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偏绝缘子串组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19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风偏绝缘子串组合机构,包括悬垂绝缘子串、支撑绝缘子串、连接件,所述悬垂绝缘子串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向两端部伸出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中部设置有槽口,并在槽口所在的紧固件侧边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紧固件上设置有弧形连接孔,同时所述悬垂绝缘子串与支撑绝缘子串的结构相同;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设置有若干组第二螺栓孔,同时连接件嵌装在所述悬垂绝缘子串,所述第一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同心适配,并通过锁紧螺栓相互连接。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可提高连接的紧固性,同时也提高了连接时的普适性,调节悬垂绝缘子串、支撑绝缘子串的角度关系,横担长度可大大缩短,并同时降低塔重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风偏绝缘子串组合机构
本技术属于输电电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于缩短杆塔横担的防风偏绝缘子串组合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在对于交通安全的意识越来越强。特别是在现在的公共交通安全。近年来,输电线路杆塔的风偏闪络跳闸事故频发,为解决悬垂绝缘子串(含跳线串)的风偏间隙问题,如图1所示,人们往往采取加装重锤或采用V型串(或L型串)等方法。对于加装重锤抑制风偏的方法,由于悬垂串允许加装的重锤片数有限,故往往对风偏间隙改善效果亦很有限。对于采用V型串(或L型串)的方法,尽管能有效抑制风偏,但无疑加长了横担长度,同时也增加了塔负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风偏绝缘子串组合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横担长度较长,塔负重较大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风偏绝缘子串组合机构,包括悬垂绝缘子串、支撑绝缘子串、连接件,所述悬垂绝缘子串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向两端部伸出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中部设置有槽口,并在槽口所在的紧固件侧边贯穿设置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风偏绝缘子串组合机构,包括悬垂绝缘子串(1)、支撑绝缘子串(2)、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垂绝缘子串(1)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向两端部伸出的紧固件(11),所述紧固件(11)的中部设置有槽口(111),并在槽口(111)所在的紧固件(11)侧边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孔(112),所诉紧固件(11)上设置有弧形连接孔(113),同时所述悬垂绝缘子串(1)与支撑绝缘子串(2)的结构相同;/n所述连接件(3)上设置有设置有若干组第二螺栓孔(311),同时连接件(3)嵌装在所述悬垂绝缘子串(1),所述第一螺栓孔(112)与第二螺栓孔(311)同心适配,并通过锁紧螺栓(4)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风偏绝缘子串组合机构,包括悬垂绝缘子串(1)、支撑绝缘子串(2)、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垂绝缘子串(1)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向两端部伸出的紧固件(11),所述紧固件(11)的中部设置有槽口(111),并在槽口(111)所在的紧固件(11)侧边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孔(112),所诉紧固件(11)上设置有弧形连接孔(113),同时所述悬垂绝缘子串(1)与支撑绝缘子串(2)的结构相同;
所述连接件(3)上设置有设置有若干组第二螺栓孔(311),同时连接件(3)嵌装在所述悬垂绝缘子串(1),所述第一螺栓孔(112)与第二螺栓孔(311)同心适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强牛林华李响郑小朋王兵张君宇刘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