的方法,以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处理种子的用途,用于保护种子的方法,并不仅限于处理过的种子。
[0004]已知的是,宿主防御诱导剂,例如异噻菌胺,非常适合保护植物免受不期望的植物致病真菌和微生物的侵袭(WO 99/024 413,WO 2006/098128,JP 2007
‑
84566,WO 96/29871US
‑
A 5,240,951和JP
‑
A 06
‑
009313)。根据本专利技术,异噻菌胺既适合用于激活植物针对不期望的植物致病真菌和微生物的侵袭的防御,也适合作为杀微生物剂以直接控制植物致病真菌和微生物。并且,异噻菌胺也能有效地抵御危害植物的害虫(WO 99/24414)。另外,WO 2005/009130与WO 2010/069489中已经描述了异噻菌胺与所选杀菌剂的组合。但是,尤其在抗植物致病真菌和细菌的治疗应用中,特别是还想获得产量提高,需要高效的活性剂或活性剂组合。
[0005]并且,由于环境和经济在如下方面对现代杀菌剂的要求不断增加:例如,作用谱、毒性、选择性、施用率、残留物的形成和有利的制备能力;并且,由于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抗性问题,因此,一个不变的任务便是开发新的杀菌剂,而这些杀菌剂至少要在某些方面比已知的杀菌剂更具有优势。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活性化合物组合/组合物,其在某些方面至少可以实现所述目的。
[0007]令人惊讶的是,现在已经发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组合不仅带来了原则上可预期的对植物病原体的作用谱的叠加扩展,同时还实现了协同作用。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在治疗应用中,特别是在对叶面施用时,显示出对抗植物致病真菌以及细菌的更强功效。另外,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可以获得产品质量的提高,例如产量的提高。更优选的,在增强抗植物病原体例如真菌和细菌的功效的同时还可以实现产量提高。
[0008]据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包括:
[0009]至少一种选自下述宿主防御诱导剂的化合物
[0010]苯并噻二唑:
[0011]异噻菌胺:
[0012]噻菌灵:
[0013]噻酰菌胺:
[0014]和
[0015]昆布多糖:
[0016]在此,苯并噻二唑、异噻菌胺、噻菌灵、噻酰菌胺,或者它们的组合是优选的;并且,异噻菌胺、噻菌灵和噻酰菌胺更为优选,最优选的宿主防御诱导剂则是异噻菌胺。
[0017]在适宜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宿主防御诱导剂可以以各种可能的异构形式的混合物形式存在,特别是如光学异构体等立体异构体形式存在。
[0018]和(B)至少一种杀真菌活性化合物(B),选自下列甲氧基丙烯酸酯成员:肟菌酯(141517
‑
21
‑
7)、醚菌胺(141600
‑
52
‑
4)、氟嘧菌酯(361377
‑
29
‑
9)、唑菌胺酯(175013
‑
18
‑
0)、烯肟菌酯(238410
‑
11
‑
2)、啶氧菌酯(117428
‑
22
‑
5)、嘧菌酯(131860
‑
33
‑
8)和Mandestrobin(173662
‑
97
‑
0)。
[0019]该组中,最优选的甲氧基丙烯酸酯是肟菌酯。
[0020]和(C)另一种杀真菌活性化合物(C)戊唑醇(107534
‑
96
‑
3)。
[0021]具体而言,优选组合的选择如下所列:
[0022](A)异噻菌胺、(B)肟菌酯和(C)戊唑醇。
[0023](A)苯并噻二唑、(B)肟菌酯和(C)戊唑醇。
[0024](A)噻菌灵、(B)肟菌酯和(C)戊唑醇。
[0025](A)噻酰菌胺、(B)肟菌酯和(C)戊唑醇。
[0026]最优选的组合是(A)异噻菌胺、(B)肟菌酯和(C)戊唑醇。
[0027]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组合中,化合物A、B和C的重量比A:C:B(宿主防御诱导剂:唑:甲氧基丙烯酸酯)的范围——依次更为优选——为从100:10:1到1:10:100,从50:5:1到1:5:50,从20:3:1到1:3:20,从10:3:1到1:3:10,从5:2.5:1到1:2.5:5,从4:2:1到1:2:4,从4:2:1到1:1:1。
[0028]最优选的是,A:C:B的重量比是从4:2:1到1:1:1,优选适用于上面列出的特别优选
的组合。
[0029]另外,最优选的是(A)异噻菌胺、(C)戊唑醇和(B)肟菌酯以4:2:1到1:1:1的重量比组成的组合。
[0030]在一个可替代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组合中,化合物A、B和C的重量比A:C:B(宿主防御诱导剂:唑:甲氧基丙烯酸酯)的范围——依次更为优选——为从100:10:1到1:10:100,从50:5:1到1:5:50,从20:3:1到1:3:20,从10:3:1到1:3:10,从5:2.5:1到1:2.5:5,从4:2:1到1:2:4。
[0031]最优选的是,A:C:B的重量比是从4:2:1到1:2:4,优选适用于上面列出的特别优选的组合。
[0032]另外,最优选的是该替代实施方案是(A)异噻菌胺、(C)戊唑醇和(B)肟菌酯以4:2:1到1:2:4的重量比组成的组合。
[0033]其中化合物(A)或化合物(B)或化合物(C)可以互变异构形式存在,在上文和下文中提及的这种化合物也应理解为包括相应的互变异构形式,即使这些形式没有在每种情形中具体提及。
[0034]例如,具有至少一个碱性中心的化合物(A)或化合物(B)或化合物(C)能够与例如强无机酸例如高氯酸、硫酸、硝酸、亚硝酸、磷酸以及氢卤酸等无机酸形成例如酸加成盐;还能够与强有机羧酸形成酸加成盐,所述强有机羧酸例如未取代的或取代的,如卤代的;C1‑
C4链烷羧酸,如乙酸;饱和或不饱和的二元羧酸,如草酸、丙二酸、琥珀酸、马来酸、富马酸和邻苯二甲酸;羟基羧酸,如抗坏血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和柠檬酸,或苯甲酸;还能够与有机磺酸形成酸加成盐,例如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例如卤代的,C1‑
C4烷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由以下成分组成:(A)至少一种选自下述宿主防御诱导剂的化合物苯并噻二唑:异噻菌胺:噻菌灵:噻酰菌胺:和昆布多糖:和(B)至少一种杀真菌活性化合物,选自下述甲氧基丙烯酸酯成员:肟菌酯、醚菌胺、氟嘧菌酯、唑菌胺酯、烯肟菌酯、啶氧菌酯、嘧菌酯和Mandestrobin;以及(C)另一种杀真菌活性化合物戊唑醇。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其中混配成分是(A)异噻菌胺、(B)肟菌酯和(C)戊唑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其包含重量比范围是100:10:1到1:10:100的混配成分(A):(C):(B)。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其包含重量比范围是4:2:1到1:1:1的混配成分(A):(C):(B)。5.一种组合物,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
‑
4的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5的组合物,进一步包含助剂、溶剂、载体、表面活性剂或者增量剂。7.一种治疗性控制植物或作物的植物致病真菌和细菌的方法,包括通过以施用于种子、植物或植物的果实或植物生长或计划生长的土壤中的方式,使用根据权利要求5和6的
组合物。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用于控制索兰尼链格孢菌(Alt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
申请(专利权)人: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