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电解液、抗剥离铝塑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用铝塑膜
,具体涉及一种耐电解液、抗剥离铝塑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伴随着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个人电脑、照相机、便携电话等的高性能化,对电池不仅追求高能量密度,要求多种多样的形状,还要求薄型化和轻量化。但是,以往大多使用的金属制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存在如下的缺点:难以追随形状的多样化,并且在轻量化方面也存在限度。
[0003]于是采用铝塑膜作为电池的外包装材料,对电池进行封装。铝塑膜封装的电池,与传统的金属壳电池相比,具有能量密度高,容易加工成多样的形状、且能够实现薄型化、轻量化的优势。
[0004]但是由于电池内的电解液是由多种有机溶剂和遇水分能产生强腐蚀性氢氟酸的锂盐存在。多种有机溶剂通常会溶胀,溶解、吸收铝塑膜,破坏复合层间粘结效果,改变电解液中各组分的浓度,进而影响电池的性能。而强腐蚀性氢氟酸的存在,将严重腐蚀铝箔,使内膜与铝箔分离,进而把铝箔腐蚀穿孔,从而破坏了整个包装。因此要求铝塑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电解液、抗剥离铝塑膜,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绝缘基材层、第一粘接层、铝箔层、第二粘接层和热熔性树脂层,所述铝箔层至少在一面设有阳极氧化层,所述阳极氧化层的成分为Al2O3和AlF3,阳极氧化层与水滴接触角为10
°
~20
°
,且具有排列紧密的蜂窝孔状结构,所述蜂窝孔状结构中的孔洞直径为20~150nm;所述第二粘接层通过所述蜂窝孔状结构与阳极氧化层机械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电解液、抗剥离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的上下两面均设有阳极氧化层,所述第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分别与对应侧的阳极氧化层机械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电解液、抗剥离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氧化层的厚度为10~20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电解液、抗剥离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的厚度为1~10μm,所述第二粘接层为聚烯烃系粘接剂,且第二粘接层的厚度为1~1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电解液、抗剥离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10~100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电解液、抗剥离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材层的厚度不大于30μm,所述热熔性树脂层的厚度不大于80μm。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耐电解液、抗剥离铝塑膜的制备方法,...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