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418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属于电气施工机械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转动架,支撑架包括底座和支撑管,转动架包括套管和电缆盘托架,支撑管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支撑管顶部与套管一端套接,电缆盘托架固定在套管外侧壁上;套管一端中空且内部设置有封堵板,封堵板底部与转动连接件一端连接,转动连接件另一端与支撑管顶部转动连接。转动连接件通过封堵板将转动架托起,转动架带着电缆盘在转动连接件的托举下沿着支撑管转动。装置结构简单,整体只有两个部件,组装、携带都比较方便;装置座落在地面上进行放线作业,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敷设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气施工机械
,具体为一种电缆敷设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设施施工时经常需要敷设电缆。在电缆敷设作业中常用到电缆敷设工具有吊车、双支架千斤顶型电缆敷设工具。用吊车进行电缆盘敷设使用成本高,如果几根电缆一起敷设吊车占用空间大,交叉作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双支架千斤顶型电缆敷设工具中间用承重杆连接,使用千斤顶支撑电缆盘,设备笨重、组装麻烦,敷设时需要人力推动电缆盘旋转,操作困难,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了解决敷设电缆时存在的设备笨重、花费大、人工劳动强度大和安全性差的问题,我们开发了一种小巧、组装方便、高效的电缆敷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敷设装置,解决传统电缆敷设工具存在的设备笨重、花费大、人工劳动强度大和安全性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转动架,支撑架包括底座和支撑管,转动架包括套管和电缆盘托架,支撑管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支撑管顶部与套管一端套接,电缆盘托架固定在套管外侧壁上;套管一端中空且内部设置有封堵板,封堵板底部与转动连接件一端连接,转动连接件另一端与支撑管顶部转动连接。转动连接件通过封堵板将转动架托起,转动架带着电缆盘在转动连接件的托举下沿着支撑管转动。进一步地,转动连接件包括承重套圈、轴承、轴承安装轴、套管连接头和轴承紧固螺母,套管连接头一端有轴承安装轴,套管连接头另一端固定在在支撑管顶部,轴承的外圈固定有承重套圈,轴承的内圈套接在轴承安装轴上,轴承紧固螺母连接在轴承安装轴上并将轴承压紧,承重套圈将封堵板托起。进一步地,电缆盘托架为钢板制作的圆盘,套管端部插入电缆盘托架的中心孔内,电缆盘托架的中心孔与套管一端焊接在一起。电缆盘托架承载电缆盘,电缆盘托架的外圆直径大于电缆盘的内孔直径,以免电缆盘从电缆盘托架上滑落。进一步地,电缆盘托架底部沿其径向均匀分布有加强筋板。加强筋板也由钢板制成,对电缆盘托架进行强化。进一步地,电缆盘托架包括钢筋制作的同心圆环和沿套管径向分布的辐射筋条,辐射筋条一端焊接在套管上,同心圆环以套管为中心焊接在辐射筋条上。进一步地,电缆盘托架底部焊接有沿套管径向均匀分布的加强筋条。加强筋条也由钢筋制成,对电缆盘托架进行强化。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装置结构简单,整体只有两个部件,组装、携带都比较方便。2.本技术座落在地面上进行放线,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沿A-A向剖开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转动连接件和封堵板组装径向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电缆盘托架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电缆盘托架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电缆盘托架径向侧面剖视图。图中:1-支撑架,11-底座,12-支撑管,121-转动连接件,1211-承重套圈,1212-轴承,1213-轴承安装轴,1214-套管连接头,1215-轴承紧固螺母,2-转动架,21-套管,211-封堵板,22-电缆盘托架,221-加强筋板,222-同心圆环,223-辐射筋条,224-加强筋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图1和2示出了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转动架2。