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电缆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418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电缆固定装置,特别涉及电力工程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侧板、顶板、下固定件、上固定件、侧固定件、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所述底板上竖直固定有两个呈平行设置的所述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顶部连接有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中间处固定有所述下固定件,所述下固定件正上方设有所述上固定件,所述上固定件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一调节机构,所述下固定件两侧均对称设有所述侧固定件,所述侧固定件与所述侧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调节机构。既可以实现不同大小尺寸电缆的全方位固定,又可以避免挤压力过大对电缆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电缆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设备
,特别涉及于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电缆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同时可理解到送变电业扩工程。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固定装置来实现对电缆的固定,在对电缆进行固定时,挤压力的大小十分重要,挤压力过大,限制过于死板,当电缆受热膨胀容易造成电缆损坏;挤压力过小,容易出现电缆固定不牢的现象。另外,现有固定装置不便于调节,不能实现多尺寸大小的电缆的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电缆固定装置,克服了现有固定装置挤压力过大,限制过于死板,当电缆受热膨胀容易造成电缆损坏;挤压力过小,容易出现电缆固定不牢的现象及现有固定装置不便于调节,不能实现多尺寸大小的电缆的固定的缺点。(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电缆固定装置,包括底板、侧板、顶板、下固定件、上固定件、侧固定件、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所述底板上竖直固定有两个呈平行设置的所述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顶部连接有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中间处固定有所述下固定件,所述下固定件正上方设有所述上固定件,所述上固定件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一调节机构,所述下固定件两侧均对称设有所述侧固定件,所述侧固定件与所述侧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调节机构,所述下固定件包括下固定板、底座、第一弹性伸缩杆、第二滑块,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面上,所述底座正上方设有所述下固定板,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为两个且呈V字形分布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下固定板底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所述上固定件包括上固定板、固定块、第二弹性伸缩杆,所述上固定板顶部与所述固定块底部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杆,所述侧固定件包括移动杆、连接板、第三弹性伸缩杆、固定螺栓、侧固定板,所述移动杆上端固定有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三弹性伸缩杆一端与所述侧固定板一侧相连,所述第三弹性伸缩杆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移动杆底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螺杆、第一手轮、第一螺帽,所述第一螺杆上端连接有所述第一手轮,所述第一螺杆下端穿过所述顶板并与所述固定块相连,所述顶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螺杆以螺纹方式相连的所述第一螺帽。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螺杆、第二手轮、第二螺帽,所述第二螺杆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手轮,所述第二螺杆另一端穿过所述侧板并与所述移动杆一侧相连,所述侧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螺杆以螺纹方式相连的所述第二螺帽。优选地,所述下固定板顶面呈弧形状且所述下固定板顶面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下防护垫。优选地,所述上固定板底部设有上防护垫,所述上固定板呈弧形状且所述上防护垫的形状与其相适配。优选地,所述侧固定板另一侧设有侧防护垫,所述侧固定板呈弧形状且所述侧防护垫的形状与其相适配。(3)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电缆固定装置,克服了现有固定装置挤压力过大,限制过于死板,当电缆受热膨胀容易造成电缆损坏;挤压力过小,容易出现电缆固定不牢的现象及现有固定装置不便于调节,不能实现多尺寸大小的电缆的固定的缺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调整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带动上固定件及两侧的侧固定件往电缆方向靠拢实现了电缆的固定,可以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电缆的固定。2、通过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及两个侧固定件实现了电缆全方位固定,固定效果好,避免出现电缆固定不牢的现象。3、通过下固定件内第一弹性伸缩杆配合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中的移动,上固定件内第二弹性伸缩杆及侧固定件内第三弹性伸缩杆的设置可以给予电缆在固定时一定的弹性空间,避免挤压力过大,当电缆受热膨胀容易损坏。4、通过设置弧形状的下防护垫、上防护垫及侧防护垫可以较好地实现防护作用,避免固定件对电缆表面造成损伤而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底板、11-固定孔、12-第一滑槽、2-侧板、3-顶板、4-下固定件、41-下固定板、411-下防护垫、412-第二滑槽、42-底座、43-第一弹性伸缩杆、44-第二滑块、5-上固定件、51-上固定板、511-上防护垫、52-固定块、53-第二弹性伸缩杆、6-侧固定件、61-移动杆、611-第一滑块、62-连接板、63-第三弹性伸缩杆、64-固定螺栓、65-侧固定板、651-侧防护垫、7-第一调节机构、71-第一螺杆、72-第一手轮、73-第一螺帽、8-第二调节机构、81-第二螺杆、82-第二手轮、83-第二螺帽。