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轧制过程稳定性控制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轧制过程稳定性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宽厚板轧制原料大多是连铸坯。现阶段,宽厚板轧制过程采用自动化轧钢。在轧制之前,自动化系统根据输入的板坯尺寸,已经将整个板坯的轧制规程计算完成。轧机的执行机构根据轧制道次表逐道进行轧制,并对后续的道次轧制力进行修正。由于二级理论模型的计算和实际轧制的工况存在差异,不可避免的存在轧制力计算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的偏差。为了使后续道次计算轧制力更加准确,通常在二级的计算程序过程中设定了修正系数,通过前一道次计算轧制力和测量轧制力的比值设定为下一个道次的修正系数。以此方法来使得轧制力计算值和实际值越来越接近,实现轧制稳定。
[0003]但是,由于板坯加热过程的膨胀、原始数据测量的误差以及形状不规则等因素,导致实际的钢坯尺寸与输入系统的尺寸存在一定偏差,会导致各个轧制道次的修正需系数出现连续错误的调整,导致轧制过程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制过程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板坯进行第N道次的轧制,获得轧机二级程序计算的第N道次的计算轧制力和实际测量的第N道次的实测轧制力;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根据所述第N道次的计算轧制力和所述第N道次的实测轧制力,获得第N+1道次的修正系数;根据所述第N+1道次的修正系数对轧机二级程序计算的第N+1道次的计算轧制力进行修正,获得第N+1道次的设定轧制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N道次的计算轧制力和所述第N道次的实测轧制力,获得第N+1道次的修正系数,包括:基于K
n+1
=F
cn
/F
mn
,获得第N+1道次的修正系数;其中,K
n+1
为第N+1道次的修正系数,F
cn
为第N道次的计算轧制力,F
mn
为第N道次的实测轧制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N+1道次的修正系数对轧机二级程序计算的第N+1道次的计算轧制力进行修正,获得第N+1道次的设定轧制力,包括:基于F
c(n+1)
=K
n+1
*F
c(n+1)
,获得第N+1道次的设定轧制力;其中,F
c(n+1)
为N+1道次的设定轧制力,K
n+1
为第N+1道次的修正系数,F
c(n+1)
为第N+1道次的计算轧制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N+1道次的修正系数对轧机二级程序计算的第N+1道次的计算轧制力进行修正,获得第N+1道次的设定轧制力,包括:根据第2道次至第N
‑
1道次中每一道次的计算轧制力和实测轧制力,获得第3道次至第N道次中每一道次的修正系数;根据所述第N+1道次的修正系数与所述第3道次至第N道次中每一道次的修正系数,对轧机二级程序计算的第N+1道次的计算轧制力进行修正,获得第N+1道次的设定轧制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N+1道次的修正系数与所述第3道次至第N道次中每一道次的修正系数,对轧机二级程序计算的第N+1道次的计算轧制力进行修正,获得第N+1道次的设定轧制力,包括:基于F
c(n+1)
=K3*K4*...*K
n
*K
n+1
*F
c(n+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士平,狄国标,李群,王凯凯,王志勇,武卫阳,何元春,张学峰,黄乐庆,魏运飞,樊星辰,赵新宇,刘金刚,赵德福,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