支撑架1包括底座11和支撑管12,转动架2包括套管21和电缆盘托架22,支撑管12底部固定在底座11上,支撑管12顶部与套管21一端套接,电缆盘托架22固定在套管21外侧壁上;套管21一端中空且内部设置有封堵板211,封堵板211底部与转动连接件121一端连接,转动连接件121另一端与支撑管12顶部转动连接。实施例1中,底座11由10#槽钢制作,形成十字架形结构,支撑管12采用φ89mm×5mm无缝碳钢管制作,支撑管12一端焊接在底座11的中心处。套管21采用φ108mm×5mm无缝碳钢管制作,在套管21中部焊接封堵板211,封堵板厚度10mm。如图3所示,转动连接件121包括承重套圈1211、轴承1212、轴承安装轴1213、套管连接头1214和轴承紧固螺母1215,套管连接头1214一端有轴承安装轴1213,套管连接头1214另一端固定在在支撑管12顶部,轴承1212的外圈固定有承重套圈1211,轴承1212的内圈套接在轴承安装轴1213上,轴承紧固螺母1215连接在轴承安装轴1213上并将轴承1212压紧,所述承重套圈1211将封堵板211托起。轴承1212采用双列深沟球轴承5207,内径35mm,外径72mm,高度27mm;套管连接头1214采用圆钢旋切制作,中部直径等于支撑管12的管外直径,即89mm,轴承安装轴1213直径为34.9mm,与双列深沟球轴承5207内孔配合,套管连接头1214远离轴承安装轴1213一侧直径等于支撑管12的管内直径,即79mm;承重套圈1211的内部直径为71.9mm,外部直径为89mm,高度为100mm。如图4所示,电缆盘托架22为钢板制作的圆盘状,套管21端部插入电缆盘托架22的中心孔内,电缆盘托架22的中心孔与套管21一端焊接在一起。电缆盘托架22采用厚度6mm钢板制作,外部直径220mm,内部直径等同于套管21外部直径,即φ108mm。电缆盘托架22承载电缆盘的对面焊接有沿套管21径向均匀分布的加强筋板221,加强筋板采用厚度6mm钢板制作,共6片,呈直角梯形,上底长度20mm,下底长度30mm,直角边长50mm,沿着电缆盘托架22径向均匀排列地焊接在电缆盘托架22上。实施例1的使用流程为:安装:将承重套圈1211过盈安装在轴承1212外圈上,接着将轴承1212安装在轴承安装轴1213上,接着将轴承紧固螺母1215安装在轴承安装轴1213上并拧紧;将转动连接件121的套管连接头1214远离轴承安装轴1213一侧插入支撑管12中;将套管21上焊接电缆盘托架22的一侧朝下,套入支撑管12上。使用:将电缆盘中心孔套在套管21上,转动连接件121将转动架2连同电缆电缆盘托架起,电缆盘可以沿着支撑管12转动。需要敷设电缆时,操作人员轻轻拉住电缆,电缆盘就会旋转,将电缆放出。实施例2如图5所示,除改变电缆盘托架22的结构外,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电缆盘托架22包含钢筋制作的同心圆环222和沿套管21径向分布的辐射筋条223组成,辐射筋条223一端焊接在套管21上,同心圆环222以套管21为中心焊接在辐射筋条223上。采用的钢筋直径为10mm,同心圆环制作两个,一个同心圆环222外侧直径220mm,另一个同心圆环222外侧直径100mm;辐射筋条223采用的钢筋直径为10mm,长度为56mm,六个辐射筋条223沿套管21径向分布并焊接在套管21外壁上;两个同心圆环222以套管21轴心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和转动架(2),所述支撑架(1)包括底座(11)和支撑管(12),转动架(2)包括套管(21)和电缆盘托架(22),所述支撑管(12)底部固定在底座(11)上,支撑管(12)顶部与套管(21)一端套接,电缆盘托架(22)固定在套管(21)外侧壁上;所述套管(21)一端中空且内部设置有封堵板(211),封堵板(211)底部与转动连接件(121)一端连接,转动连接件(121)另一端与支撑管(12)顶部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和转动架(2),所述支撑架(1)包括底座(11)和支撑管(12),转动架(2)包括套管(21)和电缆盘托架(22),所述支撑管(12)底部固定在底座(11)上,支撑管(12)顶部与套管(21)一端套接,电缆盘托架(22)固定在套管(21)外侧壁上;所述套管(21)一端中空且内部设置有封堵板(211),封堵板(211)底部与转动连接件(121)一端连接,转动连接件(121)另一端与支撑管(12)顶部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件(121)包括承重套圈(1211)、轴承(1212)、轴承安装轴(1213)、套管连接头(1214)和轴承紧固螺母(1215),所述套管连接头(1214)一端有轴承安装轴(1213),套管连接头(1214)另一端固定在支撑管(12)顶部,所述轴承(1212)的外圈固定有承重套圈(1211),轴承(1212)的内圈套接在轴承安装轴(1213)上,所述轴承紧固螺母(12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桥苏红生田龙杨红军付红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