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电缆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侧板2、顶板3、下固定件4、上固定件5、侧固定件6、第一调节机构7、第二调节机构8,所述底板1上竖直固定有两个呈平行设置的所述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顶部连接有所述顶板3,所述底板1中间处固定有所述下固定件4,所述下固定件4正上方设有所述上固定件5,所述上固定件5与所述顶板3之间设有所述第一调节机构7,所述下固定件4两侧均对称设有所述侧固定件6,所述侧固定件6与所述侧板2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调节机构8,所述下固定件4包括下固定板41、底座42、第一弹性伸缩杆43、第二滑块44,所述底座42固定在所述底板1顶面上,所述底座42正上方设有所述下固定板41,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43为两个且呈V字形分布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43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滑块44,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43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座42上,所述下固定板41底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滑块44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412,所述上固定件5包括上固定板51、固定块52、第二弹性伸缩杆53,所述上固定板51顶部与所述固定块52底部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杆53,所述侧固定件6包括移动杆61、连接板62、第三弹性伸缩杆63、固定螺栓64、侧固定板65,所述移动杆61上端固定有所述连接板62,所述第三弹性伸缩杆63一端与所述侧固定板65一侧相连,所述第三弹性伸缩杆63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64固定在所述连接板62上,所述移动杆61底部设有第一滑块611,所述底板1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滑块611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调节机构7包括第一螺杆71、第一手轮72、第一螺帽73,所述第一螺杆71上端连接有所述第一手轮72,所述第一螺杆71下端穿过所述顶板3并与所述固定块52相连,所述顶板3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螺杆71以螺纹方式相连的所述第一螺帽73,所述第二调节机构8包括第二螺杆81、第二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侧板(2)、顶板(3)、下固定件(4)、上固定件(5)、侧固定件(6)、第一调节机构(7)、第二调节机构(8),所述底板(1)上竖直固定有两个呈平行设置的所述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顶部连接有所述顶板(3),所述底板(1)中间处固定有所述下固定件(4),所述下固定件(4)正上方设有所述上固定件(5),所述上固定件(5)与所述顶板(3)之间设有所述第一调节机构(7),所述下固定件(4)两侧均对称设有所述侧固定件(6),所述侧固定件(6)与所述侧板(2)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调节机构(8),所述下固定件(4)包括下固定板(41)、底座(42)、第一弹性伸缩杆(43)、第二滑块(44),所述底座(42)固定在所述底板(1)顶面上,所述底座(42)正上方设有所述下固定板(41),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43)为两个且呈V字形分布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43)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滑块(44),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43)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座(42)上,所述下固定板(41)底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滑块(44)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412),所述上固定件(5)包括上固定板(51)、固定块(52)、第二弹性伸缩杆(53),所述上固定板(51)顶部与所述固定块(52)底部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杆(53),所述侧固定件(6)包括移动杆(61)、连接板(62)、第三弹性伸缩杆(63)、固定螺栓(64)、侧固定板(65),所述移动杆(61)上端固定有所述连接板(62),所述第三弹性伸缩杆(63)一端与所述侧固定板(65)一侧相连,所述第三弹性伸缩杆(63)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64)固定在所述连接板(62)上,所述移动杆(61)底部设有第一滑块(611),所述底板(1)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滑块(611)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侧板(2)、顶板(3)、下固定件(4)、上固定件(5)、侧固定件(6)、第一调节机构(7)、第二调节机构(8),所述底板(1)上竖直固定有两个呈平行设置的所述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顶部连接有所述顶板(3),所述底板(1)中间处固定有所述下固定件(4),所述下固定件(4)正上方设有所述上固定件(5),所述上固定件(5)与所述顶板(3)之间设有所述第一调节机构(7),所述下固定件(4)两侧均对称设有所述侧固定件(6),所述侧固定件(6)与所述侧板(2)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调节机构(8),所述下固定件(4)包括下固定板(41)、底座(42)、第一弹性伸缩杆(43)、第二滑块(44),所述底座(42)固定在所述底板(1)顶面上,所述底座(42)正上方设有所述下固定板(41),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43)为两个且呈V字形分布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43)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滑块(44),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43)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座(42)上,所述下固定板(41)底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滑块(44)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412),所述上固定件(5)包括上固定板(51)、固定块(52)、第二弹性伸缩杆(53),所述上固定板(51)顶部与所述固定块(52)底部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杆(53),所述侧固定件(6)包括移动杆(61)、连接板(62)、第三弹性伸缩杆(63)、固定螺栓(64)、侧固定板(65),所述移动杆(61)上端固定有所述连接板(62),所述第三弹性伸缩杆(63)一端与所述侧固定板(65)一侧相连,所述第三弹性伸缩杆(63)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64)固定在所述连接板(62)上,所述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黎明唐元清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亿兴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